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1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2524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549篇
地球物理   1538篇
地质学   4825篇
海洋学   562篇
天文学   194篇
综合类   693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1176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86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50年   10篇
  1943年   7篇
  1940年   9篇
  1937年   15篇
  1934年   6篇
  1933年   13篇
  1928年   5篇
  192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01.
地热水与回灌水混合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02.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占谦 《地球科学》1998,23(1):59-64
我国大陆地壳进入中生代以来,发生了较其他陆壳更为强烈的构造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是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壳以裂陷作用为主的典型运动,在中生代板块构造的特定时代和以裂陷作用主主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岩浆活动沿断穿骨石圈和地壳的深断裂发生,上涌至地壳地面形成火山岩带和地层格架中的火山岩层,上涌至地壳内部形成壳内流体相央浆房而成为高导层,火山活动是由中生代生成的太平洋板块和我国大陆地壳俯冲,使大陆地壳深  相似文献   
803.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昌明 《地球科学》1998,23(2):215-218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与人口、环境科学汇流,更加注重应用研究,研究目标的多元化,研究地域的扩大化,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有: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矿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客观标准;区域矿产资源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区域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模型系统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804.
805.
We propose the pseudo-periodicity method and its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indexes for the occurrence time of earlier strong aftershock. We conducted tests of regressive prediction, and the R-value of the tests is 0.45,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806.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tion of cross fault short-baseline and short-range leveling in Western Yunnan Earthquake Test Site (WYETS),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five observation stations of cross fault short-baseline and short-range leveling in WYETS before the Lijiang MS7.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February 1996 only Yongsheng observation station (epicentral distance 82 km) located at Chenghai fault shows great variation about one year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d the nearest observation station, Lijiang (epicentral distance 42 km); presents great coseismic variation, but does not show obvious anomalous variat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at the other three observation stations. Two methods are used in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and some valuabl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807.
Through detailed field mapping,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Quaternary thrust (oblique) fault-fold belts, namely: the Miaoshan and Hongjianshan fault-fold belts,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south wall's strike-slip movement of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The Hejiakouzi Quaternary anticline, which is a part of the Miaoshan fault-fold belt, is mainly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old began to grow in the middle part near Hejiakouzi in the mid-late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epoch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s the ends in late Quaternary. Based on the Cenozoic structural features, the genesis of the Miaoshan and Hongjianshan fault-fold belts and the kinematic relation they bear with the Tianjingshan fault zone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808.
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及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09.
成组中强震前后动态小震的时空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超英 《华南地震》1998,18(2):47-52
分析了进入活跃时段以来,新疆及邻近地区自1995年3月19日和硕Ms5.0地震后,相继发生的12次Ms≥4.7地震前后调制小震和动态小震的时空活动特征,据此提出了孕系统失稳模式;  相似文献   
810.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字化台网P波波形资料及台湾台网P波初动方向资料,研究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及邻近地区(北纬21~26°,东经115~120°)ML≥58级共5次地震的矩张量解及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这次73级地震的矩张量解以双力偶成分为主,是断层面接近NW走向的正断层。断层面的走向与大震前地震的条带分布走向及余震分布显示的破裂图象较相象,震源机制的张应力轴接近水平,近NE走向;压应力轴几乎垂直,近NWW走向,似乎表明这次地震是受菲律海板块向欧亚板块北西向挤压的力源控制。从P轴接近竖直而T轴接近水平来看,发震断层为强烈拉张性正断层,可能还同时存在垂直向上的应力作用。其它4个强震的震源机制解与73级大震的差别较大。这些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复杂性,表明台湾海峡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