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测绘学   246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721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罗布泊盐湖"大耳朵"盐盘特征、成因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盐湖蒸发岩沉积是干旱内陆封闭盆地的主要成盐模式,其地表盐壳沉积特征、蒸发盐类矿物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罗布泊干盐湖,保存了完整的"耳轮"型环状沉积模式和演化序列,在世界干盐湖中实属罕见.通过对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多级环状亚沉积环境下发育的盐壳地貌、沉积结构、龟裂形态、矿物组成以及地下卤水的地表排泄情况进行地面调查和实...  相似文献   
17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usting stress regime, a large number of strike-slip earthquakes occurred on the Miyaluo Fault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process, which 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n order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ir occurrence, stress tensors in subregions near the Miyaluo Fault are estim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both north and south side of the Miyaluo Fault,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nea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menshan Fault, and its dip is nearly horizontal, and the direction of tensile stress is nearly vertical. While in the Miyaluo fault zone,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SWW-NEE, and its dip is nearly horizontal,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al tensile stress is NNW-SSE, also its dip is nearly horizontal. It is consistent with sinistral shear stress state in the Miyaluo fault zone. It was referred that the behavior of Miyaluo Fault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process was caused by tearing effect generated from unbalanced forces of two sides of the fault. To understand the rupture mode of the aftershocks in subregions as described above, the total seismic moment tensors are estimated by adding the corresponding component separately of the seismic moment tensor of aftershocks in each reg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similar trend of total seismic moment tensor component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 of the Miyaluo Fault(indicating the consistency of rupture mod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ide of the Miyaluo Fault), and most seismic moment tensor components in the south sid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side, especially the compression component perpendicular to Longmenshan Fault and expansion compon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t indicates that thrusting component in the southeast direction in the south side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side, and the thrusting difference causes the sinistral tearing effect of the Miyaluo Fault. We also find that the sinistral tearing component of the Miyaluo Fault is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with the thrusting difference of its two sid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earing effect of Miyaluo Fault can be completely explained by thrusting difference of its two sid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Miyaluo Fault, which can explain the above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73.
祁连山大通河源多年冻土区浅层土壤水热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通河源不同草甸生态系统中建立浅层土壤水热监测网络. 2010-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均具有明显的冻融交替和空间梯度变化格局. 在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区,土壤融化和冻结末期分别出现在5月底、6月初和11月中下旬;而退化草甸区对应的时间则出现在4月底、5月初和11月中上旬. 在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土壤温度变化曲线上有明显的“零点幕”时期,而退化草甸则不太明显. 土壤温度曲线的阶段划分结果表明,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各阶段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阶段划分曲线基本重合,均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春季升温阶段、春季“零点幕”阶段、夏季升温阶段、秋季降温阶段、秋季“零点幕”阶段和冬季降温阶段. 对于退化草甸而言,春季和秋季“零点幕”时期不明显,阶段划分曲线与前二者具有较大差异. 退化草甸温度曲线“零点幕”时期不显著对应于下伏多年冻土临近岛状多年冻土边缘,是最易于受环境影响变化而发生退化的区域. 3个监测场地浅层土壤水热格局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下伏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4.
本文对和安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矿体呈脉状、细脉状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中,主要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含金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结构以半自形晶—他形晶粒状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蚀变矿床,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是蚀变矿物找矿标志,土壤测量Au元素异常...  相似文献   
175.
河流中单向性同流扩散器近区的稀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三维湍浮力流模式结合混合有限分析法对河流中单向性同流扩散器的近区稀释特性进行精确的数值分析,所得结果与Parr的试验资料吻合良好,进而给出了稀释度在近区的经验公式,并且分析了浮力射流的分叉现象和吸附现象以及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发现水面对稀释有延迟作用,对分叉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6.
侏罗系是四棵树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进一步查明侏罗系油气来源,落实生烃中心,对今后勘探选区选带十分重要。本文在对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以及埋藏史和生烃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原油分类、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主要发育湖相泥岩和河沼—三角洲相煤系两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丰度较高,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局部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八道湾组具晚期快速埋藏生烃特点,四棵树凹陷主体以生油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指纹对比发现,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含A、B两类原油,A类原油主要源自八道湾组中段湖相泥岩,生油母质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B类原油的生油母质主要为高等植物,应主要来自八道湾组上、下段煤系地层;据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和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反映出的运移效应推断,卡因迪克构造带以南至西湖构造之间存在八道湾组烃源岩的生油中心,是卡6井区和西湖1井头屯河组原油的主要供烃区,该区域是今后侏罗系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77.
