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4篇
  免费   1084篇
  国内免费   1377篇
测绘学   870篇
大气科学   756篇
地球物理   1086篇
地质学   2535篇
海洋学   721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357篇
自然地理   67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The study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central Portugal, and includes a large portion of th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of Lisbo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moderate seismicity with a diffuse pattern, with historical earthquakes causing many casualties, serious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es.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seismogenic structures at depth that are deficiently known due to a thick Cenozoic sedimentary cover. The hidden character of many of the faults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requires the use of indirect methodologies for their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near-surface faulting on two major tectonic structures that are hidden under the recent alluvial cover of the Tagus Valley, and that have been recognized on deep oil-industry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nd/or inferred from the surface geology. These are a WNW–ESE-trending fault zone located within the Lower Tagus Cenozoic basin, across the Tagus River estuary (Porto Alto fault), and a NNE–SSW-trending reverse fault zone that borders the Cenozoic Basin at the W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s were also acquired over the seismic profiles and the refrac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flection data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a complex fault pattern disrupts the near surface (first 400 m) at Porto Alto, affecting the Upper Neogene and (at least for one fault) the Quaternary, with a normal offset component. 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previous oil-industry profiles interpretation supports the location and geometry of this fault zone. Concerning the second structure, two major faults were detected north of Vila Franca de Xira, supporting the extension of the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 zone northwards. One of these faults presents a reverse geometry apparently displacing Holocene alluvium. Vertical offset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detected in the studied geophysical data of Porto Alto and Vila Franca de Xira–Lisbon faults imply minimum slip rates of 0.15–0.30 mm/year,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previously inferred for active faults in the Lower Tagus Valley and maximum estimates of average return periods of 2000–5000 years for M 6.5–7 co-seismic ruptures.  相似文献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全局。西部大开发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非均衡区域经济理论是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核心理论,我国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3.
江西省宜春城区地面塌陷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春城区属岗阜低丘地形,分布石炭系-二叠系覆盖型及裸露型碳酸盐岩,占城区面积近70%。浅部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20m,土洞较多,基岩面起伏大,第四系岩性结构复杂,地下水埋藏浅。由于抽采地下水及建筑施工振动等人为因素影响,诱发地面塌陷12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地面塌陷的易发程度及场地建设适宜性;应限制诱发塌陷因素的强度,在易发区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严禁新建开采井;塌陷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填堵、跨越、灌注、深基础控制抽排水强度、及其它综合治理或避让方法,同时做好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54.
针对依比例街区的图形特征,介绍了一种实现街区自动合并的有效算法,即利用数学形态学和模式识别对栅格数据进行追踪,然后提取街区轮廓线,编辑后就得到最终合并的街区。  相似文献   
55.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SAR图像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文中首先介绍了SAR图像斑点噪声模型以及几种常用的SAR斑点噪声抑制方法;然后对小波变换斑点噪声滤波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滤波方法.实验比较表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抑制SAR斑点噪声效果明显,较小波变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6.
利用MAPGIS组件技术,实现了将隧道施工中采集的多源种类数据信息直接生成MAPGIS支持的平硐图形文件,并且能将平硐的图形信息和隧道采集数据进行连接与同时管理的功能。这充分发挥了GIS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优势,合理管理平硐基础空间信息资料,也解决了由手工矢量化和数字化采集等常规方式获取平硐图形信息工作量较大的缺点,以及平硐图形信息(空间数据)与采集的数据信息(属性数据)不能在一般非GIS系统中实现对应连接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新疆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比较特殊,为了更好地了解其颜色的形成,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吸收光谱、穆斯堡尔谱等测试手段对绿色电气石颜色成因进行研究。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每个样品中均含有少量不同过渡元素离子,如Fe2 、Ti4 、Cr3 等,影响着绿色的形成;利用吸收光谱测试方法确定了致色离子的吸收带位置及主要离子的种类、价态,并根据化学成分计算出相应的化学式,利用穆斯堡尔谱确定了铁离子在晶体中的占位。综合运用上述测试方法,确定了绿色电气石的颜色成因。  相似文献   
58.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水分垂直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爱国  马瑞  张晨 《水科学进展》2005,16(1):127-133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中的地下水系统,对维系其浅表水分、热量、盐分均衡以及地表的生态平衡、土壤的资源属性和局部地域气候相对稳定性具有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饱和带水、包气带水(土壤水)、近地表大汽水和植物体内水("四水")之间的垂直循环来实现的.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地下水与地表植被类型间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较少涉及水分运移的机制;而以水分垂直循环的动力学机制为研究对象的SPAC系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则对地下水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存在着尺度转换的困难,更为完整的应该是GSPAC系统(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干旱区内陆盆地地下水生态效应的研究需要开展以下的工作:"四水"垂直循环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研究,尤其是饱水带-包气带界面水、汽、热转化过程的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的研究,它不仅是实现水分垂直循环研究的最终目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中间环节,更是将"四水"垂直循环这一微观水文循环过程与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相结合,实现尺度转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9.
平差系统的模型误差及其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模型误差影响参数估值的一些理论问题,指出了随机模型误差和函数模型误差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为讨论平差系统最优模型的选取,给出了与现有文献将模型误差纳入平差系统的思路不同的一个估计和识别模型误差的理论基础公式,由此导出了相应的实用公式,给出了平差系统模型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60.
基于粗糙集的K--均值聚类算法在遥感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遥感影像的粗糙聚类分割方法。根据遥感影像中特征属性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等价关系。求出K——均值聚类所需要的初始类的个数和均值。然后采用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随机选取聚类的中心点和个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