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3篇
  免费   2441篇
  国内免费   3605篇
测绘学   1458篇
大气科学   1526篇
地球物理   2068篇
地质学   7026篇
海洋学   1670篇
天文学   389篇
综合类   953篇
自然地理   156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626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700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51.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852.
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确定的基础理论至今未建立起来,工程实践中仍依赖专家经验。本文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原理、力学特性论证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桩间土拱的受力、变形,力的传递和土拱破坏瞬间的最大桩间距。并建立了最大桩间距平面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53.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非常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 ,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来王家沟流域不同种类和不同年份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特征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条件下的YIEL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降雨量、气温等气象因素以及地膜覆盖、施肥、梯田等耕作措施两方面分析了该小流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在气象因素 (大气降水 )和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下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变化是影响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54.
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基于粮棉单产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2~ 1998年新疆、山东、安徽及全国的粮棉单产比分别为 3.75、7.2 4、6 .35、和 5 .0 7,新疆比山东和安徽分别低 3.5和 2 .6。回归分析表明 ,粮棉单产比每下降 1,来年棉产上升 7.8%。综合考虑农民人均收入、棉花运输成本及WTO等因素 ,在皮棉产量达到 175× 10 4 t之前 ,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不大可能出现大的逆转  相似文献   
855.
李国振 《干旱区地理》2001,24(2):189-192
根据阜康生态试验站试验小区1999-2000年冬小麦不同灌溉量控制试验,验证了冬小麦水分敏感期为拔节-灌浆期,探讨了该区冬小麦产量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阜康地区冬小麦返青水应采用“小水”灌溉的方式。同时通过对小区冬小麦成熟期灌水过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动态观测分析,提出冬小麦在成熟期对灌溉水分的消耗利用集中在0-30cm土壤层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56.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张芸  朱诚  于世永 《地理科学》2001,21(3):267-271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张家湾东周-汉代古遗址的孢粉学和沉积学等分析结果表明3000年来该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影响,连续的孢粉和粒度记录证实,该区古人类活动初期处于暖湿的气候,东周-汉代时期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温带气候,东周-汉代后,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大宁河洪水泛滥期,导致汉代文化层中断。此后不久,由于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洪灾害频繁,导致汉代之后该区没有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而由于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洪灾害频繁,导致汉代之后该区没有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而由于短暂洪水暴发引起大面积坡面片流,导致坡积物的大量堆积,汉代之后该区频繁的兴涝灾害和山洪灾害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57.
流域水文模型计算域离散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常用的概念性水文模型 ,能够很好地模拟水文时间变化过程 ,但没有考虑水文变量和水文参数的空间变化与空间不均匀性。随着空间数据的获取手段的增多以及空间离散技术的发展 ,考虑水文参数和水文变量空间变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中用到的几种不同计算域离散方法 ,并讨论了河道汇流模型中常用到的有结构网格和无结构离散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计算域离散有辅助作用 ,其有利于无结构离散网格的自动生成和交互修改 ,并可结合遥感技术 ,使水文模型能获取精确的空间分布的水文参数和水文变量。  相似文献   
858.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近10年的沙质荒漠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李宝林  周成虎 《地理学报》2001,56(3):307-315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RS和GIS,根据NOAA/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膜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沙质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59.
天山北坡前山带景观分布特征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前人研究前山带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数据,论述了天山北坡前山带的形成,同时从遥感影像上定量分析了前山带构造带的分布规模和分布特征,阐述了前山带各类各类景观单元对区域气候气候河川径流,绿洲发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60.
质量平衡法——定量恢复新生代青藏高原造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东亚地形,水文分布,季风起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化学组分改变等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质量平衡法的提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质量平衡法的原理,并以Metivier等对西藏高原地区,东亚,印度支那和印度板块地区的研究为例,介绍了质量平衡法的应用,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