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7年   3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云南景谷宋家坡铜矿床产于英安斑岩体及其围岩中三叠统火山岩地层中,矿床蚀变发育,原生矿化相对较弱,次生硫化物富集。本文报道了对该矿床的蚀变和矿化英安斑岩进行的Sm-Nd法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结果。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Sm-Nd法和^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给出了英安斑岩和原生铜矿床的形成年龄,时代为印支期中三叠世;而且^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给出的年代学信息较多,其高温阶段坪年龄大致与特提斯洋闭合时间一致,而较低温阶段的表面年龄反映了燕山期甚至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对成矿的改造。总之,宋家坡铜矿床的赋矿英安斑岩及区域中三叠世火山岩的成岩作用相对于特提斯洋的闭合及陆块碰撞俯冲在时间上基本同时。成矿与成岩关系密切、时间相近,且成矿经历了多期作用,原生矿化属斑岩型铜矿化,后期受盆地热卤水淋滤富集和表生氧化改造。  相似文献   
922.
大量的岩石化学资料分析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的TiO2含量是连续变化的,不存在明显的间断。野外地质特征表明高钛和低钛玄武岩既不存在空间分带,也不存在时间分带。其Sr、Nd和Pb同位素组成也没有明显的区别,推测它们可能是同源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根据MgO和TiO2的相关关系,可将苦橄岩和玄武岩的演化划分为4个趋势,并采用分离结晶模式对其进行了成因模拟,表明高钛和低钛玄武岩是同—母岩浆(苦橄—玄武岩浆)通过不同矿物相分离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3.
支霞臣  秦协 《岩石学报》2004,20(5):989-998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丰富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兴蒙造山带的双辽、汪清,华北克拉通的龙岗、汉诺坝、栖霞、女山和扬子克拉通的盘石山、练山等地8个新生代玄武岩区近百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粉末样品获得了Re-Os同位素数据,对澎湖列岛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不同产状的硫化物包裹体作了原位的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此外,对辽宁复县和山东蒙阴古生代金伯利岩中的3个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粉末样品作了Re-Os分析。本文综合了文献中已有的数据,采用Re-Os同位素体系常用的方法,如Os同位素代理等时线年龄和Re亏损模式年龄,计算了SCLM的年龄。结果表明这些地区SCLM的形成年龄主要为早-中元古代,局部地区如辽宁复县有更老的年龄。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代表的SCLM主体上是元古代SCLM经过显生宙减薄作用后的残余部分,它对我国东部SCLM减薄作用在纵向上的规模和强度提供了制约。  相似文献   
924.
北淮阳庐镇关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和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对大别造山带北麓的北淮阳庐镇关浅变质岩浆杂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显微结构观察、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锆石U-Pb定年以及单矿物激光氟化氧同位素分析。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这些样品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或片状分带,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少数样品的锆石具有窄的蚀变边。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这些岩浆岩有较一致的形成年龄,变化范围为739±8Ma~754±5Ma。岩浆岩单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其中锆石δ~(18)O为1.39‰~6.81‰,石英为3.12‰~12.47‰,斜长石为0.71‰~8.38‰。锆石的δ~(18)O值在不同岩体和/或同一岩体的不同样品之间具有明显差别,反应了其初始岩浆在氧同位素组成上的不均一性。锆石与其它矿物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氧同位素不平衡,说明它们经历了岩浆期后的扰动,其中部分样品受到了亚固相条件下高温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还有部分样品在岩浆后期演化过程中可能同化混染了高δ~(18)O值的围岩。大多数锆石具有低于典型地慢锆石的δ~(18)O值,表现出~(18)O亏损特征。低δ~(18)O锆石的内部结构和化学组成表现出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表明这些低δ~(18)O锆石是从亏损~(18)O的岩浆中结晶出来的,而非热液蚀变成因。这一结果证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低δ~(18)O锆石形成于热液蚀变岩石经部分熔融所形成的低δ~(18)O岩浆。结合这些样品的形成年龄,我们认为这些低δ~(18)O岩浆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地幔柱裂谷岩浆活动有关,并对应于全球性的雪球地球事件。此外,这些岩石中锆石U-Pb年龄与矿物δ~(18)O分布与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火成岩原岩相似,指示北淮阳单元属于俯冲的扬子板块北缘  相似文献   
