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堤北坡和南坡热状况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盛煜  温智  张明义  吴吉春 《冰川冻土》2004,26(Z1):161-165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at Beiluhe test site of Qinghai-Tibetan Railway, the difference of thermal state between south faced and north faced slop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0. 5m on south faced slope was higher than that on north faced slope by over 3 ℃. The higher temperature on south faced slope was greatly attributed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winter time.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in thermal state may result in asymmetric thermal regime in embankment as well as in underlying soil. As a result, the unevenly transverse deformation may appear.  相似文献   
962.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石中的合金成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床中 ,揭示出包含 70~ 80种矿物的一个地幔矿物群 ,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含有多种合金。本文报道了已发现的合金类型和它们的化学成分。这些合金矿物主要通过人工重砂选矿提取的 ,少数合金在矿石光片中可以见到。本文报道的部分合金系有 :Ni(Fe) - C- Cr系 ,W-Cr- Co系 ,Al- Fe- L a系 ,Fe- Si- Ti系 ,Ag- Sn- Si系 ,Ni- Ir- Fe系 ,Fe- Pd- Pt系 ,Fe- Ni- C系。这些碳化物、金属硅以及铁合金等表明它们形成于还原环境 ,然而主岩铬铁矿石则形成于氧化环境 ,认为罗布莎铬铁矿是从玻安质岩浆中结晶的。这样合金矿物可能是外来晶体 ;或者它们形成于地核被后来上升的地幔柱带到浅部 ,包在铬铁矿中 ;或者是滞留在地幔中的成核物质后来被铬铁矿捕获。  相似文献   
963.
透镜状水驱气藏是一种不同于中深层构造气藏的零散气藏。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实施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综合油藏管理。在开发初期实施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亮点”、“AVO”等为核心的气藏地震勘探描述、以气藏工程研究为主要手段的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以提高钻井成功率。在开发中期,为了延长气田稳产期则主要是加强气藏动态分析,适时进行开发调整。而进入开发后期,则应实行气井的分类管理,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以研究剩余气的分布规律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地质及动态资料实行精细气藏描述。在开发过程中,始终从气层保护出发,探索研究配套工艺措施,目的是提高气井产能,延长气田无水采气期。综合油藏管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透镜状水驱气藏的最终采收率,大大提高了气藏的开发效益。同时,对其它类型气藏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4.
设计了应用于静力触探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电路原理图并主要介绍了MAX132芯片及它的软件算法。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采用可编程的±18位串行A/D转换器MAX132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通过RS232串行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965.
王毅  张晓美  盛杰  杨吉 《气象科学》2020,40(2):241-248
利用2009—2015年江淮夏季雷暴大风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按整层可降水量将雷暴大风环境划分为干、湿两种环境,结果发现湿环境雷暴大风日约占总雷暴大风日数的86%。基于物理量参数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江淮夏季干、湿环境下区域雷暴大风的潜势预报模型。西南区、东南区和北区湿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分别是冰雹指数(CS)、K指数和沙氏指数(SI)。干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是总指数(TT)。相对于大风指数(WINDEX),综合考虑热力学作用和高空水平动量信息的新大风指数(GUSTEX)对江淮干、湿环境雷暴大风的预报指示意义更好。通过历史样本回报确立了预报模型的概率阈值,并利用2016年独立样本试预报检验证明Logistic模型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66.
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和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出口依存度角度, 分析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继而在阐明产业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特征和模式。文中还对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特征和区位选择的模式作了规律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分形维数的原始定义,本文给出一种维数的数值计算方法。若被测量对象在某一标度范围内确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标度不变性,则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得到所需精度的维数计算结果并进而反推“无标度区”范围。在假设维数集{bk}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引入柯氏检验方法对(bk}样本分布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以此判断{bk}中是否具有“异常值”存在,并由标准化极差检验法对{bk}中“异常值”进行检测并剔除,其目的是在“直观判定”的基础上对维数作进一步的精确计算及对“无标在区”作进一步的精确界定.本文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判断及统计检验皆针对最终结果(维数)。人造数据的应用检验亦表明了该方法的客观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8.
辽西义县盆地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招崇  王富宝 《现代地质》1994,8(4):441-451
通过对辽西义县盆地火山岩的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指出本区火山岩属于一套弱碱性、普通型的火山岩系列.通过热力学计算以及对岩石结构和动力学的分析,表明原始岩浆来自上地幔(约67km),并在约17km处(上下地壳附近)形成高位岩浆房.在高位岩浆房中,由于岩浆的双扩散对流作用,发生了伴随有分离结晶作用的液相分异作用,而同化混染作用则发生于岩浆演化的早期。喷出的岩浆成分受断裂切过高位岩浆房的相对位置的控制。  相似文献   
969.
利用简化散度方程将压能场分布的非均匀性与散度场演化联系起来,初步揭示了暴雨和雨带活动与压能密集带相联系的物理机制。并可通过计算压能场的分布来诊断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970.
龙陵-瑞丽增生杂岩带的构造属性对确定高黎贡构造带作为腾冲-保山地块的边界及班怒带南向延伸十分关键。本文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示踪等方法,查明混杂岩带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岩、玄武岩/辉长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含放射虫层状硅质岩和锰结核的深海沉积岩等岩块呈规模不等的团块状、透镜状分布于浊积岩基质中,具有典型的俯冲增生杂岩岩石组合特征。蛇纹石化橄榄岩原岩由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组成,具有轻稀土轻微富集、Mg#值高(88~92),铬尖晶石Cr#、Mg#值分别在60~70和20~26区间,橄榄石Fo值为90~95。在铬尖晶石Cr#-Mg#指数图解和橄榄石Mg#-铬尖晶石Cr#图解上样品都落在弧前SSZ型橄榄岩区,说明研究区内的地幔橄榄岩是经历了高度部分熔融(>30%)和熔体抽离后的残留相,形成于弧前构造背景。玄武岩和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具有富钛(TiO2>2.26%)、高Mg#值特征(49~57),其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构造环境判别图解、εNdt)值(+2.2~+5.1)、以及岩石中含少量富钛角闪石和黑云母等,表明它们属于洋岛/海山型基性岩类,其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橄榄岩中脉状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183~185Ma,浊积岩中杂砂岩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为212~241Ma。此外,增生杂岩带中存在含早白垩世流纹岩/凝灰岩夹层的弧前/弧间沉积,并被晚白垩世陆相沉积岩不整合覆盖,这些特点说明俯冲增生杂岩带形成于晚三叠-早白垩世。研究区内混杂岩带的构造属性和时代与班怒带(拉萨-南羌塘地块间)和缅甸境内密支那蛇绿混杂岩带完全一致,是中特提斯洋演化的产物。中生代,高黎贡东南缘混杂岩带北连班怒带、南东连密支那蛇绿混杂岩带,随后,在新生代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密支那蛇绿混杂岩带被Sagaing断裂带分支——八莫断裂带右行走滑位移到现今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