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山东黄河流域下游土壤粒度和深度试验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流域下游野外获得的土壤粒度和深度纵剖面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黄河流域下游不同土壤类型区、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粒级组成、元素在各粒级组中的分配特征和元素在土壤纵剖面中的含量、纵向变化规律,探讨了其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的意义。确定了能代表区域内土壤主要物质组成的粒级范围,提出了本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样品筛分加工方案和表层、深层土壤样品采集的有效深度和层位。  相似文献   
62.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澜沧-秋马Ms7.6和Ms7.2地震前每一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计算发震概率,利用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群体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的关系。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Ms7.6和Ms7.2地震前这种信息熵变化的特点。地震前,出现了明显的减熵有序变化。  相似文献   
64.
In this work,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granulometric composition in the fault gouge from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northwest-trending faults on its west side is calculat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 of rock fragmentation.The seismo-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granulometric composition in fault gouges a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shu fault zone is more active than the northwest-trending faults and the Anqiu-Juxian fault is the most active in the Yishu fault zone.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fault gouge is a parameter describing the relative active age and rupture mode of the fault and forming age of the fault gouge.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parent rock,thickness,structural position,and clay content of the fault gouge.  相似文献   
65.
陆上中基性基性熔岩流单元剖面结构相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冬  杨申镳 《地质论评》1993,39(1):9-16
熔岩是地层剖面中常见的岩石类型,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坳型含油气盆地中,通常形成良好的油气储层。本文在详细研究山东昌潍坳陷下第三系厚层中基性熔岩流复合体岩心基础上,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陆上熔岩流单元在剖面上通常具备“五段式”结构,即由下向上依次由A、B、C、D、E岩相段组成。分别建立了原生、风化及沉降3种熔岩流单元相模式,并提出通过绘制气孔含量曲线识别熔岩流复合体中熔岩流单元及单元中各岩相带的方法。从而不仅与传统的“三带”、“四带”认识相比更加先进,而且对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研究、垂向模式建立以及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等具新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坳陷是青海油田的主力油气产区 ,对该区古近系—新近系镜质组反射率(Ro)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其垂向分布有两种规律 :一是 Ro 与垂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多分布在坳陷中央 ,反映了沉积环境、物源和构造的稳定性较好 ;二是 Ro 与垂深呈右阶状 ,反映了逆冲叠覆。此外 ,通过 EASY% Ro 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地层剥蚀厚度 ,认为干柴沟—油泉子为英雄岭隆起的主轴 ,因为剥蚀了 36 0 0~ 375 0 m,所以英雄岭主峰在地形上呈现出隆起主轴的假貌。通过地层剥蚀厚度的研究 ,还发现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剥蚀梯度带上。这一结论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数字化钻孔体应变干扰机理及异常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杰  刘敏  邹钟毅  李峰 《地震研究》2003,26(3):230-238
对山东省钻孔体应变仪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干扰及突跳异常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1)山东省四个台站的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不同程度地受降雨、地下水位、气压、温度的影响,其中,烟台台体应变观测受到的干扰最多,影响最显,主要与其钻孔的地质条件有关。(2)长清台体应变观测资料中出现的几次突跳异常是由井孔内破碎带处掉下的岩块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68.
鲁北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在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上都具有可对比性。鲁西南露头区古近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鲁北覆盖区古近纪古环境的恢复和沉积特征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两个地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官庄群在鲁西南地区的沉积分布,发现了在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鲁西南盆地发生时间有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的规律。通过对鲁西南和济阳塌陷沉积和断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始新世以左旋剪切活动为主,派生了鲁西南和济阳塌陷NW向的断层;早始新世末期是一个构造转型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近EW向的断层;中、晚始新世是郯庐砌裂右旋剪切活动员强烈的时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NE向断层。  相似文献   
69.
Point bars are well developed 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mong which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is the most typical. The point bar, being about 4 km in length and several tens to more than 100 meters in width,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Shengli Bridge in Kenli County, Dongying, Shandong. It is a typical fine-grained point bar with silt, which is predominant, some clay and minor plant debris and clay boulders.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has complicated 3-D structures. Firstly, in a plane view, it comprises mainly eight sedimentary units, bar edge, bar ridge, bar platform, bar plain, bar channel, bar gully, bar pond and bar bay, developing side by side and superimposed one by one in a complex way. Secondly, its vertical structures are very complex due to the partial superimposition of the 8 sedimentary units. Besides hydatogenesis, very intensive wind erosion, eolian, ice and meltwater actions are also visible on the Shengli I point bar. The complex form is made even more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abo  相似文献   
70.
核二段沉积时期泌阳凹陷总体处于从断陷向坳陷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利用测井、钻井和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了核二段各砂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相带分布、砂体展布以及沉积演化规律。核二段时期,泌阳凹陷发育5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盐湖沉积体系。物源供给条件和古地形严格控制了泌阳凹陷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在陡坡带的中、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在陡坡带东部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在东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西北部缓坡带则发育正常曲流河三角洲。借用C、O同位素数据估算核二段沉积时期平均古水温为28.17 ℃,最高46.8 ℃;环境指标Z值平均为126.84,表明核二段整套地层都为盐湖咸水沉积条件。从纵向上δ13C、δ18O及Z、t演化看,核二段地层演化表现为两个旋回:从三砂组底到二砂组底部为第一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从二砂组底部到核二段顶为第二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