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643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536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1528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157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月表撞击坑自动识别与提取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月表撞击坑是月球最显著的地质构造特征。随着不同月球探测器探测数据的丰富与数据质量的提高,月表地质信息挖掘成为月球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月表分布广泛的撞击事件的撞击机理研究和月表地质单元的地质年龄的判定等科学问题都离不开对撞击坑的研究。因此,对撞击坑进行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是挖掘以上月表地质隐含信息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目前用于撞击坑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应用范围有限等种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月表环形构造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并且实现了定量自动化处理。首先,根据撞击坑环形构造特征,利用坡度指数提取坑壁多边形矢量要素;其次,提出并采用环形构造最小外包矩形法提取撞击坑的伪中心与伪直径;然后,以伪中心为中心点向外搜寻并确定撞击坑坑缘顶点;最后,利用三点定圆法确定撞击坑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大小。以嫦娥一号CCD相机影像数据和利用CCD立体相机制作的DEM数据为数据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月表撞击坑进行试验,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表明,此方法可以推广到月表其他表面,并可应用于月表撞击坑形成机理研究和利用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测量的方法确定月表地质单元的地质年龄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2.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南堡1号馆三段火山岩盖层上下油气分布规律,在馆三段火山岩盖层及其内油气渗漏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馆三段火山岩盖层断接厚度与其封油气所需最小断接厚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和对油气渗漏断裂凸面脊的确定,预测了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断盖配置油气渗漏部位;并结合油气分布,对断盖配置油气渗漏部位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断盖配置发育10处油气渗漏部位,其中:F2及分支断裂油气渗漏部位最发育,有3处油气渗漏部位;其次是F1、F6断裂,有2处油气渗漏部位;F3、F4、F5和F7断裂仅各发育1处油气渗漏部位。这些油气渗漏部位及附近有利于下伏东一段油气在上覆馆三段之上聚集成藏,应是造成南堡1-1断鼻、南堡1-3断块和南堡1-5断鼻北部油区油气既可以分布在下伏东一段又可分布在馆三段之上,而南堡1-5断鼻南部油气仅分布在下伏东一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3.
新生代以来,共和盆地及其周缘造山带无火山、岩浆活动,印支期隐伏花岗岩体岩浆余热与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等难以构成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的主要热源,而共和盆地又为一高温地热异常盆地.目前已基本探明了共和县恰卜恰与贵德县热水泉干热岩体2处,圈定出干热岩勘查目标靶区16处.区域重力和区域航磁调查、区域天然地震成像、盆地尺度天然地震背...  相似文献   
204.
关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地质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了岩石圈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岩石圈区域均衡和挠曲理论在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中起的作用,阐述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的概念和特征。强调Te的研究是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紧密结合,即通过岩石圈挠曲理论和区域均衡原理,对地形和重力资料进行谱分析计算,来获取岩石圈的物理性质信息。计算的Te(和相应的挠曲刚度)是岩石圈等效的强度,与爆破地震、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观测到的岩石圈和地壳厚度不同,它们之间只有通过岩石圈的屈服刚度包络面(YSE)才能比较。大洋和大陆岩石圈YSE的理论计算,表明Te值显著小于地震学的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尤其对于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热年龄和应变率均可显著影响岩石圈的强度。本文还以滇西为实例介绍了对相干值曲线计算的新认识和当前岩石圈Te研究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5.
湘东地区某些典型铀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液相和气相成分测试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对湘东地区某些典型铀矿床的成矿流体组成、性质和来源等问题进行也研究。认为该区铀矿床成矿流体为一种中低温、低盐度热液体系,流体中的水主要来自循环加热的大气降水,而CO2等气体则来自深部地或上地幔。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铀矿床,其成矿流体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说明湘东中新生代区域热液铀成矿作用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邓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6.
利用环渤海9个沿岸站近10a潮位资料分析渤海海域的风暴减水特征,结果表明:渤海年均出现50cm和100cm风暴减水分别超过30d和6d,每年的9月至翌年4月份风暴减水最为频繁;建立了一套精细化天文潮-风暴潮耦合模型用于渤海深水航路的潮位预报,各站天文潮模拟验证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8.5cm,由此计算得到航路代表点的潮汐特征值并作潮汐预报;后报模拟了近10a重大风暴减水过程,模拟与实测吻合较好,说明该耦合模型可为该航路的潮位预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7.
