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7篇 |
免费 | 928篇 |
国内免费 | 5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8篇 |
大气科学 | 344篇 |
地球物理 | 485篇 |
地质学 | 1230篇 |
海洋学 | 397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179篇 |
自然地理 | 2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34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34.
利用甘肃遥测台网2013年7月22日至9月22日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3年7月22日07时45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Ms 6.6地震的地震序列进行双差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呈北西向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地震分布长度约10 km.震源深度剖面显示断层面向西南倾斜,浅部倾角较陡,深部略缓,表现为“铲形”逆冲断层的特征.余震区存在一条向西南延伸的余震带,与发震断层相交成y字型,推测可能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的反冲断层. 相似文献
35.
36.
为寻觅致密砂岩储层中发育的优质储层提供理论依据,分析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资料、结合压汞及物性资料.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顺9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沥青砂岩中发育的黏土矿物薄膜形成于成岩早期(同生成岩期),以自生式为主,含少量原生式黏土膜;黏土膜的发育与分布受到沉积作用、成岩环境及成岩温压系统的共同控制,早成岩期(同生期)发育的黏土膜在中—低压实强度下对储层的孔隙保护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因其占据一定的孔喉空间,又降低储层的渗透率,随着埋深增大,黏土膜矿物成分也逐渐向伊利石转化并分布在孔隙中,伊利石赋存状态也由蜂窝状变为毛发状、丝网状及搭桥状,分割甚至堵塞孔隙,使得储层砂体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沉积环境中的沉积微相对黏土膜发育与分布的控制体现在中—下临滨微相中黏土膜较为常见,而在上临滨—前临滨微相中,因水体的淘洗降低储层砂体中的泥质含量,黏土膜不发育,储层砂体中的黏土膜含量制约储层质量,发育黏土膜的井段储层孔隙度大于不发育黏土膜的井段,黏土膜含量在0.5%~5.0%井段的储层孔隙度要好于黏土膜含量超过5.0%井段的. 相似文献
37.
重要的海洋测绘成果——南海重磁异常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校正、处理、整合升华了1987~2007年的南海海洋重磁调查成果,编制完成南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南海磁力ΔT异常图两份基础图件,探索了南海磁力ΔZ⊥异常的处理方法,并且获得了可信的南海磁力ΔZ⊥异常图。成果证实,本文编制的南海重力测量图件、磁力测量图件与南海多波束测深测量的结果匹配,这三种地球物理的成果可以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并且与拖网获得的岩石地球物理性质一致,说明所编制的南海海洋测绘图件可信。提出开展多兵种联合的海洋测绘工作建议,这是海洋测绘发展的方向,互为验证、互为补充的海洋测绘成果才能踏实用于海洋资源、海洋地质灾害预测、海防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才能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8.
39.
海滩层理由冲、回流塑造的向海倾前滨楔状交错层理和冲越流形成的向陆倾后滨斜层理组成,二者构成假背斜构造。近年在烟台—莱州岸段海滩上开挖了10个垂岸探槽,揭示出这里海滩以向陆倾后滨层理为主,并且被暴风浪侵蚀面所斜切,该面向海的前滨层理只留下几十厘米的薄层,说明近几十年海岸持续遭受侵蚀,海滩的前滨层理被多次暴风浪切割掉;按暴风浪期后滨层理层系特征分析,海岸蚀退率为1~1.5 m/a,与其他方法得到的结论相仿。个别探槽亦见前滨层理为主,反映出局部淤岸环境。由此说明,海滩层理的组构特征可以标志海岸的淤、蚀动态。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