925.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三叠纪石岛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位于山东省胶东地区的石岛杂岩体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中唯一已知的与三叠纪俯冲板片断离有关的“同折返”火成杂岩。岩性上自早到晚由辉长岩、辉石正长岩、(石英)正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四个岩石单元构成。杂岩体各岩石单元均富钾,K2O/Na2O=1.12~3.04,是典型的富钾系列的侵入岩。SiO2与TiO2、Fe2O3、FeO、MgO、CaO、MnO、Ba、Sr成反比,与Nb、Rb含量呈正比。所有岩石单元均明显地富集LREE,早期单元无明显的铕异常,晚期单元具有弱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具有Nb、Ta和Ti的负异常和Pb的正异常,Ba早期富集,晚期亏损。各岩石单元全岩样品的Sr-Nd-Pb同位素组成非常的一致:^87Sr/^86Sr(225Ma)为0.706~0.707、εNd(225Ma)为-13.6~-16.2、^206Pb/^204Pb为16.29~16.57、^207Pb/^204Pb为15.24~15.44、^208Pb/^204Pb为36.54~37.11。石岛杂岩体的成因机制可以用板块断离模型解释,而在物质来源上不同岩石单元都来自相同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由于不同阶段熔融并经历不同程度结晶分异和下地壳同化混染导致它们在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县毛北村。本文主要研究深度分别为734.21m~737.16m(Ⅰ)和929.67m~932.86m(Ⅱ)两段榴辉岩与片麻岩互层的主孔岩芯,利用激光氟化法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别进行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和结构羟基含量分析。氧同位素分析表明,两段岩芯的榴辉岩中石榴石的δ^18O分别为 1.0‰~ 3.8‰和-4.1‰~-3、3‰,两段岩芯的片麻岩中石榴石的δ^18O均低达-4‰。表明片麻岩和榴辉岩的原岩均在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前一同遭受过古大气降水的高温热液蚀变作用。在第1段岩芯的榴辉岩和片麻岩接触界线附近发现氧同位素交换前锋,指示板块折返过程中靠近片麻岩的榴辉岩与主要来自片麻岩的退变质流体发生流体-岩石交换,且其退变质程度主要受流体的迁移距离控制。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所有石榴石都含有以OH形式存在的结构水,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很大,为50~776ppm;绿辉石中OH含量范围为321~1636ppm;石英中含有以3596cm^-1为特征峰的结构水,但是含量很少。将剖面氧同位素和结构羟基含量的分析结果相结合,我们发现石榴石和绿辉石等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随着深度的变化与对应矿物的OH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证明板块折返过程中的高压退变质作用及其伴生的局部流体活动可能是造成超高压变质矿物之间氧同位素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且氧同位素不平衡的程度主要受退变质作用发生时的局部水/岩比控制。因此,在深俯冲板块折返过程中,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结构水的出溶可以是退变质流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27.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_2O 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不均一的,而黄镇绿辉石是均一的(至少在3km的尺度上)。碧溪岭绿辉石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和黄镇绿辉石水含量的均一分布都反映的是原岩特征,碧溪岭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是“隧道式”的而黄镇是“弥散式”的碧溪岭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基性的侵入岩而黄镇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玄武岩。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1400ppm)明显低于黄镇绿辉石(~1850ppm),这是原岩水含量差异的体现,原岩性质的不同和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原岩水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8.
以钠化累托石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羟基锆交联累托石,并探讨以羟基锆交联累托石制备吸附有机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为:交联剂浓度为0.20mol/L,85℃下回流12h,累托石悬浮液浓度为60,投料比为4mmol/g时,在65℃下交联反应2.5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羟基锆交联累托石的比表面积为9.250m^2/g,对COD的吸附容量可达119mg/L。  相似文献   
929.
汪洋  杜佩轩 《世界地质》2004,23(2):144-148
根据阿尔泰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1100余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阿尔泰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9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Tio:、A12O3等10种常量元素,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阿尔泰地区表壳在化学成分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全球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明显富集。MnO、P205和As、Li元素,略富集SiO2和Sb元素,亏损CaO、Na2O和Pb、U以及相容元素Co、Cr、Ni等。阿尔泰地区表壳的K/La、K/Na、K/Th等元素比值与全球大陆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相当;而La/As比值低于全球大陆上地壳,Th/Pb、Th/U、La/Cr比值高于全球大陆上地壳。阿尔泰表壳在成分特征上较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更为成熟。加里东期、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以及海西期后的成岩成矿事件是影响和制约阿尔泰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930.
豆荚状铬铁矿是蛇绿岩中特有的一类矿产,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高Cr型和高Al型两种。其中的PGE主要以RuS2和Os、Ir、Ru合金等包体形式存在,或以类质同像形式进入铬铁矿晶格。两种类型的铬铁矿均表现出负倾斜型PGE配分模式,其Pt、Pd含量相近;与高Al型铬铁矿相比,高Cr型铬铁矿有更高的Os、Ir、Ru含量,部分豆荚状铬铁矿表现出Pt、Pd相对富集的平坦到正倾斜型PGE配分模式。目前对豆荚状铬铁矿PGE含量及配分模式还缺少一个统一的解释,但其PGE地球化学可为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解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