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7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2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篇 |
大气科学 | 113篇 |
地球物理 | 554篇 |
地质学 | 419篇 |
海洋学 | 155篇 |
天文学 | 80篇 |
综合类 | 26篇 |
自然地理 | 7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37年 | 5篇 |
1935年 | 5篇 |
1934年 | 4篇 |
192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Zhang L Ye X Feng H Jing Y Ouyang T Yu X Liang R Gao C Chen W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7,54(7):974-982
Concentrations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Cu, Pb, Zn, Cd, Cr, Ni and Fe)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nine sites in western Xiamen Bay and its vicinity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urrent metal contamination due to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amen, China. Th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December 2004 and July 2005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examin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sampled in the western Xiamen Bay and adjacent Maluan Bay and Yuandang Lagoon varied from 19 to 97mg kg(-1) for Cu, 45 to 60mg kg(-1) for Pb, 65 to 223mg kg(-1) for Zn, 0.11 to 1.01mg kg(-1) for Cd, 37 to 134mg kg(-1) for Cr, 25 to 65mg kg(-1) for Ni and 3.08 to 4.81% for Fe. Although all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s meets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Criteria for Marine Sediment Quality, both metal enrichment factors (EF) and 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 show that Pb contamination exists in the entire study area and contamination of other metals are also present in some locations depending on the sources, of which sewage outlets and commercial port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contaminants to the area. This study shows that using the sediment quality standard criteria only to assess sediments cannot properly reflect sediment contamination. A multiple approaches should be applied for the sediment quality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72.
During the late summer of 1979, massive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over Eur asia north of 15oN. At 300 hPa, zonal mean temperature averaged over Eurasia along 20o-25oN de-creased sharply around 23 August. An abrupt decrease in 300 hPa zonal mean temperature also occurred over extensive mid-latitude zones (40o-55oN) around 18 August, i. e., about 5 days prior to the monsoon withdrawal over South Asia.The intensity and location of N-S oriented, vertical overturning underwent significant changes over Eurasia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ummer to fall. Near 20o-25oN, zonal mean updrafts weaken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18-27 August). Around 45oN, zonal mean downdrafts and the asso-ciated cooling (radiative) rate increased considerably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Near 15oN, 300 hPa zonal mean temperature fluctuated nearly periodically with an approximate 40-day period. These fluctuations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small imbalance between 40-day filtered adiabatic cooling (heating) and diabatic heating (cooling). 相似文献
73.
To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p-nitrophenol (PNP)-lowering bacteria in intestine of Japanese coastal fish, the gastro-intestinal contents were incubated in Brain Heart Infusion (BHI) broth and minimal medium (MM) broths containing 1 mmol/L PNP at 30 °C for 7 days. Among 26 samples of 19 fish species, 17 samples showed a decrease in PNP of 0.5-0.8 mmol/L in BHI broth, but no decrease was shown in MM broth. Eighteen PNP-lowering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four fishes. All of th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Three L. lactis strains JS1-3 isolated from Japanese seabass Lateolabrax japonicus showed the highest PNP-lowering activity (0.44 mmol/L). Optimum temperature and pH for the growth and PNP decreasing corresponded with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arine fishes have PNP decreasing bacteria in their intestine. These bacteria might protect host fish from toxicities of PNP and PNP related compounds. 相似文献
74.
位于中非东部的Kibaran带被解释为大约在1400~950Ma期间发育的碰撞带。碰撞带演化不同阶段的岩浆特征解释如下: 1.大陆裂谷作用阶段(>1400Ma),在东部扎伊尔下Kibaran单元,角闪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质的和碱性同源的麻粒岩互层为特征(Shaba,未公布资料;Kivu,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75.
四、主要业务活动在第2.1节中我已谈到了气象局观测资料的收集、全球通信、制作全球范围预报的计算机模式等方面的主要业务活动。在这一部分我将谈谈这些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1.观测和仪器设备不仅全球模式需要全球资料,而且有限区域预报模式的边界条件的建立也需要(如英国区域内)。因此,全球资料的收集和交换系统对于任何预报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有必 相似文献
76.
最近5-6年主要由于高质数字地震资料而使得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有了很大的进展。应用地球体波、面波及自由振荡的各种研究阐明了不同深度上的三维构造。然而,任何构造研究都受到对用于探测构造的波长分辨力问题的限制。在这方面,比如由体波得到的模式代表着由面波或自由振荡获得的那些不同尺度的平均值,它应包括了更详细的结果。不过我们经常发现对于各种结果的解释就象它们给出的是对三维地球中地震速度进行的点估计。本文中我们回顾每种类型资料是如何提供给我们有关地球构造的信息以及如何依据其分辨力与误差进行解释。三维构造研究中出现的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即为与地表地质相对应的近地表速度的变 相似文献
77.
