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对pH、Eh、溶液中Fe2+浓度的定期监测以及对实验结束时生成沉淀的XRD、SEM和元素能谱扫描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的As(Ⅴ)对Fe2+的化学氧化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的影响, 同时就As(Ⅴ)在实验体系中固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2+的化学氧化速率极低,最终氧化率低于8%,As(Ⅴ)的浓度对Fe2+的化学氧化没有影响.有A. ferrooxidans的实验体系,100 mg/L As(Ⅴ)对Fe2+的氧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As(Ⅴ)浓度为500 mg~1 g/L时,Fe2+的氧化率在约60 h左右即可达到100%;但4g/L的As(Ⅴ)则会明显抑制Fe2+的氧化,Fe2+的完全氧化大约需要106 h.体系中初始的100 As/(As+S)(摩尔比)会对沉淀物的物相及结晶程度造成一定影响.As(Ⅴ)浓度为0 g/L时,微生物体系中生成的固体沉淀物黄钾铁矾的特征峰明显,随着As(Ⅴ)浓度的提高,沉淀物的结晶程度逐步下降,至4 g/L时沉淀物全部为无定形.元素能谱扫描检测到有大量的As(Ⅴ)存在于固体沉淀物中,表明在Fe2+的氧化过程中,As(Ⅴ)可能会以吸附或共沉淀的形式被固定在固相沉淀物中,这为酸性矿坑水(AMD)地区As(Ⅴ)污染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物在诸如海洋、湖泊、土壤、冰川、洞穴等许多生态系统的地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一些单个生态系统的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微生物类脂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的关系等已部分地进行了总结。从分子水平上总结了地质微生物研究进展,着重从核酸(16S rRNA、DNA)和类脂物(磷脂酸、藿醇)两大方面评述了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剖析了地质历史时期的甲烷氧化细菌、绿硫细菌、蓝细菌等一些重要微生物类群的类脂物分子标志化合物特征,揭示了当今分子地质微生物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动态,指出单体稳定同位素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结合将使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3.
关键带科学是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国际上主要通过关键带监测来促进关键带科学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我国,关键带研究与监测还处在起步的阶段.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是中纬度地区少见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河流堵河的源头之一,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开展泥炭湿地监测的优良场所.在10多年来系统的古气候与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大九湖部署了较为系统的监测体系,涵盖了关键带的各种要素,特别是生物、水体及温室气体等方面.在监测点的设置上,既考虑了泥炭湿地内部的空间变化,也考虑表层和深部之间的关联,还设置了河流和湖泊对照点.在监测技术上,部分实现了在线高频监测,大部分达到了野外现场测试的要求.本文将对前期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后续的努力方向进行展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要逐步完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施,并聚焦于泥炭湿地关键带对气候变化(如干旱)的响应,评估气候变化对大九湖泥炭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在大九湖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关键带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完善亚高山泥炭湿地关键带的理论认识,并建立合适的泥炭湿地关键带模型,为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4.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脂肪酸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从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中检测出一些正构脂肪酸, 碳数分布范围主要为C14~C26, 主峰碳为C16, 次主峰为C22, 与上覆土壤中以高碳数分子为主的正构脂肪酸分布形式略有不同. 石笋中的脂肪酸除了土壤生态系统提供部分来源外, 洞穴滴水和洞穴内部的微生物也可能贡献了一部分低碳数分子. 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和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而且高值对应于寒冷气候事件(北大西洋冰筏漂砾事件H1). 这与温度对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反应的影响有关. 脂肪酸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与前期报道的来源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脂肪醇和脂肪酮记录的气候事件有一定差异, 可能是不同类脂物分子的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和生态系统生物组成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5.
六枝-盘县地区的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相区分异明显、篮类化石数量巨大。各相区篮类化石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半局限台地相为Staffella—Nankinella—Pisolina;台地边缘生物滩(礁)相为Parafusulina—Pseudofusulina;斜坡-盆地相为Pseudofusulina,进一步划分为近岸碳酸盐上缓坡环境的Staffella-Parafusulina-Wentzellophyllum群落、远岸碳酸盐上缓坡环境的Pamirina-Schwagerina-Pseudofusulina群落、碳酸盐下缓坡环境的Pseudofusulina Robustoschwagerina-Kepingophyllum 群落和盆地环境的Pseudofusulina-Schwagerina-Verbeekiella群落。  相似文献   
106.
六枝-盘县地区的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相区分异明显、(竹蜒)类化石数量巨大.各相区(竹蜒)类化石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半局限台地相为Staffella-Nankinella-Pisolina;台地边缘生物滩(礁)相为Parafusulina-Pseudofusulina;斜坡-盆地相为Pseudofusulina,进一步划分为近岸碳酸盐上缓坡环境的Staffella-Parafusulina-Wentzellophyllum群落、远岸碳酸盐上缓坡环境的Pamirina-Schwagerina-Pseudofusulina群落、碳酸盐下缓坡环境的Pseudofusulina-Robustoschwagerina-Kepingophyllum群落和盆地环境的Pseudofusulina-Schwagerina-Verbeekiella群落.  相似文献   
107.
108.
Organochlorine contaminants including 12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 congeners and 18 insecticides were determined in water, pore water and sediments of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and Western Xiamen Sea,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he total PCBs ranged from non-detectable to 1500 ng l−1 in water, from 209 to 3870 ng l−1 in pore water, and from 2.78 to 14.8 ng g−1 dry weight in sediments. Total 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 concentrations were from below the limit of detection to 2480 ng l−1 in water, from 267 to 33400 ng l−1 in pore water, and from 4.22 to 46.3 ng g−1 dry weight in sediments. Concentrations of PCBs and insecticides in pore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face water, due to the high affinity of these hydrophobic compounds for sediment phase. The PCB congeners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CB153, CB180 and CB194, which together accounted for 68–87% of total PCBs in water, pore water and sediment. Among the hexachlorocyclohexane (HCH) compounds, beta-HCH was found to be a major isomer. Analysis of 1,1,1-trichloro-2,2-bis-chlorophenyl-ethane (DDT) and its metabolites showed that 1,1-dichloro-2[o-chlorophenyl]-2[p-chlorophenyl]-ethylene (DDE) was dominant in the group. In comparison to a 1998 study in the Western Xiamen Sea, levels of organochlorines were enhanced due probably to recent inputs and changes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09.
110.
煤矿防治水工作不仅是煤矿生产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文章论述了50多a防治水工作的理论、实践及其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防治水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今后煤矿防治水应引入新观念,拓展新领域,满足新需求,特别是一些关键性工作,必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