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51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11.
山西堡子湾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青  卿敏 《黄金地质》2000,6(2):47-54
堡子湾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受印支-燕山期线性隐爆角砾岩带控制的金矿床,产于角砾岩体内,产状与角砾岩体基本一致,对该金矿进行了平面,剖面,纵投影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相关分析确定了最佳指示元素,建立了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进行了回归预测、用与金相关性最好的As/Ni值进行了预测及综合预测,确定了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12.
滇西北中甸地区的铜金找矿远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普胜  李红 《黄金地质》2000,6(3):13-18
滇西北中甸地区的铜,金矿产,分别以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作为主要成矿期。铜矿分西矿带和东矿带。西矿带重点应加强欧赛拉-阿热-带的铜(多金属)矿勘查;东矿带的独哥-地苏嘎-欠虽一带是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最有远景的地区。寻找喜马拉雅期金矿床,重点应放在甭哥以东的富碱斑岩出露区。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晚中生代期间,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由内陆向沿海,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越来越新。花岗岩 与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时间、空间和成岩物质来源一致的条件下 ,花岗岩可视为流纹岩、英安岩所构成的中心式火山机构的“根”,形成所谓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中国东南部的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可以区分为同熔型、陆壳重熔型和A 型三类,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同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主要分布 于沿海,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一般分布于内陆,而 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主要受浙闽沿海长乐-南澳断裂带控制。 以桐庐和相山两个典型杂岩体为代表剖析了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 体的时、空、源一致性,所揭示的规律对于认识整个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 杂岩的成因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冀东太平寨-娄子山太古宙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流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太平寨-娄子山地区太古宙麻粒岩系变质峰期流体包裹体首次见于夕线石中,按形 态 和产状可分三类,均形成于峰期至其稍后阶段。它们成分相似。特征是:①富碳质,XC O2+C H4=0.64~0.93; ②含少量H2O,XH 2O=0~0.22,且与峰期矿物 组合平衡热力学计算的水活度(aH2O=0.04~0.31)和含量( XH2O=0.03~0.22)完全吻合; ③有时含一定量H2S和SO2; ④盐水溶液 中阴离子总量极低(0.12~0.61mol/L)。石英和石榴石中也有特征相同的这期包裹体。峰 期包裹体中C O 2均一温度多数 为-28℃~-22℃,密度为0.96~1.06g/cm3,包裹体整体密度应稍高,相应的压力为0.60 ~0.70G Pa。流体的氧逸度lgfO2在-17~-15之间。峰期流体上述各种特征在空间上较 均匀,相邻的不同岩石类型中aH2O值相似,结合地质和原岩特 征分析,认为流体中C O2可能为深部地幔来源,其成因与基性岩浆底侵及其结晶作 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5.
遥感影像数据模型及影像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总结图像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遥感影像的种类、一般存储方式、影像与具体应用的关系,指出遥感图像管理的特殊性,提出了遥感影像在关系数据库中的逻辑表达模型,讨论了该模型支持下的基于图像内容的查询问题,最后介绍一个遥感影像数据库的设计原型。  相似文献   
116.
现代测绘学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津生 《测绘工程》2000,9(4):7-9,13
叙述了数字地球的由来、概念和作用。从现代测绘学的发展,阐述了它在构建数字地球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7.
油气综合化探工作方法研究(一)(野外工作及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野外工作方法及土壤中吸附烃、土壤吸附汞、土壤后生碳酸盐 ( Δ C)、土壤电导率、土壤卤素 ( F、Cl、Br、I)、土壤二价铁、土壤荧光和紫外荧光等多种油气化探找矿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8.
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白云鄂博及周边地区地质和构造形迹的系统调研,综合分析了白云鄂博地区的古板块构造单元、白云鄂博群的沉积构造背景以及白云鄂博地区的构造组合特征。白云鄂博群可以划分为三个沉积组合,它们分别代表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白云鄂博地区由陆内裂谷向陆缘裂谷转化到活动大陆边缘裂谷的沉积过程。白云鄂博地区以白银角拉克-宽沟断裂为界,南北两侧存在重大地质差异。断裂南侧的该群岩石不整合覆盖在相当于五台群的巴尔腾山群之上,是在华北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陆缘沉积。局部碳酸盐岩和页岩层位在加里东期遭受了强烈的地幔流体改造,形成大规模稀土矿化;在海西期又遭受了强烈的区域变质改造。断裂北侧的白云鄂博群以发育蛇绿混杂岩-叠瓦状况断层-紧闭同斜褶皱为特征,具有古板块俯冲形成的加积杂岩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白云鄂博地区的古板块构造演化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9.
森林水文生态效应若干争论问题讨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国内外若干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部分争论焦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容量饱和与平衡变化是导致不同森林水文生态效应存在的根本原因.截留量可以用林冠截留率或林冠饱和度计算.对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某些研究结论相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问题.必须结合水文循环过程的机理,加强森林生水文生态效应机制的研究,要建立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从而准确的回答流域或区域的森林生态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120.
20 0 1年, 沿着山西应县到山东商河, 重新布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采用现代先进的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技术和快速松弛二维反演方法获得该剖面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从而充分展示了华北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特点.从电性特征上讲, 华北岩石圈以太行山前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西区为高阻区.在东区, 上地壳电性结构基本与华北裂谷系的隆、坳构造格局相对应, 岩石圈的电导最高达3× 104 S, 远远大于强烈活动的安第斯山岩浆弧区和西藏高原岩石圈的电导.这里, 在构造连接部位的地壳中有不连续的高导体存在, 电导率大约0.1~ 0.8S/m.在西区, 太行山和恒山的岩石圈为高阻块体,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但恒山高阻块体之下发现一组向西缓倾的高导层, 其电导率为0.0 4~0.2 5S/m, 顶面在2 0km深处, 底面深度大约4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