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6篇
  免费   2399篇
  国内免费   4618篇
测绘学   1187篇
大气科学   1520篇
地球物理   2596篇
地质学   8321篇
海洋学   1538篇
天文学   266篇
综合类   1269篇
自然地理   108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992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875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1376篇
  2003年   912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0篇
  1958年   9篇
  1950年   8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13篇
  192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41.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将处于高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恢复以及环境问题的显现,未来能源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及早建立清洁、高效、安全、多元化的现代能源体系,调整优化我国能源供给结构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判断我国气体能源发展现状,构建气体能源优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各气体能源...  相似文献   
942.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native veget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bank gully concentrated flows, a series of in situ flume experiments in the bank gully were performed at the Yuanmou Gully Erosion and Collapse Experimental Station in the dry-hot valley region of the Jinsha River, Southwest China. This experiment involved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withone-and two-year native grass(Heteropogon contortus) and bare land drained to bare gully headcuts, i.e., Gullies 1, 2 and 3. In Gully 4, Heteropogon contortus and Agave sisalana were planted in the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and gully bed, respectively. Among these experiments,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in Gully 3 was the highest and that in Gully 2 was the lowest, clearly 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deposition of sediment obviously increased as the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ed flows were turbulent in response to the flow discharge. The concentrated flows in the gully zones with native grass and bare land were sub-and supercritical, respectively. 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Gully 3 upstream catchment area wer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while the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lowest among the four gully beds, 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notably decreased the bank gully flow rate and shear stress. The Darcy–Weisbach friction factor(resistance f) 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 of Gully 4 were notab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gully beds, clearly indicating that native grass increased the bank gully surface resistance 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ynolds number(Re), flow rate, shear stress, resistance f, and f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ully beds and upstream areas increased over time, while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and Froude number(Fr) decreased. Overall, increasing vegetation cover in upstream catchment areas and downstream gully beds of the bank gully is essential for gully erosion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943.
一次强震常伴随着多次余震作用,且时间间隔较短.研究表明,主震诱发的系列余震会对原有结构造成进一步的累积损伤.核岛厂房结构作为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在服役期间可能遭受主震和余震的累积作用.参考我国现行规范,定义了四类性能水准(PL)和三种极限状态(LS),以混凝土最大应变作为结构破坏指数(DI),以谱加速度Sa作为地...  相似文献   
944.
西秦岭关家沟组地层时代、物源及其构造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秦岭关家沟组贾昌沟砂板岩所夹的硅质岩层中发现晚石炭世和晚二叠世的古生物化石;在关家沟组砾岩中所采的花岗质和火山质砾石,利用氩-氩(40Ar/39Ar)法测年所获得的年龄为晚三叠世。对关家沟组物源及其古水流分析,其古水流方向230°~356°,其物源主要来自南东侧活动大陆边缘的碧口岛弧,且秦岭全面碰撞造山期为早中生代。由此,初步推测关家沟组形成时代可能与秦岭全面碰撞造山为同期——早中生代。  相似文献   
945.
通过横渡水库所在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水库影响区及库区断裂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构造类比法对横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给出横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以及一旦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为水库建成后,可能出现的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6.
陕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位于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带之间,是著名的铅锌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海相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类型多样.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铅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流体来源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凤太矿集区铅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凤太矿集区铅锌金矿床是多种成矿作用叠加改造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947.
基于2015-2020年北京35个环境空气站和2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算法)分离了气象条件和源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为应对疫情采取的隔离措施使北京2020年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了35.1%-51.8%;其中,背景站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浓度的降幅最大,超过了以往报道较多的交通站...  相似文献   
948.
围垦滩地饱和粉土地基属于软土地基的一种,其含水量高,渗透性差,强夯加固作用使地基土中的孔隙水压力瞬时升高,且短时间内得不到消散,容易出现“橡皮土”。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饱和粉土地基在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响应规律,确定了两遍强夯之间的间歇时间和强夯的影响深度,以便优化强夯参数,正确指导强夯施工。  相似文献   
949.
1976-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通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兴川  曹小曙  李涛  吕敏娟 《地理学报》2019,74(6):1190-1204
青藏高原地区是地球上最独特的地理—生态—人口—交通单元,区域内交通网络的发展特征及规律是人地关系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分析1976-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演化特征,并以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为节点,采用网络分析的时间距离计算模型探讨其通达性演变过程。研究表明:① 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复杂性、区域连通性增强,初步形成格状交通网络;② 青藏高原地区中心城市、县城之间的平均最短通达时间已极大缩短至11.89 h、18.84 h,呈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空间格局,时空收敛效应显著,通达性变化程度与其初始值有关;③ 中心城市为该地区的发展极,其与周围城市通达状况有极大提高,可达时间平均值下降到16.49 h;④ 中心城市和县城交通圈演变过程一致,青藏高原地区各地到最近城市、县城的通达时间不断缩小,沿重要交通干线已形成中心城市4 h、县城2 h短时交通圈连片分布格局,湟水河谷地、一江两河地区逐渐形成交通廊道,乡镇对外交通联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50.
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飞  刘家明  朱鹤  李涛 《地理研究》2019,38(4):950-960
近年来,民宿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并呈现蓬勃发展状态。以民宿业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去哪儿网相关民宿数据,采用空间最邻近分析、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民宿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民宿分布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 长三角地区民宿呈现高度集聚的状态,整体上表现为多核心分布,并形成一、二、三级组团,密度由核心向外围递减。② 民宿集聚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和核心景区周边,具有明显的中心性。③ 基于对经济基本状况、交通状况、人口条件、居民消费能力、旅游市场状况、旅游资源与环境条件等方面共15个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单位面积旅游收入、A级景区数量、人口密度、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四个指标对民宿密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影响力单位面积旅游收入>A级景区数量>人口密度>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