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3篇
  免费   2441篇
  国内免费   3605篇
测绘学   1458篇
大气科学   1526篇
地球物理   2068篇
地质学   7026篇
海洋学   1670篇
天文学   389篇
综合类   953篇
自然地理   156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626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700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41.
不同量剂凹凸棒石粘土对镉污染菜地的修复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凹凸棒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吸附性能,向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凹凸棒石粘土,会使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失去活性,并能有效地阻止其向农作物转移,确保农产品安全。本次试验,利用凹凸棒石粘土特有的物化性能,对八卦洲Cd含量超标的土壤进行了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d超标的土壤中施加适量的凹凸棒石粘土矿物,能使芦蒿中的Cd含量降低46%,并且土质及农产品的产量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42.
选取黄土高原区大南沟流域非耕地中灌木林地、摞荒地、荒草地、林地土壤养分数据,利用常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水土流失造成摞荒地中土壤养分最低,需要把摞荒地改为灌木林地或林地;(2)磷含量从生长季开始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3)改变非耕地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占黄土高原一半以上的非耕地区是环境脆弱区之一,非耕地区土壤养分变化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为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和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43.
魏成  陈烈  唐常春 《热带地理》2007,27(2):120-125
从珠三角高密集城中村的形成入手,探讨其与外向型乡村城市化以及相关制度约束的关系,从而揭示了高密集城中村空间现象的形成过程。同时,对近年来珠三角各城市治理与改造高密集城中村的相关模式与对策进行梳理与评价,指出目前珠三角各城市的城中村治理中的挫折与困境(适应性效率不足),客观上反映了国家宏观制度供给结构与先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制度落差,珠三角大都市地区城中村的最终都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中针对目前城中村治理改造的问题与困境,提出珠三角高密集城中村空间治理予以重视的若干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844.
青海湖碳酸盐氧同位素环境记录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承 《盐湖研究》2007,15(1):16-19
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闭流型水体,地处东亚季风和西风的交汇影响区,对区域降水的改变等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其水位变化历史是研究区域季风环境演变极其宝贵和重要的环境档案。青海湖Q14B孔岩芯介壳δ18Oc变化曲线自1991年发表以来,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继续探讨。依据近年来青海湖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最新研究结果和个人对闭流型湖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认识,对介壳δ18Oc变化曲线进行了重新判读并得出以下结论:14.5~10.5 ka B.P.,青海湖区气候已逐渐从干冷向温湿过渡,季风降水逐渐增加;10.8~10.5 ka B.P.,青海湖处于碳酸盐滩湖环境,湖水深度从几米演变到接近干涸;10.5~9.5 kaB.P.,季风降水增加;9.5~8 ka B.P,湖水位从此前的接近干涸演变到此间的2~8 m,δ18Oc值跌落到一个较低的位置;8~3.5ka B.P,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湖水不断蒸发引起重同位素的富集;3.5~0ka B.P,湖水处于同位素稳定阶段。研究结果还显示,δ18Oc值的短期波动与湖泊水位短期变化关系密切且明显,即水位高低分别对应δ18Oc的低值与高值。δ18Oc值的长期变化与湖泊水位长期变化关系不明显,水位较浅时,二者几乎无关联;水位较深时,水位的长期缓慢下降自然会导致δ18Oc逐渐攀升,而水位的长期缓慢上升也可以伴随δ18Oc逐渐攀升。  相似文献   
845.
天气雷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其主要用于监测强对流天气、定量估计降水,是气象部门的重要探测和监测手段之一。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实时回波强度(Z)、径向风速(V)、速度谱宽(W)的回波图像中,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强对流天气的信息,综合使用Z、V、W的图像分析,有利于较准确和及时地监测灾害性天气。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与云南暴雨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与暴雨空间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为0.19,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云南暴雨在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2004年7月5日德宏州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子,探讨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泥石流灾害的临阵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6.
The Bozhong depression of the Bohaiwan basin belongs to a family of extensional basins in East China, bu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basin. The Cenozoic subsidence of the depression is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polycyclic strike-slip movements. Three episodic rif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e. Paleocence-early Eocene, middle-late Eocene and Oligocene age. The depression underwent syn-rift and post-rift stages, but two episodic dextral movement events of the strike-slip faults modify the subsidence of the Bozhong depression since the Oligocene. The early dextral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associated with crustal extension resulted in accelerated subsidence during the time of deposition of the Dongying Formation with a maximum thickness of 4000 m. A late reactivation of dextral movement of the Tan-Lu fault began in late Miocene (about 12 Ma),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tense subsidence of Minghuazhen Formation and Quaternary. In addition, dynamic mantle convection-driven topography also accelerated the post-rift anomalous subsidence since the Miocene (24.6 Ma).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control on rapid subsidence both during the rift and post-rift stages in the Bozhong depression originates from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episodic crustal extension and polycyclic dextral movements of strike-slip faults, and dynamic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847.
用(P)、(S)波速度振幅比求小震机制解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永久  程万正 《中国地震》2007,23(4):366-374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和仿真后的最大位移振幅比资料分别测定了小震震源机制参数,并对两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二者基本一致,说明直接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记录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代替最大位移振幅比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8.
一种基于视觉特征的地形模型数据提取与快速显示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晓安  陈敏  孙茂印 《测绘学报》2002,31(3):266-269
DEM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地形模型,由于其数据量极其巨大,如何实现快速显示是一个难题。针对DEM地形模型,提出基于视点与观察分辨率的数据抽取及基于法矢量的模型简化的快速绘制方法算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压缩量大,绘制速度快,且逼真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49.
一种减少块效应的自适应后处理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基于块变换的图像编码技术尤其在甚低速率视频编码技术中,块斑严重影响图像的主观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度低且效果比较明显的消除块效应的自适应后处理技术。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提高图像的客观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50.
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主要进展。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理论特别是板块构造理论,对于指导盆地构造研究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揭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上地幔结构,地壳结构、基底结构与盖层构造的关系。中国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过程十分复杂,伸展盆地、前陆盆地、走滑盆地、克拉通盆地和叠合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构造样式分析是盆地构造分析的重要方面,直接与寻找油气圈闭有关,可以划分出伸展构造、挤压构造、走滑构造、反转构造和潜山-披覆构造等。断裂和不含油气盆地中的重要构造要素,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叠合盆地多期成盆、多期改造造成的复杂构成图像,是中国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特色之一。展望21世纪 中国油气盆地构造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叠合盆地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分析;盆-山耦合过程的深部-浅部耦全过程分析;盆地三维构造精细描述和盆地模拟技术,盐构造和天然气构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