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805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1267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61.
以二级生化出水为对象,采用4种常规除磷剂开展了化学法深度除磷和投药量经验系数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eCl3在pH为7.5、投加量为6.5 mg/L条件下,Al2(SO4)3在pH为6、投加量为3.75 mg/L条件下,可使出水总磷小于0.5 mg/L,且处理费用低廉,是生化出水深度除磷的适宜药剂.FeCl3在除磷的同时,对COD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作为总磷和COD均超标的二级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的有效途径.投药量经验系数法可根据原水和出水的磷质量浓度,估算出除磷剂投加量,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2.
2011年9月14日-10月5日,“纳沙”和“尼格”2个台风先后登陆海南,均产生了较强的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利用常规资料,对这2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形成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由于副高形态及其演变的不同,使得两个台风路径变化不同.利用0.5°×0.5°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和日本静止卫星0.05°×0.05°TBB等资料,综合分析登陆台风“纳沙”、“尼格”强度和结构差异对海南暴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中心附近环境风垂直切变密集带的跨度变化与台风强度相关,日平均海表温度与热带气旋(TC)强度维持或加强密切相关;登陆TC动力结构和水汽辐合的不对称分布导致台风暴雨落区和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强降水与局地发生的对流云对应较好时表现为明显的对流性降水,对降水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263.
本文对视超光速源样本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式。给出各类视超光速源的R(核光度与扩展区光度之比)分布和喷流与视线的平均夹角 。分析源样本的R、洛伦兹因子r、喷流的投影尺度d和线性尺度l间的关系,发现R和d之间存在反相关、r和l之间存在相关的特性,这些结果有利于说明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式的取向效应。  相似文献   
264.
寡糖对三黄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96只1日龄广东三黄鸡,研究了饲料添加0.2%或0.3%的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与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的寡糖能显著提高11~30日龄肉鸡的增重、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H I抗体滴度(P<0.05),血液白细胞吞噬率和血清IgG含量亦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添加0.2%或0.3%的寡糖能明显改善全期的饲料转化率(P<0.05)。  相似文献   
265.
High‐pressure kyanite‐bearing felsic granulites in the Bashiwake area of the south Altyn Tagh (SAT) subduction–collision complex enclose mafic granulites and garnet peridotite‐hosted sapphirine‐bearing metabasites. The predominant felsic granulites are garnet + quartz + ternary feldspar (now perthite) rocks containing kyanite, plagioclase, biotite, rutile, spinel, corundum, and minor zircon and apatite. The quartz‐bearing mafic granulites contain a peak pressure assemblage of garnet + clinopyroxene + ternary feldspar (now mesoperthite) + quartz + rutile. The sapphirine‐bearing metabasites occur as mafic layers in garnet peridotite. Petrographical data suggest a peak assemblage of garnet + clinopyroxene + kyanite + rutile. Early kyanite is inferred from a symplectite of sapphirine + corundum + plagioclase ± spinel, interpreted to have formed during decompression. Garnet peridotite contains an assemblage of garnet + olivine + orthopyroxene + clinopyroxene. Thermobarometry indicates that all rock types experienced peak P–T conditions of 18.5–27.3 kbar and 870–1050 °C. A medium–high pressure granulite facies overprint (780–820 °C, 9.5–12 kbar) is defined by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clinopyroxene ± orthopyroxene + plagioclase at the expense of garnet and early clinopyroxene in the mafic granulites, as well as by growth of spinel and plagioclase at the expense of garnet and kyanite in the felsic granulite. SHRIMP II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yields ages of 493 ± 7 Ma (mean of 11) from the felsic granulite, 497 ± 11 Ma (mean of 11) from sapphirine‐bearing metabasite and 501 ± 16 Ma (mean of 10) from garnet peridotite. Rounded zircon morphology, cathodoluminescence (CL) sector zoning, and inclusions of peak metamorphic minerals indicate these ages reflect HP/HT metamorphism. Similar ages determined for eclogites from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SAT suggest that the same continental subduction/collision even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HP metamorphism in both areas.  相似文献   
266.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逆转点观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基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的逆转点观测方法,阐述逆转点观测法的意义,着重分析逆转点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与积分法测量的差别,并通过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逆转点观测方法也可以运用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267.
万波  宗琴  刘川川  叶亚琴 《测绘科学》2012,37(5):97-99,106
同名面实体在不同来源的地图数据库中的矛盾性表达致使相关领域的研究出现诸多瓶颈问题,由此实体匹配作为基础研究成为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两阶段匹配策略实现面实体匹配,预匹配中通过面积相异度进行初步判定,终匹配时先对面状实体进行骨架化从而降低点和线的维度,再用基于蜘蛛编码的方法实现匹配。最终实现的匹配算法由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库中的房产图和地形图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匹配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68.
叶亚琴  陈波  万波  周顺平 《测绘科学》2012,37(6):101-103
空间实体匹配过程中多个指标的融合问题是影响匹配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区实体为例提出了一套基于范例库的解决方案。首先提取出影响实体匹配的数据特征因子并确定了量化方法,其次选取典型的匹配指标,接下来通过建立指标权值范例库确定各指标权值,最后根据权值和数据特征因子调整匹配过程。该方法使得数据具有学习能力,达到了指标权值的自适应性的目标。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并且可以提升空间实体匹配算法的效率、准确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269.
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湿地分类系统、总结有关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台河口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利用1988年、2001年和2007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特点,以及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07年,研究区内以天然湿地为主,但天然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比重从72.68%降到56.64%;人工湿地面积比重逐渐上升,从2.93%上升到11.86%,增加量为1988年人工湿地面积的3.04倍;非湿地面积的比重从24.38%变化到31.50%。人为因素已成为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70.
全球气候变化下秦岭南北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选取秦岭南麓1 000 m划分方案,运用气候倾向率、线性拟合方程、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秦岭南北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具有同步性,增温趋势明显;在气温突变方面,关中地区气温突变(1995年)早于陕南(1998年)。通过近10 a秦岭南北气温时空格局演变分析,认为秦岭地区气温变化符合全球变化规律,其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尺度上人类活动干扰尤为明显(特别体现在快速城市化影响气温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