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956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Tianshan range could have been built by both late Early Paleozoic accretion and Late Paleozoic collision events.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 Aqqikkudug-Weiya suture is marked by Ordovician ophiolitic melange and a Silurian flysch sequenc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elics, and mylonitized rocks.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could principally be an Ordovician volcanic arc; whereas the South Tianshan belt, a back-arc basin.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s, along with unconformities, provide some kinematic and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2-phase ductile deformation. The earlier ductile deformation occurring at ca. 400 Ma was marked by north-verging ductile shearing, yielding granulite-bearing ophiolitic melange blocks and garnet-pyroxene-facies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the later deformation, a dextral strike-slip tectonic process,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Early Carboniferous molasses were deposited unconformably on pre-Carboniferous metamorphic and ductilely sheared rocks, implying t  相似文献   
92.
加入世贸组织,就山西农业发展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省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还比较大,作为气象部门,要积极研究加世贸可能给我省农业带来的新变化,探索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新思路,新办法,尽实施山西省扩展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工程计划,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搞好气候区划,促进名优特产的集约化生产,在气象服务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发挥信息科技优势,积极推动气象服务向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3.
河北省强震区内外深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短周期记录的S波记录反演了沙城老震区及其邻区共3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以前得到的邢台、唐山震区及其附近5个台站的速度结构,发现强震区具有几个大致相同的构造特征,即:(1)地壳厚度低于周围台站;(2)S波低速层速度低于周围地区,高低速层差异大;(3)具有较低的上地幔S波速度;(4)强震往往发生在低速层上面的高速层内或高低速层交界面上;(5)易震层往往是两个低速层夹持的高速层等,并对这种结构易于发震的机理给出了分析。总之强震的发生是与低速层紧密相磁的,而剪切波对于反映低速体构造非常敏感,因此S波速度结构研究对于揭示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深入研究震源机制都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强震我所共同具有的这种特征为我们今后强震危险区的划分和强震地点的预测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结合其它地质记录,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近400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共经历了3次相对湿润期和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产铀火山盆地。本文依据相山盆地深部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大陆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火山活动划分为两个旋回,其就位受制于区域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即第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复活产生的EW向拉分构造,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6.
虽然关于一些重要参数值仍然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地学家们一致认为断层分布遵从幂律标度关系。本文我们把这些标度关系和地震分布的幂律标度关系结合起来获得了区域板内地震复发间隔对断层长度的标度关系式,再对其进行局部校准进而得到某一具体小地方的地震危险估计方法。小断层(未跨越孕震层与断4层)的标度资料表明地震复发间隔和断层长度的负幂成比例变化。由于最近认识到了大震标度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大断层(跨越孕震层的断层),其地震复发间隔是和断层长度的负幂还是和正幂成比例变化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对地震危险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7.
天祝盆地边缘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及盆地的演化与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者1/50,000活断层地质填图的资料,讨论了天祝盆地内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及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天祝盆地内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强烈,上窑洞沟深槽揭示3980±50aB.P.曾发生过一次古地震事件,天祝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拉分盆地,其形成及演化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在对毛毛山断裂带断错微地貌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位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毛山断裂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具较明显的分组现象和可公度性特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明显的互补性,从东到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累积滑动补偿性,这反映了沿断裂带活动性质与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和非均匀性。位移累积滑动亏损直接反映了断裂在一定时段内的特征滑动行为,是进行分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
由于模糊识别之最大隶属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某种上程度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加势隶属原则、积势隶属原则及加权加势隶属原则、加权积势隶属原则。以此可综合考虑各种变量因素,并在最大限度上综合利用各种变量因素间的信息,以达到模糊识别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00.
崔效锋  谢富仁 《地震学报》1999,21(5):513-522
将滑动方向拟合法引入应力分区的研究中,以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出的断层面上剪应力的方向和相对大小作为判定条件,对一地区的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逐一筛选,确定受各个不同构造应力场控制的地震,然后再根据地震的震中分布划分应力分区,我们称之为逐次收敛法.通过对297个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反演分析,认为中国西南及邻区可分为5个应力分区,并计算出5个应力分区相应的3个主应力的方向和应力形因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