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623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891.
本文讨论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区域.在计算过程中假定磁场是有势的,并且势函数分别考虑为轴对称与平面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当磁场足够强时,粒子运动区的边界与磁力线是相似的.这个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根据磁力线图形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区.此外,还将上述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做了对此,在磁场中的辉光放电实验里,放电中的辉光区部分相当于粒子的运动区,暗区部分相当于粒子禁区.对比结果表明,辉光区的边界与磁力线相似,其中有以下几个结果:(1)当磁场是一个偶极磁场,并且其磁短的大小大于其临界值时,则放电辉光将被捕获于偶极磁场中,其边界近似于磁力线;(2)当偶极磁场受到扰动时,设扰动场分别考虑为与赤道面上的偶极磁场方向相反的均匀磁场,以及位于捕获区之外在赤道面上的电流环磁场时,则偶极磁场磁力线将向外伸长,实验观测到被捕获于偶极磁场中的辉光将同时伸长,并且辉光区边界的变化与磁力线的变化是相似的;(3)根据中性线磁场中的辉光放电实验表明,辉光区的边界仍然与中性楱磁场的磁力线相似.由于气体放电中的现象比较复杂,因此要进行定量的计算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引进了一些简化假定,定量计算了辉光区在上进各种磁场中的边界,计算出来的辉光边界的大小和形状与实验结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892.
The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 is confined by ultra-crustal boundary faults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bordering the Kangtai-Shuangzi-Xiongnan extensional faulted zone on the north, the Baxian-Baram-Yoca-Cuyo nappe faulted zone on the south, the Wan'an-Natuna strike-slip tensional faulted zone on the west and the Mondoro-Panay strike-slip compressive faulted zone on the east. These faults take the top of the Nansha asthenosphere as their common detachmental surface. The Cenozoic dynamic process of the ultra-crust layer-block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K2-E21, during which the northern boundary faults extended, this ultra-crust layer-block was separated from the South China-Indosinian continental margin, the Palaeo-South China Sea subducted southwards and the Sibu accretion wedge was formed; E22-E31, during which the Southwest sub-sea basin extended and orogeny was active due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Sibu accretion wedge; E32-N11, during which the central sub-sea basin extended, the Miri accretion  相似文献   
893.
The nearly E-W-trending Aqqikkudug-Weiya zone, more than 1000 km long and about 30 km wide, is an important segment in the Central Asian tectonic framework. It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Tianshan belt in Xinjiang, NW China and is composed of mylonitized Early Palaeozoic greywacke, volcanic rocks, ophiolitic blocks as a mélange complex, HP/LT-type bleuschist blocks and mylonitized Neoproterozoic schist, gneiss and orthogneiss. Nearly vertical mylonitic foliation and sub-horizontal stretching lineation define its strike-slip feature; various kinematic indicators, such as asymmetric folds, non-coaxial asymmetric macro- to micro-structures and C-axis fabrics of quartz grains of mylonites, suggest that it is a dextral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zone oriented in a nearly E-W direction characterized by "flower" strusture with thrusting or extruding across the zone toward the two sides and upright folds with gently plunging hinges. The Aqqikkudug-Weiya zone experienced at least two stages of ductile shear tectonic evolution: Early Palaeozoic north vergent thrusting ductile shear and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strike-slip deformation. The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 likely took place during Late Palaeozoic time, dated at 269(5 Ma by the40Ar/39Ar analysis on neo-muscovites. The strike-slip deformation was followed by the Hercynian violent S-type granitic magmatism. Geodynam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large-scale dextral strike-slip ductile shearing is likely the result of intracontinental adjustment deformation after the collision of the Siberian continental plate towards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continental plate dur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he Himalayan tectonism locally deformed the zone, marked by final uplift, brittle layer-slip and step-type thrust faults, transcurrent faults and E-W-elongated Mesozoic-Cenozoic basins.  相似文献   
894.
