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41篇
  免费   14566篇
  国内免费   23138篇
测绘学   11078篇
大气科学   8321篇
地球物理   11140篇
地质学   41371篇
海洋学   12498篇
天文学   713篇
综合类   4938篇
自然地理   8686篇
  2024年   773篇
  2023年   2021篇
  2022年   3934篇
  2021年   4649篇
  2020年   3876篇
  2019年   4409篇
  2018年   3894篇
  2017年   3768篇
  2016年   3819篇
  2015年   4407篇
  2014年   4234篇
  2013年   5080篇
  2012年   5573篇
  2011年   5542篇
  2010年   5568篇
  2009年   5126篇
  2008年   5231篇
  2007年   4950篇
  2006年   4710篇
  2005年   4004篇
  2004年   3055篇
  2003年   2094篇
  2002年   2118篇
  2001年   1950篇
  2000年   1583篇
  1999年   707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9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5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人工神经网络在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四川省金沙江某水电站工程实例,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3层BP网络模型,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6个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对坝基复杂岩体进行质量分级。通过机算机Visual C 语言编程实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网络的学习和运算。以神经网络合理结构分析方法选取合理结构,确定合理隐层单元的数量,提高网络测试的精度。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经过优化的BP网络模型经多次学习后,测试精度提高,结果可靠,取得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
冬小麦遥感冠层温度监测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2002年4月初到5月底),对不灌溉的冬小麦测定了冠层温度、地温、气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计算了冠气温差且分析了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与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00的冠层温度能较好地反映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但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有较大的波动性;14:00的冠气温差能较好地反映40cm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很高,在20cm、40cm土层,两者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66、0.99389,这为用区域遥感数据反演主要生育期冬小麦的冠气温差进而监测区域40cm土壤含水量提供了实验性的依据;拔节期和灌浆期,用14:00冠气温差来拟合各土壤层的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精度,从而为用区域遥感数据监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提供了经验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23.
根据天山地区(42~44^oN,81~89^oE)1:20万,七探采集的9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天山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归算。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天山地区表壳元素丰度富集SiO2、MnO和Ag、As、Hj、Sb元素,明显亏损CaO和。Be、Co、Cr、Ni、Mo、Sn,V、W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该区表壳的Ba/La、K/La、K/Th、Nb/La、Th/La、Y/La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值相当;而K/Na、La/As、La/Sb值明显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该区表壳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同时表现出相对富钠和As、Sb元素的特征;这一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内出露的表壳岩石主要是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的产物有关,相对富钠的成分特征与岛弧岩浆活动中的Adakite质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4.
大兴安岭近1000年来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摩天岭泥炭藓泥炭纤维素的δ^13C时间序列揭示了近1000a来该区气候的演变过程。区内1000a的气候经历了950~700aBP、700~300aBP及300aBP以来三个阶段百年尺度的干湿波动,这些波动上又叠加了一系列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该序列指示了大兴安岭地区近代气候向着偏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5.
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6 ng~215.3 ng@m-2@h-1,平均27.4士40.1 ng/m2@h(n=255);且土壤与大气界面间的汞交换是双向的既有土壤汞的释放,又有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土壤汞的释放为主(n释放=253,n沉降=2n).土壤汞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气温、光照强度有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3、0.74.  相似文献   
26.
杨万勤  王开运  肖玲 《山地学报》2004,22(5):598-605
于3个假说和林冠上方2m处的气象变量,采用Penman-Monteith组合模型估算了一个生长季节内川西亚高山林区分别以云杉(SF)、冷杉(FF)和白桦(BF)为优势树种的3个林分的湿林冠蒸发速率(Er)。研究结果表明,SF、FF和BF的湿林冠蒸发量(E)分别为44.51mm、88.51mm和57.8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9.2%、16.6%和10.2%。与SF和BF相比,FF具有最高的月平均Er和蒸发比例。SF、FF和BF的平均Er分别为0.097mm/h(变化范围:0.028-0.487mm/h)、0.242mm/h(变化范围:0.068~0.711mm/h)和0.149mm/h(0.060~0.576mm/h)。最高和最低的月平均Er分别在6月(SF、FF和BF分别为0.120mm/h、0.317mm/h和0.169mm/h)和10月(SF、FF和BF分别为0.083mm/h、0.187mm/h和0.101mm/h)。8:00至16:00期间的平均点Er显著高于0:00至8:00以及16:00至0:00期间的平均Er。Er显著的日变化和月变化主要归因于林冠上方的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7.
中国兴凯湖北岸平原晚全新世花粉记录及泥炭沼泽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兴凯湖北岸平原泥炭剖面高分辩率花粉分析研究,对晚全新世花粉划分4个组合带。XKH-4组合时期(1857~1746aB.P.)为沼泽发育前期,这一时期花粉浓度小,陆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气候干冷。XKH-3组合时期(1746~1287aB.P.)为沼泽发育早期,这一时期花粉浓度较大,且水生植物花粉含量为剖面最高,喜温落叶阔叶植物大发展时期,气候温和湿润。XKH-2组合时期(1287~602aB.P.)为沼泽发育中期,这一时期花粉浓度最小,但以陆生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为辅,水生植物急剧减少,针叶植物出现两次高峰,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XKH-1组合时期(602aB.P.至今)为沼泽发育盛期,这一时期花粉浓度最大,陆生草本植物大发展时期,气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8.
洪湖的环境变迁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卢山  李世杰  王学雷 《湿地科学》2004,2(3):234-237
洪湖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在同类型湖泊中表现出其生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分析洪湖从成湖以来所发生的的湖泊环境变化,阐述了人类活动对洪湖环境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对洪湖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优化提出对策与建议;同时,对于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9.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非传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传统安全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热点问题。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显现的,尤以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为其典型代表。非传统安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但它却系不同于过去我们所认识的传统安全,在形成机理、内涵、特点及与其他安全观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得到共识,处于理论的不成熟阶段。因此,文章就以上几点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0.
美国"阳光带"的崛起对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西部开发以城市化为先导,中国西部大开发本质上也是西部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应以城市为中心组织与落实。本文通过透视美国“阳光带”城市崛起的历史,尤其是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西部城市化战略实施中应将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方式和地方重要的公共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