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382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东昆仑其木来克一带的花岗质岩体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74.6±1.2Ma,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年龄271.2±0.6Ma,认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钙碱性、弱过铝质(A/CNK=0.99~1.1)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图表现为左陡右缓,具弱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亏损,结合构造环境认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属于I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古特提斯洋于晚二叠世开始向塔里木板块俯冲,与此同时洋中脊还在持续扩张,表明此时的特提斯洋已处于消亡期。  相似文献   
142.
认识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的色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理解其与现代气候因子之间的联系,对于高原地区黄土-古环境重建和揭示第四纪环境变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色度的详细分析,对比现代气候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部表层土壤色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① 高原东部表土色度参数空间变化特征差异显著,表现为随纬度升高,土壤亮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红度和黄度则逐步减小;随经度的升高,黄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红度值逐步减小;红度和黄度整体随着海拔上升而呈先减小后升高的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和差异是表土色度对高原东部复杂地理环境和水热条件变化响应的结果。② 在高原的干旱-半湿润区,土壤亮度对降水的响应敏感;红度和黄度对大尺度的温度变化响应较敏感,而较冷的环境下,红度对温度响应复杂,但与降水存在一定的联系。红度/黄度比值主要指示了气候控制下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变化和竞争,对干旱-半湿润区域的降水变化响应较为敏感。青藏高原东部现代表土色度与气候密切相关,其空间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现代气候因子的空间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部分色度指标与气候关系复杂,在重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古环境变化历史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143.
The Aiketik Group, distributed at the western end of the South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is an important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involved in the South Tianshan orogen.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adjacent rocks by faults. Generally, the geologists ascribed it to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according to Pseudostaffella sp., Profusulinella sp. and Fusulinella sp. found from the limestone and sandy limestone of Aiketik. Our radiolarian fossi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her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Haladaok section located at the upper Tuoshihan River. The fossils mainly include Albaillella undulata Deflandre, 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 Albaillella sp. aff. A. paradoxa Deflandre, Albaillella sp. cf. A. deflandrei Gourmelon, Albaillella sp., Albaillella excelsa Ishiga, Kito and Imoto (?), Belowea variabilis (Ormiston et Lane), Callella cf. C. parvispinosa Won, Entactinia cf. E. tortispina Ormiston et Lane, Entactinia aff. E. tortispina Ormiston et Lane, Entactinia variospina Won, Entactinia sp., Eostylodicty  相似文献   
144.
核地球物理X辐射取样中克服基体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胜利  章晔 《现代地质》1999,13(1):117-117
克服基体效应的影响是X辐射取样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应用谱线分解技术,对样品的复合谱线进行分解,求得各元素的净X射线荧光计数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特散比法与吸收元素校正法联合应用”的数理方程,进行基体效应的校正。应用此技术对人工配制的样品和两个铜矿区实际样品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45.
研究尼日尔三角洲东部深水区块发现,整个盆地从陆向洋具有3个大的构造分区:伸展拉张区、过渡区和挤压逆冲区。伸展区以大型同沉积断层伴生大量滚动背斜构造为特征,过渡区发育大量泥底辟构造,挤压区以复杂的逆冲叠瓦构造为主。通过分析形成机理,揭示东部深水转换带上M研究区构造特征,按构造的演化特征将该区构造分为泥底辟型、冲断-泥底辟混合型、逆冲型3种类型,提出研究区内的圈闭主要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为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勘探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6.
In the 1990s, some median-large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everal lead-zinc metalloge-netic belts (e.g. the Qinling lead-zinc metallogenetic belt, Shanxi Province and Gansu Province and the Qingchengzi lead-zinc ore field,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Gold deposits and lead-zinc deposits spatially co-exist in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lead-zinc orebodies are commonly located below gold ore bodies. The host rocks of lead-zinc ore-bodies are conformably overlain by those of gold ore bodies. The age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s obviously younger than that of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Preliminary geochemical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took place in a marin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which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 fluid/rock ratio, a high salinity and a high halide activity; meanwhile, most of gold was transported into th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plume and primarily enriched in sediments. During later (magmatism-) metamorphism-tectonism, gol  相似文献   
147.
王克勤  李明凯 《矿物学报》1993,13(4):354-361
本文对丹凤西峡地区不同蓝晶石族矿床石榴子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矿物学研究。从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床成因类型,主变质相的相关关系,总结出了石榴子石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8.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在滇西苍山西麓漾濞地区发生MS6.4(MW6.1)强震,相关地震活动表现为一个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序列.本研究分别就该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M1.0以上地震的双差定位、主要地震的矩张量反演和破裂传播方向、应力场反演及断层滑动趋势以及潮汐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矩心深...  相似文献   
149.
赵大军  郭威  于萍  计胜利 《世界地质》2003,22(3):309-312
导/定向钻进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对环境无害的地下管线铺设技术。通过综合经济比较分析,说明了导/定向钻进技术在管径大、埋深大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明显经济优势。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技术水平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在该技术发展规模、工程应用领域、新型高技术含量、钻机的工作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认为我国应在钻机的机电液一体化、施工过程自动化控制、配套泵组及泥浆系统、钻进规划软件开发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0.
先验随机模型本身的误差会给参数估计带来随机性影响,水下定位等权随机模型简单却不符合实际。基于这一事实,在水下声纳定位模型和随机模型基础上,讨论了随机模型不完善对参数估计的影响。考虑了影响定位主要误差源与高度角之间的关系,结合统计经验提出了基于声线高度角相关的水下定位随机模型。试验表明,优化后的高度角相关随机模型在定位精度上较等权随机模型有所提高。因此,在水下定位中,应减少低高度角观测值的权重,利用提出的随机模型可以减小高度角观测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