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9篇 |
免费 | 313篇 |
国内免费 | 1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6篇 |
大气科学 | 241篇 |
地球物理 | 170篇 |
地质学 | 709篇 |
海洋学 | 97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69篇 |
自然地理 | 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所有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刚性(非模糊)要素基础上的。其主要特征是这些要素的定义是明确的,其边界是确定的,即要素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例如地藉系统中,宗地的归属是确定的,宗地的权属界线是非模糊的。在常规的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物体被抽象化为类别定义明确及边界表达确定的非 相似文献
2.
4.
任意多边形的裁剪算法在地图制图过程中和GIS空间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照Weiler-Atherton算法,在不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基础上,论述了带内边界的无拓扑关系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的步骤和裁剪子区域多边形的追踪过程,为研究更为复杂的任意多边形裁剪算法提供了思路,使Weiler-Atherton算法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6.
模糊区域拓扑关系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拓扑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要素之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进行绝大多数空间查询和分析的基础。非模糊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在一般拓扑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已有相关的模型和描述,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建立模糊空间要素这间的拓扑关系是建立模糊要素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该文在模糊扑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区域的定义,建立了用于分析模糊区域之间拓扑关系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4*4-intersection模型拓扑关系矩阵,并分析了不同拓扑关系矩阵对于非模糊区域之间、模糊区域之间建立拓扑关系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采和不同公式对模糊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小兴安岭西北部和大兴安岭属同一构造单元,被划为海西褶皱带~[2,4,6,8,10]。根据过去的资料,此褶皱带内的古生代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下古生界的志留系未确定~[6,11],可靠 相似文献
8.
有效应力原理奠定了土力学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术界对有效应力原理的推导过程争论较多。为揭示有效应力原理所蕴含的物理力学本质,阐明基本概念、澄清认识上的误区,以饱和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充分浮力作用”的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推导了土体在自重和外载作用下有效应力原理公式的得出过程,分析了“忽略颗粒接触面积从而推得有效应力原理公式”这一公认方法的不妥之处;根据有效应力原理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关于饱和岩石、混凝土有效应力原理的简明修正方法,通过该修正方法得出的有效应力公式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全球120个跟踪站2019年doy110~139观测数据进行GPS精密定轨;然后采用ECOM1、ECOM1+BW、ECOM1+ABW等3种光压模型,使用7个未参与定轨的测站进行PPP实验。结果表明,ECOM1+ABW组合模型轨道精度最高,非地影期三维轨道精度优于4 cm;对于静态PPP,收敛后水平方向精度优于0.8 c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1.2 cm;对于动态PPP,收敛时间在30 min左右,收敛后水平方向精度优于1.4 c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2.0 c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