Future changes in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0) are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of more pronounced climate change.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 (SDSM) in projecting ET0, and investigates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future ET0 based 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across the Haihe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DSM can downscale ET0 well in term of different basin-averaged measures for the HadCM3 and CGCM3 GCMs. HadCM3 has a much superior capability in capturi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compared to CGCM3 and thus is chosen as the sole model to assess the changes in future ET0. There are three homogeneous sub-regions of the Ha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Change points are detected at around 2050 and 2080 under the A2 and B2 scenarios, respectively. The Northwest is revealed to have a slight to strong increase in ET0, while the Northeast and the Southeast tend to experience a pattern change from decrease to increase in ET0.
EDITOR M.C. Acreman

ASSOCIATE EDITOR J. Thompson  相似文献   
208.
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了2011年日本强震产生的远场同震位移与应变,并利用GPS远场数据修正了该强震的总地震矩。结果表明:1)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水平位移场显示,垂直于发震断层的广大区域同震位移较大,位移矢量总体都指向震中地区,震中距约5 000千米的地方亦产生了3 mm以上的同震水平位移。理论位移与远场GPS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比较两个独立断层模型对应的理论同震位移场发现,震源西部地区远场位移总体上只有1%~4%的微小差异,而东部广大海域的差异则达到同震信号的6%~15%,震中周围差异更大。该差异表明,相对于震源仅局域覆盖的日本本土GPS观测数据对2011年日本强震的断层滑动分布模型的约束能力有限;3)依据中国及邻区的远场GPS同震观测数据修正2011年日本强震的总地震矩,把该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约束在(3.24~4.96)×10 22 Nm,相应的矩震级为Mw8.97~9.10;4)2011年日本强震在华北地区产生的同震应变与该区的长期应力变化背景场大体相反,表明该强震使华北地区的地壳产生了松弛效应。  相似文献   
209.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 作为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成, 其经历了大陆裂解、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消减和碰撞拼合造山等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了利用壳幔结构约束造山带演化的深部过程, 跨越华北地块北缘、松辽—锡林浩特地块、兴安地块以及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和二连—贺根山缝合带, 实施了一条520 km长的深地震测深剖面, 获得了高质量的人工源大当量的宽角反射和折射地震资料, 并采用地震动力学射线方法获得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 (1)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为6.15~6.3 km·s-1, Pn波速度为7.8~8.2 km·s-1; (2)地壳厚度约为36.1~42.2 km, 最厚位置(~42.2 km)对应地表大兴安岭主峰, 说明大兴安岭在此位置存在山根; (3)地壳速度在1.5~6.8 km·s-1范围内, 认为在该区地壳内不存在洋壳物质; (4)主要断裂带或缝合带位于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梯度带上; (5)速度结构显示研究区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区和纵向分层的特点.地壳内速度剧烈变化特征表明兴蒙造山带的地壳物质组成不均匀, 尤其中下地壳, 速度等值线起伏剧烈.这种复杂的地壳速度结构应该与中生代以来多板块汇聚引发的多期区域性伸展和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10.
An ensemble of stochastic daily rainfall projections has been generated for 30 stations across south‐eastern Australia using the downscaling nonhomogeneous hidden Markov model, which was driven by atmospheric predictors from four climate models for three IPCC emissions scenarios (A1B, A2, and B1) and for two periods (2046–2065 and 2081–210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rainfall is projected to decrease for both periods for all scenarios and climate mode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scenarios of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However, there is a seasonal difference: two downscaled GCMs consistently project a decline of summer rainfall, and two an increase. In contrast, all four downscaled GCMs show a decrease of winter rainfall. Because winter rainfall accounts for two‐thirds of the annual rainfall and produces the majority of streamflow for this region, this decrease in winter rainfall would cause additional water availability concerns in the southern Murray–Darling basin, given that water shortage is already a critical problem in the region. In addition, the annual maximum daily rainfall is projected to intensify in the future, particularly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maximum length of consecutive dry days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maximum length of consecutive wet days is projected to decrease. These changes in daily sequencing, combined with fewer events of reduced amount, could lead to drier catchment soil profiles and further reduce runoff potential and, hence, also have streamflow and water availability implication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