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0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测绘学   494篇
大气科学   612篇
地球物理   716篇
地质学   1870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279篇
自然地理   5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崔新壮  丁桦 《岩土力学》2004,25(11):1744-1748
为解释横向载荷作用下刚性桩的失稳机理,针对桩头自由的刚性桩做了一系列横向加载试验。基础土为粉质粘土,含水量介于9.85 %~13.85 %之间。由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发现,刚性桩在横向载荷达到一定值时会失稳;由试验录像及土体剖面发现,由于土体的软化破坏,在桩后土体内会出现贯穿的局部破坏并形成一楔体,同时在土面伴随一不完全的椭圆形鼓包及一条平行于加载方向的拉伸裂缝,而在桩前土中,由于桩的挤压会形成一条侵彻沟。分析认为,对大位移刚性桩桩后土体的破坏是桩失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02.
科尔沁沙地奈曼旗近5年来风况及合成输沙势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应用奈曼沙漠化研究站1998-2002年的气象资料, 统计分析了奈曼旗近5a来的风况特征和输沙势。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3~5月起沙风发生频数最高, 占全年起沙风的38%~58%; 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值最大, 分别为6.0~7.5m·s-1和9.5~16.9m·s-1。该风况特征与地表冻融、裸露、干旱疏松相耦合, 形成了区内的风沙活动期。②在风沙活动期内, 风环境基本为锐双峰风况, 西北风居主导地位, 频数占54%; 南风和西南风次之, 频数占38%。③在风沙活动期内, 研究区属于高风能环境, 合成输沙势RDP为66.3VU(风速以m·s-1为单位), 合成输沙方向RDD为ESE113°。  相似文献   
903.
热带气旋对广州经济建设的影响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热带气旋灾害的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提出热带气旋的减灾对策:气象部门应建立热带气旋防灾减灾系统,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在热带气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积极开展气象工程服务;政府和社会应做好防御工程建设,制定和完善防御台风、暴雨等灾害的具体措施,积极发展保险事业,加强城郊防御热带气旋和宣传等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904.
植物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是一类具有热滞效应和冰晶重结晶抑制效应的蛋白质,它们在受到低温环境胁迫时产生,能够使机体抵御冰冻环境.AFPs已经在多种冰冻耐受机体中发现,包括鱼类、昆虫、陆生节肢动物、细菌、真菌和植物,其中有关植物AFPs的研究起步较晚.综述了植物AFPs的发现,理化性质,组织及细胞定位,生理功能,作用机理,结构模型,及其在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5.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桂林响水洞、荔波董歌洞和云南宁蒗泸沽湖拉家仙人洞3根石笋进行高精度的TIM S-U系测年和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西南地区6000a B. 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6000a B. P.以来石笋记录的冷暖事件所反映出的古季风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 1) 6000~ 4000a B. P. 间的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显示东亚夏季风由强盛逐渐变为减弱,气候温暖湿润;( 2) 4000~ 2100a B. P.间的中全新世晚期,是气候冷事件的突变或转换期,显示东亚冬季风增强,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气温降低,气候变化幅度增大,特别是在4000~ 3500a B. P.发生的降温事件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 Y. D)以来最为寒冷的一次降温过程,也是历史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是全新世气候演化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变, 标志着气候最适宜期的结束和晚全新世(新冰期-Neog lacial)的开始。( 3) 2100~ 130aB. P.间的晚全新世,是气候相对波动的降温期,在其内包括若干个由干冷到暖湿或由暖湿到干冷的气候变化亚期。   相似文献   
906.
在统计广西86个气象站历年冬寒日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均冬寒日数、最多和最少冬寒日数的地区分布.用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将广西冬寒日数划分为北部、南部、左右江河谷和沿海4个区.对广西8大站冬寒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500hPa位势高度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07.
GRANITOIDS AND TETONIC EVOLUTION OF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相似文献   
908.
SD-3A自动测氡仪山东网逸出氡资料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D-3A自动测氡仪在山东试验台网运行期间取得的连续逸出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为了说明SD-3A仪器观测逸出氡资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用FD-105K和FD-125测氡仪与SD-3A同时取100ml水样进行人工观测,其所测的氡浓度一致,之后又同时聚逸出氡气样进行观测,所测逸出氡浓度也一致,证明仪器的观测结果是可靠的。说明试验观测期间获得的1998年11月初逸出气氡大幅度高值异常是  相似文献   
909.
本文通过地质地貌、氡射气测量等手段,对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事件和图们江。流域新构造运动进行调查研究,重新认定了 1902 年汪清 6.6 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 ( 东经 129 ° 24, 北纬 43 ° 26 ); 确定了东阳穹房沟 NW 向压剪性断裂为活动性断裂,是发生 1902 年 7 月 3 日 6.6 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附近的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相似文献   
910.
张华昌 《海岸工程》2000,19(2):16-20
通过断面模型试验确定了抛石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重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模型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