矿区地表彩色点云的自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矿区的彩色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矿区点云快速自动分类及目标提取的方法。首先根据彩色点云的RGB值计算HSV空间中的H值,根据各地物间H值的差异,分别对地面点与非地面点根据地物颜色先验值进行点的提取。然后对提取的点进行聚类计算,利用各类地物点云在空间分布上的显著差异,采用分层截面投影,由投影点最小包围盒的长宽比及面积比对矿区地物点云进行自动分类与提取。最后以Riegl VZ-1000扫描仪采集的某矿区地表点云数据为试验对象,验证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5.
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的开采和研究刚刚起步,在地质认识方面尚不够深刻。本文通过对雷家地区沙四段岩芯观察、XRD衍射、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CT扫描及氮气吸附等方法对沙四段储层地质特征展开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该区主要发育白云岩,根据组成矿物含量的不同可分为白云岩类、方沸石岩类和泥岩类3大类15种岩;孔隙度分布范围1.68%~11.65%,渗透率介于0.01~6.35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孔、有机质孔裂缝,该区孔隙结构较复杂,存在少量大孔,但主要由纳米孔组成,孔隙分布较为分散,喉道数量少,连通性差;根据该段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将该段储层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3类,其中孔隙型储层孔隙分布较为分散、连通性较差,裂缝型储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类,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且主要发育在杜家台段。  相似文献   
896.
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地带变质作用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哈尔里克变质地带的变质岩石学、变质矿物及矿物包裹关系的研究,确定该变质带的形成曾经历了晚古生代中、晚石炭世的高温-低压型的区域热变质作和晚石炭世末期中温-中压型的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且后者叠加改造了前者。前者温度为922℃~780 ℃,后者可划分出四个递增变质带,温压为450℃~670℃和2.3~4.1kb,这一研究反映丁哈尔里克泥盆纪火山岛弧经过了由拉伸作用到碰撞挤压造山引发的A型俯冲作用演变过程,并产生了上述相应的变质现象。  相似文献   
897.
板块碰撞构造运动学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至今仍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本文运用构造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近年来在江南和东天山造山带的工作实践,对板块碰撞的地质标志、运动学研究的多项重要内容、韧剪带的成因类型等作了总结.最后对江南和东天山造山带的碰撞运动学特征和新认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98.
对XH-1钻孔沉积物、长江和淮河下游现代沉积物的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整个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的相关性出现了4次显著变化,其中的第Ⅰ深度段(350—247m)和第Ⅲ深度段(234—57m)的相关性变化分别与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现代沉积物的记录相一致;第Ⅱ深度段(247—234m)的相关性变化处于上下相邻两段的过渡变化之中;而第Ⅳ深度段(57—0m)的相关性变化处于一种不定式的波动之中。从影响磁化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和苏北盆地自身的地质背景来看,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的变化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不同,而造成物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长江三峡的贯通,及其贯通后对钻孔所在区域水系调整、变迁的影响。古地磁测试结果表明,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变化特征所揭示出的长江三峡贯通时间约在2.32MaBP。  相似文献   
899.
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中亚成矿域是我国资源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陆壳增生显著、壳幔作用强烈、陆内改造复杂、成矿类型多样4大特征.中亚成矿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亚造山带增生改造过程中的壳幔作用与大规模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900.
苏北盆地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苏北盆地 XH1 钻孔上部 25 m 沉积岩心的研究,重建了苏北盆地末次问冰期以来的气侯环境变化.根据对苏北盆地 XH1 钻孔岩心地层年代、质量磁化率、孢粉的研究,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出末次间冰期--深海氧同位素 5 阶段(25.0~16.5 m)、末次冰期早冰阶--深海氧同位素 4 阶段(16.5~12.5 m)、末次冰期间冰阶--深海氧同位素 3 阶段(12.5~9.5m)、末次冰期冰盛期--深海氧同位素 2 阶段(9.5~5.8 m)、冰后期--深海氧同位素 1 阶段(5.8~0 m).XH1 钻孔记录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和古里雅冰心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但苏北盆地 XH1 钻孔记录与我国西部古里雅冰心记录更为相似,这可能揭示了气候环境变化在全球背景下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