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97篇 |
免费 | 5332篇 |
国内免费 | 70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3篇 |
大气科学 | 6675篇 |
地球物理 | 7618篇 |
地质学 | 14922篇 |
海洋学 | 3460篇 |
天文学 | 1456篇 |
综合类 | 3273篇 |
自然地理 | 3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535篇 |
2022年 | 1219篇 |
2021年 | 1473篇 |
2020年 | 1260篇 |
2019年 | 1305篇 |
2018年 | 1600篇 |
2017年 | 1466篇 |
2016年 | 1706篇 |
2015年 | 1300篇 |
2014年 | 1802篇 |
2013年 | 1556篇 |
2012年 | 1497篇 |
2011年 | 1553篇 |
2010年 | 1691篇 |
2009年 | 1692篇 |
2008年 | 1440篇 |
2007年 | 1398篇 |
2006年 | 1175篇 |
2005年 | 1067篇 |
2004年 | 859篇 |
2003年 | 859篇 |
2002年 | 856篇 |
2001年 | 810篇 |
2000年 | 1012篇 |
1999年 | 1455篇 |
1998年 | 1225篇 |
1997年 | 1304篇 |
1996年 | 1085篇 |
1995年 | 1000篇 |
1994年 | 897篇 |
1993年 | 782篇 |
1992年 | 638篇 |
1991年 | 464篇 |
1990年 | 317篇 |
1989年 | 348篇 |
1988年 | 291篇 |
1987年 | 199篇 |
1986年 | 165篇 |
1985年 | 121篇 |
1984年 | 100篇 |
1983年 | 78篇 |
1982年 | 76篇 |
1981年 | 54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31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利用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年、季、月、日变化以及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电平均波头时间为4.8μs,负闪和总闪电为3.6μs;一年中,正闪电7月波头时间最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V"形;负闪和总闪电5—7月波头时间比其他月份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U"形。正闪电波头时间季节、日变化明显,负闪和总闪电季节、日变化不明显。波头时间小于等于10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分别为95.5%、99.7%和99.6%,总闪电95%的波头时间大于1.5μs,50%的大于3.1μs,5%的大于6.0μs。波头时间在2~3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概率密度最大。气温较低月份,波头时间相对较长,反之,波头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可能与雷电流幅值大小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2.
2017年5月—2019年10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库——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体7个监测位点、0~20 m间4个水层的垂向叶绿素a (Chl.a)浓度与水质因子进行了季度性调查,以期了解不同位点、不同水层Chl.a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各位点营养状态指数(TSI)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水体Chl.a浓度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极高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营养盐和Chl.a浓度均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入库区具有较高的总磷和氨氮浓度,汉江库区具有最高的Chl.a浓度,源头污染源控制和监测仍然是丹江口水库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同位点Chl.a浓度的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汉江入库和大坝区Chl.a浓度分别受到硝态氮和p H的影响,而出水口大坝位点主要受到了水深、水温和氨氮的影响.丹江入库区Chl.a浓度受到了水深、氨氮、总磷和水温的影响,但丹江库区表现出了与其他生态区较大的区别,其Chl.a浓度主要受到水深和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因此,对丹江口水库各位点的管理,应该分不同生态区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本研究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的生态调度提供基础生态数据支持,为完善水库水源地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73.
东濮凹陷沙三段地层为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砂岩频繁互层及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盐膏岩频繁互层.这种砂体是东濮凹陷很重要的含油气储层。过去这种砂体往往按照静态的模式被解释为重力流成因,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砂体中存在着牵引流和暴露地表的标志,其成因和沉积模式需要重新认识。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有长周期,也有短周期。根据录井、电性及岩心等资料识别出湖平面变化的5级周期,其变化频率约为1000次/Ma。根据计算,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湖水最大深度为30 m。高水位沉积期,湖岸线距盆地中心较远,盆地沉积中心发育暗色泥岩夹薄层碳酸盐岩,盆地边缘发育粗碎屑岩沉积;水位下降期,边缘相砂体不断向盆地中心进积;低水位期湖岸线向盆地中心退缩了1030 km,盆地沉积中心发育盐膏岩沉积,盐膏岩的周围发育低水位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湖滩坝相的粗碎屑岩体。正是由于湖平面的变化引起的湖岸线迁移,导致高水位沉积期和低水位期湖盆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动态的模式来预测砂体的分布,在指导油气勘探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4.
975.
