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5篇
  免费   1063篇
  国内免费   1559篇
测绘学   587篇
大气科学   926篇
地球物理   1349篇
地质学   3270篇
海洋学   949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583篇
自然地理   58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析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水文地质条件,对浸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地球化学模式证明传统的酸法和碱法浸铀试验不适合十红滩铀矿床,并对浸铀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2.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代厘定,获得方铅矿以及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组合Rb-Sr等时线年龄为(32.8±1.5)Ma,方解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3.32±0.43)Ma。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采用Rb-Sr法和Sm-Nd法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而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并对矿床的成矿背景具有一定的指示性。通过成矿年龄的探讨,认为东矿带铅锌为主的矿化期主要产生于青藏高原东缘晚碰撞阶段(40~26)Ma,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和赋矿地层,控制了Pb-Zn矿床的形成和发育。该期Pb-Zn矿床与兰坪盆地金顶和西矿带Pb-Zn矿床、囊谦盆地Pb-Zn矿床和沱沱河盆地Pb-Zn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3.
微藻矿化去除Pb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藻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通过生物积累、生物矿化等生理功能与环境中的重金属相互作用、对重金属地球生 物化学循环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探讨藻类生物矿化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现象,文中研究了淡水微藻FZUL-321对Pb2+的去除 及矿化。结果表明:微藻FZUL-321对Pb2+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且是一个快速去除的过程。随着Pb2+浓度增大,该微藻对Pb2+ 的去除效果也增大。在弱酸性条件下(pH5.0),其去除Pb2+的效果较好。如在Pb2+初始浓度为100mg/L,pH5.0,去除时间 为40min,此时Pb2+的去除量为423.2×10-3干重。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细胞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微藻FZUL-321与 Pb2+作用后,细胞形貌和尺寸变化较大,如细胞褶皱并塌陷,细胞表面变得粗糙等。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藻 细胞表面的羧基、氨基和磷酸基团等官能团参与前期Pb2+的吸附沉淀。最终,通过一系列生化作用,微藻FZUL-321将离子 态的Pb2+矿化,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矿化产物为Pb5(PO4)3OH。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2015年5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发生跃动,造成草场和部分房屋被冰体淹没,本文针对这一冰川跃动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15年间ASTER立体像对数据监测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并利用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的LandsatOLI数据监测了冰川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监测发现,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2015年4月13号开始活动强烈,表面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2015年5月8-15日期间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达到最高水平,其最大运动速度在西支中部达到了(20.40±0.42)m·d-1,冰川跃动达到顶峰.冰川跃动"积蓄区"位于西支冰川平衡线以下区域,跃动向下游接收区输送冰体体积约为2.4×108m3,大量冰体堆积在东西支汇合口地段(海拔3100~3500m),造成了该处冰面隆起,其中最大隆起高度为(130.58±0.70)m.本文获得了西支冰川由静止期、跃动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冰面高程和表面运动速度变化,为本地区冰川跃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四川盐边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角闪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保民  沈上越 《矿物学报》1989,9(4):364-371
本文采用光学法、探针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杂岩体中角闪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了各期岩体中角闪石的特征。从早期到晚期,角闪石光性呈递变关系,2V由(-)76.7→(+)84.2;化学成分呈规律性变化,Si、Fe含量减少,Al、Mg、Na含量增加,矿物种属明显地呈浅闪石质角闪石→含铁韭闪石→韭闪石的变化规律,因而首次在该区确定了含铁韭闪石、韭闪石矿物的存在;红外光谱随T类阳离子Al~(Ⅳ)/Si值,C类阳离子Fe/Mg值呈规律性变化;晶胞参数也显示规律性变化,a由9.838—9.866A,b由18.047—17.980A,c由5.308—5.295A,V由910.73—906.55A~3。清楚地反映了该区角闪石各期演化上的“血缘”关系和差异。同时,探讨了各期角闪石的结晶温度(770—1114℃);成因类型为基性及超基性岩浆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超基性岩具有地幔交代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对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系标准钻孔(钻孔编号:N06S6)系统的岩性描述、沉积相分析、采样测龄和孢粉分析,初步提出了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纪晚期地层的划分方案,建立了秦淮河流域晚第四系河流相地层单位--汉府组,并依据N06S6钻孔显示的岩性及其沉积相差异,将汉府组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3个岩性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孢粉的研究结果,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变化恢复为5个阶段,并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形、地貌大体相似,总体面貌变化不大,反映这一时期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弱。  相似文献   
107.
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1钻孔高精度相对温度梯度测量确定汶川地震断层为例,探讨了地震断裂带断层摩擦残余热温度测量方法。利用WFSD-1钻孔相对温度梯度温度测量取得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400~500 m、580~610 m及620~750 m三个测量段内存在温度正异常。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定400~500 m、620~750 m段温度异常可能由地层热导率差异引起,并非断层摩擦残余热异常,判定位于不透水断层泥中温度异常深度580~610 m范围为断层主滑移带位置。   相似文献   
108.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冰内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on Radar,GPR)调查冰川冰内结构和冰层厚度是一种监测冰川变化常用手段.应用麦克斯维(Maxwell)方程的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通过将模拟图像与老虎沟12号冰川的实测图像的对比,分析了雷达剖面中的几种反射特征,如冰裂隙、融洞、暖冰等.对比结果表明,GP...  相似文献   
109.
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这里冰川末端在近百年来总的进退变化趋势是退缩,但在本世纪初至20~30年代和70~80年代间多数冰川曾出现过稳定甚至前进。对比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冰川变化虽然滞后于温度变化,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多数冰川对温度变化滞后时间在10~20年间。根据80年代以来平均物质净平衡值,大致将青藏高原划分为:内部为平衡或正平衡区;向外为负平衡区;边缘为强负平衡区。以冰川对气候响应滞后关系预测,在今后10~20年间,青藏高原边缘冰川末端仍继续处于后退,而高原内部冰川末端位置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0.
珍珠陶石的夹层化合物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忠悦  叶瑛 《矿物学报》1996,16(1):89-91
应用联氨、使珍珠陶石形成其夹层物,然后再用水洗获是水合珍珠陶石,这种水合珍珠陶石具有十分特征的0.835nmX射线衍射峰,而高岭石族的其它矿物却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明显的特征,可以容易地区分出混合在高岭石中的少量珍珠陶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