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9篇
  免费   3976篇
  国内免费   2010篇
测绘学   1493篇
大气科学   1924篇
地球物理   1724篇
地质学   5336篇
海洋学   1900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803篇
自然地理   1174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367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674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706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
田浩  蒋理兴  张强 《海洋测绘》2005,25(2):61-63
直接线性变换法是相机检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视频全站仪的数码相机检校方法,通过改变像方元素的单位,就可不必考虑标准单位和像素单位间的转化因子问题。进一步讨论了像素尺寸大小对系统误差的影响,并对像素大小的必要测定精度进行了公式推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的北部,由于勘探程度低,研究投入少,使得它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油气的惟一海区。随着我国在南黄海盆地和朝鲜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发现油气,如何实现北黄海盆地油气突破,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结合该区现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北黄海盆地的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油气资源远景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Abstract: From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Jiangsu province to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Jiangxi province, China, the Northeast Jiangxi Deep Fault runs for about 400 km length with a width of 30 to 40 km. This fault marks the suture zone of two ter-ranes of Proterozoic age. At the both sides of the fault, Yanshanian granitic activity is recognized. That is, the Dexing-Wuyuan porphyry belt on the NW side of the fault, and the Damaoshan-Lingshan granite belt on the SE side. The former a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small stocks of granodioritic composition, rich in siderophile elements but poor in LIL elements. No distinct Eu anomaly is recognized in the REE pattern, and a 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 is reported. Magnetite, sphene and apatite are observed as accessory minerals. On the contrary, granitic activity on the SE side of the faul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ccurrence of composite batholiths, in general of granitic to monzogranitic composition, rich in LIL and alkali elements but poor in siderophile and alkali earth elements. A strong Eu anamaly is recognized in the REE pattern, and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are as high as 0. 716. Fluorite, zircon and REE minerals are observed as accessory minerals. These two contrasting granitic activities are refered to as syntexis– and transformation–types,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classification commonly used in China, and have similar pe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defined for the magnetite– and ilmenite–series, and I– and S-type granitoids. Considering that the above igneous activity occurred far from the supposed subduction zone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intracontinental A-type (continent to continent) subduction is proposed to have occurred northwestwards along the NE Jiangxi Deep Fault during Yanshanian time due to a strong compressional stress from SE to NW. A-type subduction introduced the continental slab to some depth, and resul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ired granitic activity observ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ault. Many mineral deposits are associated with both granitic belts. In the Dexing-Wuyuan porphyry belt, the Dexing porphyry Cu and Yin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s are representative, whereas in the Damaoshan-Lingshan granite belt, several tens of rare metal deposits are known such as the Geyuan Nb–Ta–W–Sn deposits. Metal assemblages of those deposits reflect the source materials of magmas in both granitic belts.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验生理生态学方法对Pleurochrysis carterae种群增殖过程中出现丝状体的环境诱因进行了研究,从营养胁迫、钙化抑制胁迫、低温胁迫以及外源α-酮戊二酸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因子对P.carterae细胞休眠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氮营养盐水平在P.carterae形成丝状体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氮缺乏和氮限制会明显诱导丝状体的早期大量形成,即细胞快速进入休眠期。磷缺乏和磷限制对颗石藻丝状体形成的短期诱导作用不显著。正常钙化的颗石藻在缺钙环境中钙壳逐渐脱落、细胞裸露、没有种群增殖、不形成丝状体。低温胁迫下,颗石藻细胞不分裂,但细胞维持游泳的钙化单细胞状态,不形成丝状体。外源α-酮戊二酸对颗石藻形成丝状体具有浓度相关的效应,小于1.2mmol/L的浓度抑制丝状体的早期发生;1.2mmol/L及以上浓度的α-酮戊二酸能诱导丝状体早期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PDA的嵌入式GIS结构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根  童小华  张锦 《测绘工程》2004,13(2):15-18
介绍了基于PDA的嵌入式GIS是在移动计算、嵌入式技术、移动互联、移动定位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讨论了基于PDA的嵌入式GIS的两种结构体系:离线体系和在线体系,并结合开发实例介绍了两种结构体系的基于PDA的嵌入式GIS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对深地震测深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以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的正反演方法为主,三维地壳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则以改进的克里金插值方法为主;深地震测深可用于揭示孕震构造环境,但对区域地壳结构与地震发生规律和活动性的总结较少;在地震测深成果方面,包括地壳结构类型和地壳厚度等,与地热、金属以及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能够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成果库和数据产品;海洋深部探测是目前深地震测深方法应用的热点,应当加强海陆联合地震观测,充分发挥两种观测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境内淮河南北气候变化的小麦适应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度是气候变化下适应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气候变化适应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淮河南北的小麦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境内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并非淮河干流区,而是由原位置北移约300 km处的最大支流地带,冬小麦的适应度空间变化大致围绕该分界线呈经向分布。淮河分界线以南地域适应度为62.57%,高于以北地域的56.81%,研究结果表明,欲达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距离完全适应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人为调控,且北部相比较南部其调控压力更大。在年际变化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气候的突变,各地小麦温度适应度骤增,水分适应度骤减,之后随着气候的日趋稳定,各气候要素的适应度不断上升,但在21世纪初上升速度下降,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变暖的环境对小麦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20.
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关键是层序划分和对比。而层序划分、对比的关键是层序识别。层序的识别包括层序界面(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和构成层序的体系域识别。这里,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即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和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其中,层序底界面在测井上表现为突变的钟型、箱型或侧积式曲线的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剥蚀、顶超、上超、下超;而体系域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海底扇以漏斗形中、高幅的前积式,或钟型中、低幅的后积式模式为特征,陆坡扇成钟型、正向齿形,自下而上幅度由中高幅→低幅,即具后积式测井模式,低水位楔的测井曲线表现为旋回性进积模式特征,其特征表现为锯齿状箱型。海侵体系域的测井曲线呈现向上变细、变深序列,并表现为钟型、正向齿形或齿化状,幅度由高幅变化为低幅,包络线具后积式特征。高水位体系域相应的测井曲线呈现中幅箱形或桶形,不同体系域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