蔚山铁铜矿位于安徽省无为县,是近年庐枞矿集区发现的新类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透辉石矽卡岩中,呈层状产出,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铁矿等,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透辉石等,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矿。从目前施工钻孔分析,形成矽卡岩的侵入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结合地磁异常推断深部可能有规模更大的岩体,因此区内存在寻找(层控)矽卡岩型铁(铜)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8.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牲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东濮凹陷杜寨-桥口-白庙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水关系复杂,勘探难度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在80%~90%之间,甲烷δ13C1在-36.1‰~-39.9‰之间;距兰聊断层较远的井,40Ar/36Ar比值一般小于590,3He/4He比值为n×10-8,呈现典型的油型气特征;在兰聊断层附近的井,40Ar/36Ar比值一般大于1000,3He/4He比值为n×10-6,均表现为较高的值,并且40Ar/36Ar与3He/4H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有幔源惰性气体的混入,这些井的甲烷碳同位素比油型气偏重5.0‰~8.0‰,比煤型气偏轻4.0‰~7.0‰。因此,兰聊断层附近的井,天然气以煤型与油型混合成因为主,部分井天然气可能为纯煤型气。凝析油特征表现为湖相地层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可明显分为两组:一组以桥口东翼桥20、桥23与白庙地区的白16等井为代表,它们具有较低的伽马蜡烷指数,可能与葛岗集洼陷烃源岩有关;另一组是白庙主体,它们具有较高的伽马蜡烷指数和奥利烷指数,与前梨园洼陷烃源岩有关。研究认为,杜-桥-白地区天然气与凝析油为源岩热演化后期高温裂解的产物,形成的天然气藏具有多源、多阶、复合成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9.

地震P波、S波到时是精确分析地震水平位置、深度与速度结构等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拾取P波和S波到时是地震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大数据量与强噪声环境给地震到时的自动拾取带来了很大挑战.在频率域中可将信号与噪声分离,但会造成震相的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STA/LTA、AIC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标准时频变换(Normal Time-Frequency Transform,NTFT),结合信号时间域与频率域特征,提出了基于NTFT的STA/LTA方法,以及基于NTFT的AIC方法来拾取P波和S波的到时.基于NTFT的STA/LTA方法通过构建即时频率约束的特征函数,以增强地震信号振幅响应的变化特征.基于NTFT的AIC方法则根据NTFT的变换系数定位即时频率-时间基准点,通过滑动窗口直接对标准时频谱进行AIC处理拾取最佳到时.本文采用了不同强度噪声的60组合成数据和105组实测地震数据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检验.以人工拾取到时为参考,实测数据中NTFT-STA/LTA方法拾取P波、S波到时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6 s和0.56 s;NTFT-AIC方法拾取P波、S波到时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5 s和0.35 s.相比于STA/LTA、AIC方法,NTFT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准确率,为强噪声环境下的地震波形到时拾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0.

为了识别震源机制解节面中的实际发震断层面,本研究在反演震源处应力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的不稳定系数,将其中最不稳定的节面视为实际发震断层面.本研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地震资料丰富且中强震发震构造研究较为深入的云南盈江地区,获得以下结论: (1) 2008年3月21日和2011年3月10日地震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EE向节面,对应震中附近的大盈江断裂; 2008年8月21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S向节面,对应震中附近近NS向苏典断裂; 2014年5月23日地震断层面识别结果为NEE向节面,其发震断层可能为昔马—盘龙山断裂; 2014年5月30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S向节面,其发震断层可能是与苏典断裂平行的断裂.(2)盈江地区总体断层面识别结果显示盈江地区发震断层走向优势分布为近NS向和NEE向,呈现出共轭断层,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 断层走向和最大主压应力轴走向关系符合安德森断层理论.(3)本研究表明基于应力场识别震源机制解节面中发震断层面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实际应用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