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81篇
  免费   26609篇
  国内免费   15031篇
测绘学   11041篇
大气科学   8055篇
地球物理   10780篇
地质学   40789篇
海洋学   11727篇
天文学   702篇
综合类   4908篇
自然地理   8019篇
  2025年   123篇
  2024年   2173篇
  2023年   2482篇
  2022年   4016篇
  2021年   4575篇
  2020年   3958篇
  2019年   4339篇
  2018年   3862篇
  2017年   3661篇
  2016年   3701篇
  2015年   4286篇
  2014年   4036篇
  2013年   4840篇
  2012年   5283篇
  2011年   5209篇
  2010年   5197篇
  2009年   4772篇
  2008年   4853篇
  2007年   4572篇
  2006年   4328篇
  2005年   3703篇
  2004年   2827篇
  2003年   1918篇
  2002年   1956篇
  2001年   1755篇
  2000年   1451篇
  1999年   659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5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对深地震测深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以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正反演方法为主,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则以改进的克里金插值方法为主;深地震测深可用于揭示孕震构造环境,但对区域地壳结构与地震发生规律和活动性的总结较少;在地震测深成果方面,包括地壳结构类型和地壳厚度等,与地热、金属以及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能够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成果库和数据产品;海洋深部探测是目前深地震测深方法应用的热点,应当加强海陆联合地震观测,充分发挥两种观测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2.
SIG中空间信息可视化与互操作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SIG示范验证平台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WMS服务实体在该架构下的有效布局、层次结构、服务模型、工作流程等;并介绍了利用开源软件MapServer构建这类WMS服务实体的关键技术.通过WMS服务实体在SIG示范验证平台中的应用实例与效率分析,表明该实现途径与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村镇数字化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了构建村镇地理空间数据框架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在论述村镇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实现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数据模型,最后本文就系统所能实现的多源数据集成、尺度融合等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4.
网络地图平台设计是数字地图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者着重论述了采用Java Applet建立网络地图服务平台的实现思路、基本框架、数据组织及系统实施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图发布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结合COM组件技术实现公交换乘功能设计、界面设计等,最后给出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55.
受制于光学器件的性能与观测环境的影响,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常存在条带噪声、光谱分辨率低、纹理不清晰等问题,给后续的自动化影像产品生产及目标解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本研究先后从去除条带噪声、对比度增强、边缘增强三个方面,对遥感影像进行质量改善,使遥感影像更好地为地理信息公众服务。以高分二号全色影像为实验数据,目视和定量评价结果均证实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河南省境内淮河南北气候变化的小麦适应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度是气候变化下适应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气候变化适应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淮河南北的小麦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境内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并非淮河干流区,而是由原位置北移约300 km处的最大支流地带,冬小麦的适应度空间变化大致围绕该分界线呈经向分布。淮河分界线以南地域适应度为62.57%,高于以北地域的56.81%,研究结果表明,欲达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距离完全适应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人为调控,且北部相比较南部其调控压力更大。在年际变化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气候的突变,各地小麦温度适应度骤增,水分适应度骤减,之后随着气候的日趋稳定,各气候要素的适应度不断上升,但在21世纪初上升速度下降,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变暖的环境对小麦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57.
科学合作是促进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因素是影响科学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只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对科学合作强度与地理距离的函数关系进行描述,无法揭示科学合作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内部差异性。因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国雾霾研究的合作网络为例,通过对文献题录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将虚拟的科学合作网络映射到地理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地理距离的科学合作网络社区发现方法,挖掘科学合作网络中蕴含的空间聚类特征,从而对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性进行反映。通过比较发现,基于合作频次与地理距离的社区发现算法,能够使社区内部的平均地理距离最小而合作强度最大,既反映了科学合作在地理上的近似性,又体现了科学合作强度特征。该方法能够直观地揭示科学合作中隐含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联系,对其他复杂网络的地理社区划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分析,对于茶树种植及宜种性评价意义深远。该研究主要是利用1 km×1 km表层土壤采样数据,借助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日照茶树种植区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P,K2O,S含量相对较丰富,而其他营养元素相对较贫乏;营养元素富集区大致以西湖、秦楼、岚山头3个镇为顶点呈三角分布。  相似文献   
159.
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及平原区均有地热显示,地热资源蕴藏量较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全省地热资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地下热水乱采现象普遍的不良局面,且利用方式单一,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诸如热储水位持续下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研究制定科学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才能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0.
针对执行水质监测任务过程中固定浮标监测站单点监测存在局限性、船载观测人员取样耗时耗力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搭载多点、分层自动采水取样装置的智能无人船水质监测系统,可实现目标水域的多点、分层连续水质数据测量及取样。该智能无人船具备基于快速随机树(Rapid Random Tree)算法的自主避障和快速路径规划功能,解决了现有无人船技术存在的多障碍自主路径规划难等问题。同时,本设计结合了ARM9控制芯片、M5310无线传输模块,通过可视化的显示界面和远程WEB访问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及时处理特殊情况便捷性。通过实验测试及比对分析,证明本设计具有智能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满足职能部门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