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利用西南地区96个气象台站1982-2001年夏季(6-8月)月平均降水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季植被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青藏高原冬、春季植被呈现东南部覆盖较好,逐渐向西北部减少的特征.近20 a来,高原冬、春季植被总体呈增加趋势,其高原中西部、南部、北部增加明显,而南部侧边界和中东部呈减少趋势.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解表明:高原冬、春季植被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有较明显影响,且这种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高原前期植被变化可以作为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长期预报综合考虑的一个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62.
VHF闪电定位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时间差法、干涉法闪电VHF电磁辐射源定位技术原理,以及不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定位技术的优缺点:时差定位技术对孤立脉冲波形辐射定位效果较好,对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脉冲定位较难,且受地形影响较大;窄带干涉仪技术对孤立脉冲和连续脉冲均能很好定位,但不能很好地对同时发生的多个辐射源定位;宽带干涉仪系统可对同时发生的多个辐射源定位,但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3.
164.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limate change, droughts and floods occur more frequently, and events in which flooding occurs after a prolonged drought or a drought occurs after an extreme flood may have a more severe impact on natural systems and human lives. This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wherein droughts and floods are considered separately, which may largely underestimate the risk of the disasters. In our study, the sudden alternation of droughts and flood events (ADFEs) between adjacent seasons is studied using the multivariate L-moments theory and the bivariate copula functions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HRB) of China with monthly streamflow data at 32 hyd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56 to 2012. Th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tandardized streamflow index (SSI) at a 3-month time sca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ummer streamflow makes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annual streamflow, followed by the autumn streamflow and spring streamflow. (2) The entir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homogeneous sub-regions using the multivariate regional homogeneity test. The generalized logistic distribution (GLO) and log-normal distribution (LN3) are acceptable to be the optimal marginal distributions under most conditions, and the Frank copula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spring-summer and summer-autumn SSI series. Continuous flood events dominate at most sites both in spring-summer and summer-autumn (with an average frequency of 13.78% and 17.06%, respectively), while continuous drought events come second (with an average frequency of 11.27% and 13.79%, respectively). Moreover, seasonal ADFEs most probably occurred near the mainstream of HRB, and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summer-autumn than in spring-summer.  相似文献   
165.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准东和腹部地区,根据野外地表调查,针对准噶尔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研究区烃源岩主要为灰黑色碳质粉砂质泥岩、泥岩。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上属差-中等烃源岩。姜巴斯套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中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Ⅲ为主;上段有机碳含量较低,据相关变化趋势推测其有机碳类型为以Ⅲ型为主。因此总体上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有机质成熟度总体上属成熟-高熟,主要为高熟。综上所述,准噶尔东北缘的石炭系是一套较有效的烃源岩,在该区寻找油气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福建碧田矿床冰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40Ar-39Ar方法,测得碧田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Au矿床中与成矿同时的冰长石形成年龄为(94.69±2.25) Ma.这一结果显示,紫金山地区的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矿化比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矿化早5 Ma左右.综合目前的资料和测年数据,可以确定紫金山地区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中心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中水热-成矿事件的时间序列是(由先至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105 Ma左右)→钾硅酸盐化及初始的Cu(Mo)矿化(104.5 Ma左右)→绢英岩化及含Cu-硫化物矿化(102.5 Ma左右)→明矾石化-硅化及酸性硫酸盐型浅成热液Cu-Au矿化(100 Ma左右)→冰长石化-硅化及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Au矿化(94.7 Ma左右).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至绢云母-冰长石型浅成热液Ag-Au矿脉定位,其间经历了约10 Ma.反映紫金山地区与成矿有关花岗闪长斑岩有较长的热历史.  相似文献   
167.
层状岩体的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层状结构岩体,从建立一个标量出发,推导出二维平面应变状态下,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Gc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浦东开发开放是长江沿江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本文论述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影响和长江沿江地区的发展,同时指出了沿江经济带跨世纪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9.
煤田煤矿区火灾与环境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田煤矿区火灾是煤炭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煤田煤矿区火灾由自燃和人为因素引起。中国煤田煤矿区火灾不仅损失了 42× 10 8t煤炭资源 ,而且还以每年破坏 2× 10 8t左右煤炭资源的速度发展。此外 ,煤田煤矿区火灾不仅致使人员死亡 ,还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分析我国煤田煤矿区火灾的起因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以研究预测预报煤田煤矿区发火规律为主 ,灭火技术并进的防灭火对策  相似文献   
170.
莲花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在赤峰市西约40km处。该区广泛发育金成矿作用,形成莲花山金矿床。金矿体的赋矿围岩为上太古界建平群变质岩系,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我们的研究否定了以往认为本区金成矿作用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相关的看法,提出金矿化作用发生在印支期,并与该期构造—岩浆活动紧密联系;大量含金石英脉体与大量闪长玢岩脉在空间上伴生,它们的稳定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均证明金矿化作用与中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此外,首次在本区结晶基底变质岩系中发现韧性滑脱带的存在,提出本区金成矿作用是发生在构造—热隆起的构造环境中,从而对本区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提出了新的认识。基于上述成果建立了莲花山地区金成矿模式,对金成矿作用的具体动力学过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