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61篇
  免费   13663篇
  国内免费   21496篇
测绘学   10343篇
大气科学   7656篇
地球物理   10389篇
地质学   39002篇
海洋学   11094篇
天文学   622篇
综合类   4627篇
自然地理   7987篇
  2024年   693篇
  2023年   1892篇
  2022年   3696篇
  2021年   4381篇
  2020年   3638篇
  2019年   4153篇
  2018年   3657篇
  2017年   3512篇
  2016年   3590篇
  2015年   4171篇
  2014年   3958篇
  2013年   4709篇
  2012年   5250篇
  2011年   5173篇
  2010年   5162篇
  2009年   4762篇
  2008年   4841篇
  2007年   4561篇
  2006年   4319篇
  2005年   3694篇
  2004年   2818篇
  2003年   1903篇
  2002年   1934篇
  2001年   1748篇
  2000年   1440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大涡模拟与被动示踪物模型的人工鱼礁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者也  李爽 《海洋与湖沼》2021,52(6):1376-1387
投放人工鱼礁是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使用并行大涡模拟模式(the parallelizeda large-eddy simulation model,PALM)及被动示踪物模型模块,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0.1,0.2,0.4和0.6 m/s)下方型人工鱼礁对流场形态、营养盐的抬升作用、和湍流动能收支的影响。研究表明,鱼礁的存在使得其附近垂向速度增大,产生上升流。受到上升流的抬升作用,鱼礁底部的示踪物迅速进入海洋上层,之后遇到鱼礁后方的背涡流,示踪物的抬升受阻,高度逐渐降低。在上升流区域以及背涡流区域的共同影响下,示踪物抬升区域的最大高度与来流流速无关。不同上升流定义对应的上升流区域的高度与来流流速均不相关;上升流区域的最大速度、平均速度与来流流速都成线性增加的关系;然而随着来流流速的增大,不同上升流定义对应的上升流区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却完全不同。投放鱼礁后,鱼礁区域底部的混合增强,区域底部的能量被输运至上层。这说明,鱼礁的存在不仅对营养物质具有抬升作用,还能将能量向上输运。  相似文献   
992.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on of precipitation are ideal environmental tracers to explain and reveal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water bodies. 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Tibetan Plateau(NETP)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available data. This study sampled each event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018 to June 2019 and the monthly dustfall in the NETP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stable isotopes and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and to reveal the moisture source of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ETP using a back trajectory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δ2 H values of precipitation ranged from-183.51‰ to 17.75‰, and the δ18 O values ranged from-25.18‰ to 0.48‰. The slope of the 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8 due to the effect of belowcloud secondary evaporation on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Most d-excess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10‰ because moisture recycled from the continent and Qinghai Lake surface mixed with precipitation. The chloride in precipitation accounted for 86.5% of the annual total deposition mass of chloride(1329.64 mg/m2), indicating that precipitation was the main source of chloride in the NETP. The temperature and amount effects of stable isotope in the precipitation were obvious in the NETP. The precipitation was predominantly derived from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from September through May and the East Asian Monsoon from June to August, with precipitation amounts of 246.5 mm and 178.0 mm,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NETP brought by the Westerly Circulation was more than that brought by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he air mass over the NETP transited in late May and early September, and a slight change in transition period would mainly be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not only baseline data for hydr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studies of the NETP but also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in the inland arid area of Asia.  相似文献   
993.
全球离散网格是面向空间大数据的模型框架,常用于构建数字地球平台。基于球体的剖分瓦块不仅可以构建真三维的数字地球模型,而且可以实现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集成、融合、表达和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球体大圆弧QTM八叉树网格的剖分原理、网格几何特征分析和编解码方法等理论体系,并利用剖分瓦块实现了球体的任意分割以及地下、地表和空中实体的可视化建模。研究表明,球体QTM网格具有剖分规则简单、体系规整、几何特征明晰,适用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可以推广到椭球。因而,该方案可用于天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部观赏地被植物马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材料力学、土力学试验,定量评价了野生马蔺植株和根系生长特征、单根抗拉特性以及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马蔺平均株高、冠幅和植株密度分别为(75.22±11.40)cm、(106.09±25.62)cm和(1.51±0.55)株/m2;马蔺标准株根系分布深度可达50 cm,主要分布在0~30 cm深度范围内,根幅约40~50 cm。马蔺根径为0.20~0.70 mm,单根抗拉力、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平均值分别为(7.94±2.91)N,(46.30±11.06)MPa和54.17%±17.08%。随着根径的增大,单根抗拉力和单根抗拉强度分别呈幂函数增大和幂函数降低趋势,单根极限延伸率随着根径的增大呈逐渐增大变化趋势,但二者之间未表现出相对显著性的关系。马蔺根系对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增强作用,可分别显著增强0~30 cm和0~10 cm深度范围内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长率分别为9.48%~17.40%和7.62%。本文研究成果对马蔺用于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的生态防护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995.
