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919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682篇
地球物理   882篇
地质学   1419篇
海洋学   430篇
天文学   258篇
综合类   225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北荒漠区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首次报道了我国沙区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结构的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沙冬青、四合木、半日花等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且大多具有复杂精细的表面纹饰。  相似文献   
992.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中国中、新生代大多数湖盆湖相碳酸盐岩以灰岩沉积为主,但部分湖盆像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则主要沉积白云岩,其累计厚度达 90 0余米,而白云岩层系的厚度 (包括白云质、灰质泥岩,白云质粉、细砂岩等夹层 )可达 2 2 0 0m,并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形成小而肥的南阳油田。本文着重探讨如此巨厚的白云岩形成的古气候、古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古环境条件。在目前湖相碳酸盐岩研究仍处于湖泊沉积学研究的极薄弱领域,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更是涉及较少的情况下,愿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盆地的古地形及构造坡折带的形态和类型决定其沉积充填的特征和储集层砂体的分布。根据对蒙 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南部地区南贝尔凹陷和塔南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貌结构特征分析,将南贝尔凹陷和塔 南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控制着4种类型沉积相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 控制近岸水下扇相及前方的远岸湖底扇相的形成和分布;断阶型坡折带控制扇三角洲相和近岸水下扇相的形成 和分布;缓坡型坡折带控制扇三角洲相的形成和分布。在基准面下降阶段,盆内坡折带控制着远岸湖底扇的形 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994.
五龙金矿脉岩对金矿体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五龙金矿矿体与各类脉岩的同源性入手,结合矿区成矿构造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系统阐述了脉岩与金矿体的相互制约关系及成生机理,总结了各类脉岩对金矿体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995.
晚中生代时期华北东北部发育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和阜新生物群陆地生物群。它们的快速演变过程和华北克拉通上同时期发育的岩石圈减薄、大面积强烈岩浆活动、变质核杂岩及伴随的伸展盆地等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并行发生,表现着地壳表层系统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响应。生物群的繁盛与灭绝与地球表层大规模岩浆-火山活动(髫髻山组—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义县组)发育时代高度协同一致。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或改造着地球表层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生物群只得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和生态背景的改变。火山-岩浆活动改变着地质-生态环境,生物群都紧密联系多期次火山-岩浆活动,化石也都被埋葬在沉积-火山碎屑岩中。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大地质事件发生响应于全球变化和统一地球表层系统。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特殊陆相环境沉积建造、特殊环境沉积物等记录了响应的古地理、古环境变化与响应。陆地生物群分布、演化、更替与精确定年,脊椎-无脊椎生物(化石)埋葬特征,生物演化速率、消长关系和生物群(组合)更替的形式和性质,以及脊椎动物骨骼、牙齿的常量、微量元素、H-B-C-N-O-S和C-O-Sr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和古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6.
A novel preconcentr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 isotope ratios by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 in geological sample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eparation of Mo by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using N‐benzoyl‐N‐phenylhydroxylamine (BPHA) supported on a microporous acrylic ester polymeric resin (Amberlite CG‐71). By optimising the procedure, Mo could be simply and effectively separated from virtually all matrix elements with a single pass through a small volume of BPHA resin (0.5 ml). This technique for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Mo is characterised by high selectivity, column efficiency and recovery (~ 100%), and low total procedural blank (~ 0.18 ng). A 100Mo‐97Mo double spike was mixed with samples before digestion and column separation, which enabled natural mass‐dependent isotopic fractionation to be determined with a 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 of  < 0.09‰ (δ98/95Mo, 2s) by MC‐ICP‐MS. The mean δ98/95MoSRM 3134 (NIST SRM 3134 Mo reference material; Lot No. 891307) composition of the IAPSO seawater reference material measured in this study was 2.00 ± 0.03‰ (2s, n = 3),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values. The described procedure facilitated efficient and rapid Mo isotopic determination in various types of ge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997.
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在春夏之交筏运到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见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经研究这些矛盾现象,反映泉头组时期盆地外围地形高差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现象,这是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冰筏沉积的发现对松辽盆地古气候古地理的恢复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王玉明  丘第荣 《矿物学报》1989,9(3):245-252
本文是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研究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成分的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的粉晶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各衍射峰的2θ值或d值及晶胞参数均与其成分x[Fe/F(e+M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文中给出的一系列相关方程都可以用于黑钨矿成分的测定。在应用中,△(2θ_(111)-2θ_(111))与x以及△(2θ_(110)-2θ_(011))与x的相关方程尤为理想,因为它们免除了实验中系统误差的影响。但前一个相关方程仅在x<0.60的情况下适用。  相似文献   
999.
近四十年来山东南四湖环境演化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根据^137Cs放射性同位素比率获得了南四湖上级湖沉积岩芯(0~20cm)分辨率达1.4年过去约43年的连续沉积序列(1957~2000年)。利用ICP-AEs和HG-AFS获得了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根据聚类分析和沉积原理与人类活动进程的对比,认为Cu、V、K、Ni、Be、Cr、Ti、Ba、Mg、Al、Fe、zn、Na、Co、Ca和Sr等元素的含量变化主要受流域侵蚀物质的变化控制;Hg、Pb、As和Mn则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受流域侵蚀物质来源控制的元素含量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7~1962年为上升阶段,1962~2000年为下降阶段,这与区域气候向干旱化方向渐变和历史记载资料一致。人为污染来源的元素如Hg、Pb和Mn在1982年后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这与该地区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且华东地区为最重要的煤田能源基地、城市扩展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而As含量在1974~1982年间增加明显,这与该流域内当时农业上大量使用含As农药,残留物随农业退水进入湖泊水体有关;尔后含As农药使用量减少,沉积物中的As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Sediment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palynological data from Wulungu Lake in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are used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changes since 9550 cal yr BP. High abundance of Sparganium and Poaceae, low Md (median diameter) and δ13Corganic values indicate aridity between 9550 and 6730 cal yr BP. High Md and δ13Corganic valu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desert-steppe and steppe vegetation between 4200 and 560 cal yr BP, indicate that effective moisture increased after 6730 cal yr BP, peaking at 4200 and 560 cal yr BP. Low Md values, a negative excursion of δ13Corg,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steppe to desert vegetation since 560 cal yr BP reflect a decrease in effective moisture during the latest Holocene. Late Holocene human activities were indicated by sharp increase in the abundance of Pediastrum then. Variations in carbonate contents indicate that temperature was generally high between 9550 and 7740 cal yr BP, low between 7740 and 6730 cal yr BP, intermediate between 6730 and 560 cal yr BP, and low during the last 560 yr. Regional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the Asian monsoon did not extend to Wulungu Lake and westerlies were the main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moisture availability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