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1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测绘学   716篇
大气科学   444篇
地球物理   654篇
地质学   2609篇
海洋学   73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速率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吸收的速度,并逐步影响到全球气候变暖。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以深入对碳循环的理解。本文使用2008~2010年的生物模型SiB3(Simple Biosphere version 3)与优化后的CT2016(Carbon Tracker 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驱动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全球CO2浓度。通过分析模拟CO2浓度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加深对全球碳源汇分布特点的理解,探究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而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反演精度提升的重要性。SiB3与优化后的CT2016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在欧洲地区碳源汇的表现相反,其全球总量与空间分布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模拟CO2浓度结果表明:在人为活动较少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近地面CO2浓度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南半球和欧洲地区模拟浓度有明显差异,且两种模拟结果的季节差异依赖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将模拟结果与9个观测站点资料进行对比,以期选用合适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来提升GEOS-Chem模拟CO2浓度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拟结果均能较好的模拟CO2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峰谷值,但CT2016模拟的CO2浓度在多数站点处更接近观测资料,模拟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邢台沙河市冬季大气污染特征,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沙河市区3个省控站点(司法局、市政府、宣传中心)的逐时监测数据,分析了沙河市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潜在源区。污染物浓度特征分析表明:整个冬季司法局、市政府和宣传中心站点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 μg/m3、121 μg/m3和135 μg/m3。在大气自然活动和人为污染排放的共同作用下,PM10、PM2.5、SO2、NO2和CO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整个冬季沙河市的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值分别为0.57和1.05(ρ为各物质的浓度)。且随着污染加重,ρ(PM2.5)/ρ(PM10)、ρ(SO2)/ρ(NO2)均明显升高,表明燃煤贡献增加;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位于3个站点东北处的玻璃企业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监测站点造成了一定影响。污染物空间差异分析表明,区域污染范围越大、强度越高,大气污染的空间差异性越小;潜在源分析表明:沙河市PM2.5的强潜在源区分布在其周边区域,随着PM2.5浓度增加,强潜在源区呈缩小趋势。沙河市东南部的本地源对PM2.5浓度有主要贡献,而此处正是玻璃企业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993.
沧州小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位于沧州东部的小山地区采集了9口开采井的D、18O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样品。D、18O特征值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来自全新世补给,而深层地下水则来自晚更新世冰期补给。Br-/Cl-比值也说明了浅、深层地下水补给环境的不同,前者为现代滨海环境,后者为内陆环境。地下水中F-、I-值的变化反映了浅层水的F-、I-均来自大气降水输入,而深层古水由于滞留时间长,F-来自含水层中的矿物溶解,I-来自有机物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994.
济南市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岩土地层,从市区南部到北部,其地势分别为山前坡地和倾斜平原。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该市区内岩土层的时空分布和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中更新世岩土地层分布在市区南部的坡地地带,除部分黄土状土之外,南部坡地的大多数岩土层具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工程性质。然而,在该市区北部的平原,大量发育由松软土层组成的全新世岩土地层。依据与实际工程结合的地基适宜性评价,划分出三个基础工程分区,从南到北依次是天然地基浅基础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浅基础区以及深基础或人工地基浅基础区。  相似文献   
995.
矿用高强度钻杆关键制造工艺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东庄 《探矿工程》2009,36(7):43-45
在瓦斯抽采钻孔施工过程中,钻杆承受复杂交变应力的作用,往往从焊缝区断裂,选用合理的摩擦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生产钻杆,增强钻杆焊缝区的机械性能,是延长钻杆服役时间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6.
贵州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晶体石英具有较强的测年潜力,其成因判别是年代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对黔北、黔东地区3个碳酸盐岩风化壳剖面中的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进行了研究,拟通过晶体石英的δ18O值探讨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晶体石英的δ18O值在17.3‰~22.7‰范围内,平均为19.8‰,与火成岩、变质岩及热水(液)沉积中高温成因石英δ18O值明显不同;与砂岩中的碎屑石英、现代海滨砂中的石英以及风成沉积物中的石英等混合来源石英的δ18O值也有差异;尽管黔东大兴剖面中晶体石英和圆状石英的δ18O值相近,但它们的硅氧同位素相关关系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晶体石英的δ18O值分布在低温成因石英δ18O值范围内,这与其中未见两相包裹体的现象一致。结合实际资料和已有认识,推断晶体石英是包气带地表温度(15~25℃)条件下缓慢生长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两阶段模式密切相关:酸不溶物风化形成的含硅流体向下淋滤至风化壳底部后被圈闭在已形成的孔隙、空洞中,由于蒸发作用达到过饱和而缓慢结晶形成晶体石英。  相似文献   
997.
天津市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在天津市潮间带地区采集的108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划分了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并探讨了潮间带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作用。结果表明,天津潮间带可分为3个岩性区,分别以海河口、独流减河口为界,海河口以北至涧河口为片状粘土质粉砂分布区,海河口以南至独流减河口为多岩性、条带状的砂-粉砂分布区,独流减河口至歧口为片状粘土质粉砂分布区。海河口以北的潮间带是以低能潮汐作用为主的泥质粉砂潮滩沉积环境,海河口以南的潮间带是以河口沉积为主体,后经潮汐改造的潮滩环境,驴驹河-独流减河河口岸段潮间带早期水动力较强,后受到潮滩环境的改造,歧口岸段潮间带以潮滩沉积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998.
库区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显著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致使区内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经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江桥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在实际调查库长为100km的河谷段,共发育着81处地质灾害点,总平均线密度(D)为0.81个/km,其中滑坡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发育59处,占总灾害点的72.84%。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库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和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的关系,为工程的规划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田海龙  李永强  陈飞鸣  李岩 《地下水》2009,31(5):9-11,20
为预测新民市垃圾场渗滤液对拟建柳河水源地的影响,建立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采用 feflow 软件利用校正后的模型分两种取水方案预测了水源地开采 20 年后垃圾场渗滤液对拟建水源地的影响,并据此预测提出了合理的取水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成为蜀南地区唯一的一块面积大而勘探程度低,烃源和保存条件好、具备多套储产层的勘探潜力区域,本文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特征将研究区须家河组四段划分为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而湖泊沉积相在研究区中只发育浅湖亚相,并对各沉相的沉积微相构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上述沉积相研究基础上,以须四段各亚相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各亚段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时间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表明须四段各亚段由南至北均具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古地理展布特征。研究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的储层预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