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1篇
  免费   3948篇
  国内免费   5278篇
测绘学   2131篇
大气科学   3121篇
地球物理   4269篇
地质学   10556篇
海洋学   2446篇
天文学   511篇
综合类   1973篇
自然地理   244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1010篇
  2021年   1195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1098篇
  2018年   1229篇
  2017年   1069篇
  2016年   1175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1312篇
  2013年   1385篇
  2012年   1465篇
  2011年   1457篇
  2010年   1413篇
  2009年   1286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在调查技术手段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对比,发现影像套合会使调查结果产生严重的误差。结合这几年从事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经验,提出了差分校正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影像套合所带来的误差,还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992.
以衡阳市四等GPS控制测量为数据来源,通过比较点位水准高程与GPS拟合高程的差值变化规律,分析水准高程拟合点的分布对GPS网点的高程精度影响,同时,验证GPS拟合高程的可靠性.根据互差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为水准路线的布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橡胶树精准施肥的特点,采用RDBMS+ArcSDE的空间管理模式,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进行构建,实现了胶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为橡胶树精准施肥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胶园可视化、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多源数据(资料)的地理空间信息半自动提取及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举了各种多源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介绍了多源数据(资料)所需进行的预处理及其在地理空间信息提取及更新中的具体应用。针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料)探讨了可采用的半自动提取及更新技术,以此提高地理空间信息提取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区域和矿区地质资料 ,结合岩溶陷落柱的形成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得出了否定的认识 ,对正确认识永夏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有效地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 ,正确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旅游目的地意象在旅游者决策与目的地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领域。海洋旅游目的地意象的研究对于提高目的地竞争力与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夏威夷为例,基于国内旅游者发布在网络上的游记,利用扎根理论与文本分析法对夏威夷的认知意象、情感意象与总体意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洋自然吸引物”、“海洋人文吸引物”、“海洋旅游活动”、“目的地软环境”、“旅游服务”、“公共场所与服务”是构成海洋旅游目的地认知意象的六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游记中的情感语句并结合“情感环状模型”发现夏威夷的情感意象以正面情感为主;从语义网络与重游意愿来看,夏威夷的总体意象较为积极,并未出现明显的负面感知要素。研究旨在为国内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川中紫色土丘陵区频发的季节性干旱严重制约区域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地下水是丘陵区农村居民饮用和灌溉的主要水源,但迄今该区域地下水补给循环过程的相关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选取盐亭大兴小流域(480 hm 2)为典型小流域进行综合水文观测与取样,比较了小流域内浅层地下水(2口泉水、14口井水)在不同覆被条件下雨季和旱季的水化学特征(包括D、 18 O)及水岩作用过程,并通过氯离子平衡法和二元混合模型法对比分析区域降水补给地下水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 3 ·SO 4-Ca,主要控制因素为岩石风化水解;(2)由地下水同位素峰值响应特征可知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对雨季降水补给响应时间约为50~ 85 d;雨季浅层地下水交换作用比旱季强烈;(3)氯离子平衡法受人为干扰较大,计算结果可能偏小,二元混合模型法未包含更多水源,计算结果可能偏大;(4)优化估算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全年接受降水补给率在12%~38%间变化,雨季单次降水补给地下水比例在4.3%~58.0%间变化。本研究通过揭示丘陵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初步估算了浅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比例,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估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黑河上游山地土壤容重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容重不仅可用作计算土壤持水力和导水性,也是估算土壤养分和碳储量的重要变量。野外测定土壤容重一般费时费力,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因此山地土壤容重在国内外大多数清查数据库中缺失。本文以黑河上游山地为例,基于野外调查的124个土壤剖面,研究了山地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河上游山地0~10 cm和0~60 cm土壤容重分别为0.91±0.02 g·cm^-3 和1.04±0.01 g·cm^-3;不同植被类型下,高山寒漠容重最大,山地森林最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呈幂函数递增;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容重呈指数递减。区域上,黑河上游从西北到东南,容重呈递减趋势,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容重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一般线性模型(GLM)表明,与土壤容重相关的环境因子中,海拔是影响土壤表层容重的第一主成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第二主成分,黏粒含量和大于2.0 mm砾石含量分别为第三、四主成分。第一、二、三、四主成分分别解释土壤容重空间变异的24.00%、29.40%、0.01%、6.20%。  相似文献   
999.
Liu  Qionghuan  Zhang  Yili  Liu  Linshan  Li  Lanhui  Qi  Wei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11):1841-1858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local accuracy of land cover (LC) datasets for the Qiangtang Plateau, High Asia, incorporating 923 field sampling points and seven LC compil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 Data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GBPDIS), Global Land cover mapping at 30 m resolution (GlobeLand30), MODIS Land Cover Type product (MCD12Q1),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Land Cover (CCI-LC), Global Land Cover 2000 (GLC2000),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MD), and GlobCover 2009 (Glob-Cover). We initially compared resultan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both area 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analyzed inherent relationships with data sources. We then applied a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approach to predict local accuracy vari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at distinct differences, even inverse time series trends, in LC data between CCI-LC and MCD12Q1 were present between 2001 and 2015, with the exception of category areal discordance between the seven datasets. We also show a series of evident discrepancies amongst the LC datasets sampled here in terms of spatial patterns, that is, high spatial congruence is mainly seen in the homogeneous southeastern region of the study area while a low degree of spatial congruence is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heterogeneous north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The overall combined spatial accuracy of the seven LC datasets considered here is less than 70%, and the GlobeLand30 and CCI-LC datasets exhibit higher local accuracy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yielding maximum overall accuracy (OA) values of 77.39% and 61.43%, respectively. Finally, 5.63% of this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both high assessment and accuracy (HH) values, mainly located in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of the Qiangtang Plateau, while most low accuracy regions are found in northern, north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相似文献   
1000.
Sun  Wei  Li  Qihang  Li  B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12):1965-1980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improved, persistent debate has existed as to the question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