为了查明山西省晋祠泉泉水断流、泉口水位下降及近年来泉口水位回升的原因,为泉水复流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以长系列气象、水文、开采量、泉流量、地下水位等资料为基础,在详细分析了晋祠泉域不同水动力分区年内、年际动态特征的基础上,从自然气候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出发,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晋祠泉域岩溶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56-1994年,因20世纪80、90年代人工开采量达到历史高峰期,一度超过2.4 m3/s,且80年代以后我国北方干旱化发展趋势较为严重,晋祠泉水流量逐渐减小直至断流;1994-2008年,人工开采量虽有一定程度减少,但仍维持在2.0 m3/s左右,且恰逢连续枯水年,降水量、河流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小了11%和27%,此阶段泉口水位快速下降至历史最低值;2008年以后进入相对丰水期,在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泉域岩溶水开采量的同时,汾河二库蓄水水位逐步抬高,其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量在经历了约2 a的滞后期后到达泉域排泄区,晋祠泉口水位近年来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976.
沉积物源组成及其演化是研究沉积盆地及盆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对济源地区中-下三叠统3个组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碎屑锆石具有6个年龄峰值:270,329,385,450,1885,2511Ma,其中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应来自内蒙古隆起,早古生代碎屑锆石来自秦岭造山带,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碎屑锆石则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下三叠统和尚沟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420Ma,次峰值为745Ma和952Ma,均来自秦岭造山带。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254Ma,可能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再旋回的沉积物,次峰值为1690Ma和2524Ma,应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其中1690Ma的碎屑锆石对应了华北板块南缘广泛出露的熊耳群。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由刘家沟组至和尚沟组增多,说明秦岭造山带基底逐渐剥露,是造山作用增强的体现。中三叠世末,秦岭造山带进入全面碰撞造山阶段,从地质演化过程来看,秦岭造山带在中三叠世也应处于持续隆升状态,然而二马营组中却没有来自秦岭造山带的碎屑锆石记录,而是以华北板块南缘盖层和基底为主,推测秦岭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影响到了华北板块南缘,使华北板块南缘不断抬升,阻挡了秦岭造山带为济源地区提供沉积物。 相似文献
977.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SEAWATER USING UV/PERSULPHATE METHOD AND HTCO METHO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ODUonONThermsurmtof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inseawaterhasprovedtobeaddricultandcontroversialproedurepeenneretal.,l992,l993,OgawaandOgam,l992,Tanoue,l992).InterestinthemeasurernentofDOCinseaytteyintenSfomtlyinoonnographicdedes(Sharp,l993)largeyduetothesuggestionthathighteIneratU-rcatalyticoxidationanalysisyieklshighervaluesthanhaditionalweoxidationmethods(SugdriraandSuzuki,l988).Thereportedhigherconcenttationsappeatalsignilicantforg1obaloasnfluxmodelingcyoggweiler,l992)andforunderst… 相似文献
978.
论中国古代地缘战略制定中的“权衡”——以《盐铁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盐铁论》是记录汉朝时期关于盐铁酒榷均输及对匈奴关系的辩论的一部重要著作,能够较典型地反映中国古代地缘战略制定中的“权衡”过程。构建中国古代地缘战略制定中的“权衡”理论分析框架,继而基于该分析框架对《盐铁论》中的地缘战略辩论进行详细解读。《盐铁论》中辩论双方“权衡”的要点包含匈奴对汉朝产生的威胁程度、领土扩张所带来的收益大小和相应地缘战略的合法性3个方面。从思想、方法、目的等比较中西方地缘政治研究差异,指出“权衡”思想为西方主导的地缘政治理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79.
1 Introducti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caused by climatic warming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ies, the public and govern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recent decade is the highest of the p… 相似文献
980.
Y. M. Wang 《Journal of Geodesy》1990,64(3):231-246
The method of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has been used for solving Molodensky’s problem.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reduce the surface free air anomaly to the ellipsoi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of the geopotential. In the reduction of airborne or satellite gradiometry data, if the sea level is chosen as reference
surface, we will encounter the problem of the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of the disturbing potential into the earth,
too.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the topographic effect of solving Stoke’sboundary value problem (determination
of the geoi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disturbing potential obtained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ue
disturbing potential on the sea level mostly by a −2πGρh 2/p. This correction is important and it is very easy to compute
and add to the final results. A terrain effect (effect of the topography from the Bouguer plate) is found to be much smaller
than the correction of the Bouguer plate and can be neglected in most case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geoid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Helmert’s second condensation (including the indirect effect) and
using the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procedure (including the topographic effect) are identical. They are different
procedures and may be us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e.g., the analytical downward continuation procedure is also more convenient
for processing the aerial gravity gradient data.
A numerical test was completed in a rough mountain area, 35°<ϕ<38°, 240°<λ<243°. A digital height model in 30″×30″ point value
was used. The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terrain effect in the test area has theRMS value ±0.2−0.3 cm for geoid. The topographic effect on the deflections of the vertical is around1 arc seco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