钙碱性安山岩的主要发育地区是壳层厚度超过30Km的已演变形成的岛弧地区和大陆边缘区。在这两种情况下,安山岩既可能形成于含水的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也可能来自于板下的含水镁铁质岩桨的分离结晶作用,直接的或间接的与沉降的大洋地壳及上覆于贝尼奥夫带的地幔楔的熔融作用相联系。然而不同于许多安山岩的是安山岩罕见以高压斑晶或包体的形式出现的深层位的历史证据,而可能受到浅层位作用的巨大影响。高压试验工作能够多方面的勾画出可能的源岩成分,以及深地壳和上地幔对岩浆母体形成钙碱性安山岩起作用的分离结晶作用。对于镁铁质源岩成分来说,结果是指向于两个主要模式:(1)8~12Kb下的角闪石模式;(2)超过25Kb的榴辉岩模式,以及12~25Kb范围内过渡的石榴石——角闪石模式。因此在8—12Kb压力下角闪石是含水镁铁质成分的物质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晶相或残余相。所获得的液体具有钙碱性安山岩及相关岩石的主要元素特征。同样在超过25Kb时对干条件石英榴辉岩40~50%的熔融可能获得安山岩质液体,当水存在时较低程度的熔融可以产生英安岩及流纹岩的熔体,但是在干条件下较低程度的熔融形成粗面岩液体而不是安山质液体。痕量元素型式特别是REE可能带有这些模式的印记,但是较浅层位的结晶作用及其残余物对富集痕量元素的副矿物相(榍石、磷灰石等)来说,能够明显的改变痕量元素的浓度。控制钙碱性安山岩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是(1)经过含水的消减大洋地壳的脱水和熔融反应向地幔及深地壳中输送水,(2)在已演变成的岛弧及大陆边缘区存在着的增厚了的地壳,形成一个致密的相当于大约8~12Kb压力,促进了此层位的上涌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78.
<正> 引言碳氟磷灰石(海相磷灰石)包括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海相沉积磷酸盐矿床中,这些矿物是在正常海水补充了磷酸盐的情况下合成的。Martens和Harress(1970)经过实验证明,海水中的镁限制了磷灰石的沉淀。Natlan、Lucas和Atlas(1976)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Martens和Harriss发现海水中非均质磷酸盐沉淀在前8个月并无结晶作用发生;无独有 相似文献
79.
Klerksdorp会矿田(南非)的上维特瓦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与Venters-dorp系的元古代含金铀沉积层中金的形态是用电子显微扫描方法研究的。金的形态可分为三类型:(1)碎屑金;(2)重结晶金;(3)与碳质物伴生的金。不同地层部位金中的银含量(以成色表示)是通过附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能量色散x射线显微分析器测定的。 碎屑金最初是在离源区搬运了不到30公里沉积下来的,这是通过将维特瓦特斯兰德系中的金与近代冲积砂矿床进行比较而查明的。第二种类型的金由碎屑金小规模地重结晶生成。原始的Lichenlike植物簇部分地圈闭碎屑金于它们的纤维中,因此,金就加入其植物构造中,而形成第三种类型的金。 三种类型金的成色是相等的。银的无选择性重分配发生于碎屑金形成第二和第三种类型金的期间。金中的银含量随地层而变化。根据金的成色,在克菜克斯道普金矿田的主要矿化层,即Vaal矿脉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相。 在维特瓦特斯兰德时期由于缺氧和还原环境,在河流搬运金的过程中没有银的溶滤。维持瓦特斯兰德金成色的变化可以归结为原生金矿床中银含量变化所造成的,这些原生金矿床很可能是位于维特瓦特斯兰德盆地周围的太古代绿岩——花岗岩区。 在Klerksdorp金矿田具重要经济价值的地层单元中发现,金中的银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0.
已经被用来(而且目前仍在继续使用)标定澳大利亚东南部的Lachlan褶皱带(LFB)中S-型花岗岩的一些标准在本文中又做了评述,而且与北美西南部的各种过铝花岗岩进行了比较。根据一些不充分的资料,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已被归类为S-型花岗岩。实际上在LFB中所有的体积巨大的S-型花岗岩是近地表的岩基花岗岩,它们通常与S-型火山岩组合在一起,而不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相伴生。这些花岗岩强烈地过铝,堇青石的存在则为一证据。含有原生白云母的花岗岩是很少见的。由于在沉积源岩的形成过程中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所有这类花岗岩是低Na、Ca和Sr的。北美西南部不同时代的过铝花岗岩则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花岗岩很少含有堇青石(在LFB中,为S-型花岗岩的一个标志矿物),但是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具有进一步演化的特点,以致结晶出富含Fe—Mn的石榴石。这些花岗岩主要是二云母花岗岩,与LFB中大多数过铝花岗岩相比,其结晶作用发生在水(?)度较高及深度更深的环境下。含堇青石的火山岩(S-型)至今未见报导。北美西南的过铝花岗岩总体上来讲是高Na的。这些岩石的某些具有奥长花岗岩的亲缘性,其母岩浆似乎很象是从遭受过改造的玄武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产生的。局部出现的某些过铝花岗岩(边缘至准铝型)可能是由于高层位的I-型花岗岩混染所造成的。这些岩石不是S-型花岗岩。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北美西南部过铝花岗岩是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