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国务院、山东省政府于2007年9月和2008年7月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2009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行业管理处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2.
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不可替代、极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为此,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始终把严格保护耕地,促进集约用地当作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43.
本文总结了地面上铁磁性物质感应磁场现场测量结果,较详细地描述其感应磁场的分布特征。它对地磁台站的建设与环境保护,分析与排除人为干扰因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中还分析菏泽地震遥测传输铁塔对地磁观测的干扰情况。结果认为,该铁塔的感应磁场没有影响到地磁观测台。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济南珍珠泉井水固有振荡试验结果.利用振动理论和Cooper水井-含水层模式对试验进行了解释.计算出珍珠泉水井-含水层系统的阻尼系数和固有振动的角频率.该系统阻尼系数小,角频率恰好和瑞利波角频率相近,因此珍珠泉井水位对地震瑞利波响应的振幅特别大.井水固有振荡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迅速的方法,它比其它现场试验方法更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井水位振荡试验及其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昭栋  郑香媛 《地震地质》1992,14(2):183-188
通过鲁04井的频率特性试验,求出了该井含水层系统的频率特性参数,固有振动周期为40.59s,阻尼系数为0.0362s-1。并且计算出鲁04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1.8×10-3m2/s。利用这些结果解释了鲁04井对地震波响应比珍珠泉井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山东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中国青岛海洋节科技版块内容之一的“山东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2 0 0 1年 7月 1 8日在青岛市市南区区政府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省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专家、代表共 1 5 0多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科协、青岛市科协、青岛市市南区科协共同主办 ,省、市有关的2 1个学会承办 ,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专家和学者参加的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会大大促进山东省、青岛市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刘斌宗、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王为忠、中共国家海洋局一所党委书记宗成爽、中共青岛…  相似文献   
47.
The Wei- Liu water supplying submarine pipeline is at present the longest one of the kind in China. It is about 4 kilometers long from Weihai City to Liugong Isl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took only half a year to design and construct it. The project was of a high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s were achieved.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is pipeline is presented and such problems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pipeline in very soft clay, design of curved slide for launching and estimation of dragging forces are expounded.  相似文献   
48.
试论我国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我国海岸侵蚀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paper, a heavy sea fog event occurring over the Yellow Sea on 11 April 2004 was investigated based upon observational and modeling analyses. From the observational analyses, this sea fog event is a typical advection cooling cas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specific humidity(SH) show strong gradients from south to north, in which warm water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and consequently, moisture is larger in the south than in the north due to evaporation processes. After fog formation, evaporation process provides more moisture into the air and further contributes to fog evolution. The sea fog event was reproduced by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RAMS) reasonably. The roles of important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radiation, turbulence as well as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in sea fog’s struc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odel results. The roles of long wave radiation cooling, turbulence as well as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odeling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 wave radiative cooling at the fog to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oling down the fog layer through turbulence mixing. The fog top cooling can overpower warming from the surface. Sea fog develops upward with the aid of turbulence. The buoyancy term, i.e., the unstable layer, contributes to the generation of TKE in the fog region. However, the temperature inversion layer prevents fog from growing upward.  相似文献   
50.
对黄海5.3级地震序列研究表明,该序列属于一个典型的主-余震型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结果表明,该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上和华北地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通过对5.3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分析结果说明,该地震是在区域地震活动中期异常背景的情况下发生的,即存在明显的地震活动增强和孕育空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