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potential suppression of copepods on appendicularians was found in field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appendicularians and planktonic copepods were studied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correlations during summer on the northwest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Based on the topography and water mass of the surveyed region, i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ub-regions: Region I (inshore waters of the east Leizhou Peninsula) with low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high chlorophyll a (Chl a) concentration, Region II (inshore waters of the east and southeast Hainan Island) with low temperature, high salinity and moderate Chl a concentration and Region III (offshore waters from the Leizhou Peninsula to Hainan Island) with high temperature, high salinity and low Chl a concentration.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appendicularians and copepods increased from the inshore to offshore waters, and high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Region III. The distribution of appendicularian and copepod abundance decreased generally from the inshore to offshore waters, with the highest values at Region I.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ppendicularians and copepod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elagic copepods on appendicularians was not found based on in situ data in the northwest continental shelf of SCS.  相似文献   
82.
报道关于地球内部极端条件下的流体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使用金刚石压砧结合各种谱学方法及同步辐射光源技术,在高温超高压条件下原位直接测量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已经获得分子-原子尺度信息新的实验数据。本项工作使用金刚石压砧对高压(10GPa)和高温高压(800℃,3GPa)条件下的NaCl-H2O进行红外谱原位直测,研究了高压和高温高压下水分子结构,发现水分子的O—H振动特征峰频率随温度向高波数变化,而且,在临界态区域时水分子间的氢键网格被破坏。实验说明:地球内部流体性质由深到浅不断变化,如水的密度、介电常数等物理参数随温度压力而改变,在临界态出现突变。这些变化可以用高压高温的物质的各种谱学特征来表征。水的性质与它的分子结构、分子振动有关。在跨越临界区时水的性质异常涨落是由水分子结构异常变化、分子振动形式变化和氢键网格破坏所导致的。从分子尺度认识地球内部流体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和高压原位实验观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有助于认识深部过程。  相似文献   
83.
本文引用典型相关分析技术分析了山西夏季降水与若干个因子场的相关关系,指出了影响山西夏季降水的主要因子是副高的活动,在实际预报工作中应该挑选不同时次不同要素的因子场,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式其预报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4.
陈引锋  韩淑敏  赵慧 《地下水》2004,26(4):269-271
通过对栾城县近年来有关地下水资料的分析,对本区地下水均衡做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从而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栾城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研究目的】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展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从矿床成因角度,华北地区金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绿岩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砂金型和风化壳型等6大类;从矿产预测角度,可划分为44个矿产预测类型,其中与岩浆岩、火山岩、绿岩建造有关金矿类型最为重要。根据金矿演化规律,将华北地区金成矿划分为五台—吕梁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5个主成矿期,其中燕山期为金矿爆发期。金矿主要产出于华北克拉通边缘、裂谷带及造山带内,形成于大陆裂谷、岛弧(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结论】本文在华北地区划分出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并提出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及矿集区深部金矿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创新点: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划分了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schemes and the microphysics schemes on the numerical forecasting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ree PBL schemes (YSU, MYJ and MYNN2) and four microphysics schemes (Ferrier, Goddard, WSM6 and Lin),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five landed T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2012.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YSU and Ferrier schemes performs the best for the TC track forecasting, although it does not perform the best for the forecast of precipitation.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track forecast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YSU and Ferrier schemes mainly attributes to a more accurate steering flow as well as TC wind structure produced by this combin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to the operational numerical forecasting of TC track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87.
哈不欺汉沙拉矿区位于西天山中带,区内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文章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对新疆哈不欺汉沙拉铜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结果,指出在该区进一步找矿的优选方向。  相似文献   
88.
生物滞留系统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氮素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书敏  何强  徐强  宋力 《水科学进展》2015,26(1):140-150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生物滞留系统脱除降雨径流氮素的研究现状,从生物滞留系统脱氮效能、脱氮影响因素和脱氮机制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提出了生物滞留系统脱氮的研究建议:加强生物滞留系统内氮素迁移转化驱动机制研究;推动生物滞留系统"宏观生境-运行效能-微生态系统"耦合响应体系研究;开展生物滞留系统功能植物关键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与深层致密岩石相比,相对疏松的近地表地层严重吸收了地震波的高频成分,降低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高频成分的信噪比。本文利用井中雷管激发、地面检波器接收的微测井直达波资料,通过分析近地表地层不同传播距离的地震直达波频谱信息差异,采用维纳滤波方法,进行近地表吸收补偿反滤波器的求取,将不同微测井测量点对应的近地表吸收补偿反滤波器应用于相应的叠前共检波点道集地震数据,完成了叠前地震数据的空变吸收衰减补偿,克服了叠后地震数据无法实现空变补偿的难题。叠前三维地震近地表吸收补偿后的数据,较补偿前地震数据的优势信噪比频带宽度明显拓宽,低频成分基本保持,反射信息量有较大程度增加,而且与合成记录吻合更好,能更好的满足地质解释的需要,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90.
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书敏  路伯祥 《四川测绘》1999,22(3):128-131
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供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