河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用地流转顺畅及适度规模经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借助于土地使用权评估的基本方法,并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特性进行修正,构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模型,并对典型区域沁阳市西万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应该包括经济价格、社会价格和修正价格。价格模型的应用,应甄别理论价格和实际流转费用的区分,农用地流转后经营项目没有转变,流转价格为经济价格和社会保障价格是总和。农用地流转后经营项目发生转变,比如耕地改种经济作物,流转价格则是经济价格、社会价格与修正价格三者的总和。收益分配格局存在复杂性,流转收益应在流出方、流入方、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合理、公平分配。政府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并以农用地流转市场为载体,构建农用地流转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996.
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识别与多指标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娇  程维明  周成虎  赵敏 《地理研究》2014,33(7):1251-1263
全月球撞击坑数据是支撑月表形貌研究以及月球工程探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其全面性、精确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嫦娥一号、Clementine多光谱等探月数据,智能化人工提取了全月球106030 个直径大于500 m的撞击坑,在IAU 公布的有名称的撞击坑及其描述形貌特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指标体系并获得了所有撞击坑指标的属性值。针对现阶段尚无一套完整的全月球撞击坑数据库的现状,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组织全月球撞击坑数据,构建了包含位置、大小、形状、坡度、方向、中央峰、辐射纹等7 个大类52 个小类指标的全关系型数据库,其可对撞击坑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对撞击坑数据的存储、检索、处理和应用,为其他月球科学研究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海量基础数据,为后续月球其他资源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借鉴。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更新维护全月球数据库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7.
雅布赖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埃达克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用LA-ICP-MS方法测得埃达克岩中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75±1 Ma(MSWD=1.00,n=27,闪长岩)和277±2 Ma(MSWD=0.64,n=26,石英闪长岩),故认为雅布赖地区埃达克岩侵位年龄为275±1~277±2 Ma,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SiO2(60.56%~63.41%)、Al2O3(15.86%~17.33%)、Sr(572×10-6~758×10-6)含量,较低的MgO(1.45%~3.06%)、Y(11.10×10-6~14.7×10-6)、Yb(1.06×10-6~1.55×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等。岩石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异常较弱(0.81 < δEu < 1.04),Mg#值较高(38~53),Y/Yb值为7.35~11.89,Na2O/K2O值为1.18~1.77,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为拆沉下地売部分熔融产生的流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其可能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是深部找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之一,该文以山东省蒙阴县西峪矿区为例,探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金刚石原生矿找矿中的应用,并对测线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的低阻异常进行解译,金伯利岩在断面图上多为低阻与高阻之间的梯度带,其解译结果与钻探验证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在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9.
通过设置15℃、20℃、25℃、30℃4个干露温度梯度,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三疣梭子蟹幼体的露空时间、死亡率、含水量、失水率及体重消耗率等指标,分析干露温度、发育阶段与幼体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幼体死亡率均随干露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不同温度条件下,Ⅰ期幼蟹(CⅠ)的含水量、失水率和体重消耗率均高于Ⅱ期幼蟹(CⅡ)(P<0.05);CⅡ20℃时的露空时间最长,为11h,半致死时间为7—8h;30℃时最短,为2h;CⅠ15℃时的露空时间最短,为0.5h;20℃时最长,为4h。相同温度下,幼体各发育阶段的耐干露能力为CⅡ>CⅠ>ZⅣ>ZⅢ=M。结果说明,温度≤15℃不利于幼体的存活,温度≥25℃干露耐受性降低。因此,20℃更有利于幼体获得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2009-2011年5月下旬-7月下旬辽东湾北部近海10m等深线内的大型水母调查数据,分析了辽东湾北部近海近三年中大型水母资源状况,并探讨了辽东湾大型水母的生态类型。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近海大型水母种类主要有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海月水母(Aurelia sp.1),海蜇和沙蜇是优势种。海蜇幼水母阶段主要集中分布在5m等深线以内的近岸河口水域,随着个体增大有略向深水或密度较小的水域扩散的趋势,仍主要分布在5m等深线两侧水域,属于高温低盐种类。6月份调查海区中发现大量的沙蜇幼水母,随着沙蜇个体增大,7月份调查海区中沙蜇数量大幅度减少。辽东湾海月水母在南部海域出现较多,2010、2011年在北部近海部分海域出现。白色霞水母近几年来辽东湾出现较少,栖息在盐度较高的水域。辽东湾各种大型水母中,沙蜇的生长速度最快。辽东湾海蜇幼水母、沙蜇幼水母的海区出现时间要晚于黄、东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