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7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777篇
地球物理   1481篇
地质学   2178篇
海洋学   553篇
天文学   272篇
综合类   365篇
自然地理   43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8篇
  197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东海沉积物中轻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及长江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矿物进行了研究。调查区范围为121°-129°E,32°-26°30′N。长江采样区段为芜湖——长江口。共分析了124个样品,其中长江样品11个,东海大陆架样品100个,冲绳海槽样品13个。使用的样品粒级为0.1-0.25毫米。  相似文献   
65.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
虾池的溶解氧含量及其补充量和消耗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对虾养殖池塘溶解氧含量及其收支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虾池DO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虾池溶解氧补充的主要来源,夏季最高可超过5mg/(dm3·d)。养殖后期对虾的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34%,底质和池水耗氧量分别占30%和35%。根据虾池氧的收支情况讨论了池养对虾的生产容量。  相似文献   
67.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surface waves resulting from suddenly created disturbances over water surfaces is investigated. The initial boundary conditions defining the disturbance are given either by a velocity of the free surface, an initial eleva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or a pressure impulsively applied on the free surface. It is sh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three forms of solutions are related by a simple time derivative. Linear solutions are obtained in the cases where the wave motion is assumed to be nondispersive, mildly dispersive and fully dispersive, as well as in the case where the motion is given by the method of stationary phase. Criteria are established to indicate the limit of validity of each method.  相似文献   
68.
A high-resolution composite sediment record from intermediate water depths in the North Atlantic, dating back to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13,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 reflectance (gray level%) and carbonate content (weight%). For this purpos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arse (>20 µm) and fine (<20 µm) carbonate components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which of the two carbonate components drives glacial-interglacial changes in sediment gray lev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ulk carbonate component is clearly dominated by the fine carbonate fraction, regardless of glacial or interglacial climatic mode, suggesting that the sediment gray level is usually controlled by fluctuations of the fine carbonate content. However, a comparison of MIS 1 and 5.5 indicates that, besides this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carbonate size fractions, changing modes in carbonate preservation, i.e., the preservational state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may also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otal sediment reflectance.  相似文献   
69.
沈佩玉 《海洋预报》1994,11(4):59-63
本文采用黄海(35°N以北,124°E以西)断面调查资料,对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进行谐波分析,讨论了年波与半年波位相与振幅在海区的分 布不同水系消长及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1964年作者发表了“杭州湾潮混合的初步研究Ⅰ.上湾区”一文(毛汉礼、甘子钧等,1964)。根据表征入海径流冲淡作用的河口盐度沿程分布和变化特征,将杭州湾以海盐为界划分为上湾区和下湾区:海盐以上的上游段为上湾区,其潮混合为强混合型;海盐至湾口的下游段为下湾区。其后,又对杭州湾的盐度分布、水系和环流做了初步分析,并对潮汐、对流和风浪等作用所导致的涡动混合现象作了粗略的讨论,认为要合理地阐明下湾区的混合过程似应同时考虑侧向与垂向的混合效应(毛汉礼.沈鸿书等,1964)。本文根据1963年在杭州湾下湾区进行专题水文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杭州湾下湾区的潮混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表征该区潮混合扩散过程的某些特征量,如水平涡动扩散系数、水平涡动交换系数等作出量级估计,并给出涡动交换椭圆;估算了控制这一河口区域盐量平衡与动量平衡的各项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为进一步开展杭州湾下湾区潮混合过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