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1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4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6篇 |
大气科学 | 300篇 |
地球物理 | 381篇 |
地质学 | 871篇 |
海洋学 | 229篇 |
天文学 | 58篇 |
综合类 | 133篇 |
自然地理 | 2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粒子加速器中高精度丝线绝对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加速器中采用振动线技术进行共架单元上多块磁铁的高精度预准直,需要将振动线代表的磁中心引出进行共架单元之间的相对准直。为了获取以振动线为代表的丝线高精度空间绝对位置,本文对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点、线位置求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单相机多站位的方法进行拍摄,通过标定板提供的高精度控制点坐标,采用自标定光束法平差对相机进行标定,并提出将空间直线离散成空间2点进行直线整体精确求解。对标定板上由2点组成的模拟直线进行测量验证,并与标定板提供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空间直线位置获取精度优于5 μm。这表明了本文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丝线高精度空间绝对位置测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93.
采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6月1日—30日14时加密探空资料,利用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前后模式预报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对模式初始时刻不同高度的位势高度、比湿、温度、风速等变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位势高度、温度和风场的影响在高层100—150 h Pa比较显著,而对比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层700—750 h Pa。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模式初始场更接近实况。批量数值试验的统计检验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后对强降水及形势场预报均有不同程度改进,24 h暴雨和大暴雨量级降水的预报技巧分别提高了2.5%和8.1%。 相似文献
94.
Precipitation runoff is a critical hillslope hydrological process for downslope streamflow and piedmont/floodplain recharge. Shimen hillslope micro‐catchment is strategically located in the central foothill region of Taihang Mountains, where runoff is crucial for water availability in the piedmont corridors and floodplains of north China. This study analyzes precipitation‐runoff processes in the Shimen hillslope micro‐catchment for 2006–2008 using locally designed runoff collection systems. The study shows that slope length is a critical factor, next only to precipitation, in terms of runoff yield.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runoff is related positively to precipitation, and negatively to slope length. Soil mantle in the study area is generally thin and is therefore not as critical a runoff factor as slope length. The study show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verland and subsurface runoff. However, that between the 0–10 and 10–20 cm subsurfaces is insignificant. Runoff hardly occurs under light rains (<10 mm), but is clearly noticeable under moderate‐to‐rainstorm events. In the hillslope catchment, vertical infiltration (accounting for 42–84% of the precipitation) dominates runoff processes in subsurface soils and weathered granite gneiss bedrock. A weak lateral flow (at even the soil/bedrock interface) and the generally small runoff suggest strong infiltration loss via deep percolation. This is critical for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he downslope piedmont corridors and floodplains. This may enhance water availability, ease water shortage, avert furthe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drought/flood in the event of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catchment and the wider north China Plai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
基于ArcGIS Server的气象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rcGIS Server为技术支撑,对气象设备监控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以JSF和ArcGIS Server技术为基础,结合WebGIS关键技术,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气象设备运行监控子系统"为研究实例,设计了遵循MVC模式的WebGIS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研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包... 相似文献
96.
97.
重力异常资料显示, 库车坳陷南缘西秋构造带深层发育有基底隆起。本文通过地震资料解释确认了西秋构造带深层古隆起的结构, 分析了古隆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西秋构造带南侧边缘存在一条区域性基底断裂, 断裂北侧新生界下伏中生界、古生界明显减薄或地层缺失, 总体上表现为断背斜形态的古隆起构造。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 泥盆纪—石炭纪(D—C)塔里木克拉通边缘隆升、二叠纪—三叠纪(P—T)受南天山负荷影响产生的克拉通边缘压陷的构造演化过程中, 西秋构造带处于"跷跷板"式地壳升降运动的"支点"部位, 发育古隆起和基底卷入高角度断层, 晚期南天山隆升向南斜向推挤的挤压剪切应力场使古隆起边界断层复活, 基底断裂活动并在新生界之下形成冲断隆起。 相似文献
98.
针对海洋数据格式与海洋信息应用系统的异构性,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码(Mobile code)的海洋大数据处理软件体系结构。首先,利用统一的网络服务接口与数据交换格式,规范海洋信息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访问与共享。其次,通过移动代码将海洋大数据的处理过程移至云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应用示例实现了异构海洋信息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并且缩短了海量数据的处理时间,验证了该体系结构在海洋大数据处理中的通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100.
要长江流域近150a间发生的1870、1931、1935、1954与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损失严重;长江洪水是我国的心腹之患.1990年以来,长江大洪水高频发生,达6次.长江洪水的发生,除湖泊蓄洪功能减弱等因素外,与全球变暖有关.20世纪90年代为近千年中全球最暖的年代,水循环加快,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量为近120a最多的十年,高出1961-1990平均值112mm;而降雨集中和大暴雨降水事件的增加是洪水增加的主要原因.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在CO2倍增时,长江流域温度升高2.2℃,夏季降水增加10%-20%,气溶胶的增加可能使此值降低一些.考虑气候变暖可能促进潜在蒸发增加9%-15%的假定情景,计算在降水增加10%,蒸发增加9%条件下,最大洪峰流量在大通站将会达到8.4×104 m3/s左右,己超过1998年洪峰流量;汉口站7.9×104 m3/s,超过有记录以来所有的洪峰流量;而在宜昌站高达6.94×104 m3/s,超过自有实测记录以来的除1896年和1981年以外所有的洪峰流量.假定情景的最高值出现在降水增加20%,蒸发增加15%时,大通站流量将达到9.45×104 m3/s,超过该站近百年最大值,1954年的9.26×104 m3/s;宜昌站将出现7.82×104 m3/s流量,超过1882年以来所有实测记录值,但比1870年据洪痕推算的10.5×104 m3/s仍有逊色.未来气候若继续变暖,降水量增加将给长江洪水防御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上述估算是粗糙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