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3篇 |
免费 | 1111篇 |
国内免费 | 17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7篇 |
大气科学 | 823篇 |
地球物理 | 1002篇 |
地质学 | 2998篇 |
海洋学 | 845篇 |
天文学 | 56篇 |
综合类 | 348篇 |
自然地理 | 6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00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277篇 |
2017年 | 273篇 |
2016年 | 295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359篇 |
2012年 | 399篇 |
2011年 | 429篇 |
2010年 | 397篇 |
2009年 | 385篇 |
2008年 | 423篇 |
2007年 | 359篇 |
2006年 | 366篇 |
2005年 | 304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云南省景谷岔河地区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岔河地区火山岩属三江构造带澜沧江构造岩浆带的南段.晚二叠世在岔河一带喷发了一套安山岩-流纹岩与粗面岩组合的杂色火山岩系.熔岩普遍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以钙碱性和碱性岩为主,其次是拉斑玄武岩系.据CIPW计算,除碱性岩系外,均含标准石英分子.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无Eu异常的富轻稀土右倾型.微量元素分配形式为亏损P、Ti元素的锯齿状.w(Zr)/w(Y)值大于3.5,w(Ti)/w(Y)值小于500,W(TiO2)平均为0.82%.岩浆来源深度为138 km.表明岔河地区火山岩属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2.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松散砂土振密造成的早期路基沉降将对列车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地区新近沉积片状细砂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GDS空心圆柱扭剪仪模拟列车振动荷载的实际应力路径,并考虑排水条件、试样围压和加载幅值等因素,初步研究了2000列次(14000振次)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南京新近沉积片状细砂的振动排水特性和竖向累积变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围压对南京片状细砂的竖向累积变形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当试验围压较小时,加载幅值对试样的竖向累积变形的影响更大。其次,排水条件主要对列车运营前期的路基累积变形产生明显的影响,对后期的累积变形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本文也初步给出了排水条件和不排水条件下南京片状细砂的竖向累积应变增长曲线的新预测公式及其参数取值。研究结论对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新近沉积砂性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累积变形的计算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114.
总结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工作经验,提出自由观测面自由反射界面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处理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自由观测面的条件下,反射界面可分为简单倾斜平面、规则曲面和自由反射界面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讨论共反射面元的叠加方法。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提出了“鳞片法”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5.
116.
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固化剂的注入与叶片的搅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周围土体,改变桩周土体中的应力状态,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在高灵敏性的日本有明黏土中搅拌桩施工时对周围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周围土体中产生了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其量值较土体的初始上覆压力还要大,使土体中的有效应力为零,处于张拉状态,但是该超静孔隙水压力在初始阶段消散得非常快。为分析施工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将搅拌桩施工时和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采用受剪的孔穴扩张过程来模拟,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搅拌桩施工时周围土体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同时考虑了固化剂注入时的膨胀压力与旋转叶片在搅拌时所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超静孔隙水压力由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剪切力、注浆压力和孔隙压力系数所确定。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实测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7.
118.
以随机理论为基础,把岩土体渗透系数视为随机变量。根据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把岩土体视为按概率分布的不同渗透系数介质的混合体,不同渗透系数介质对渗流场产生贡献的大小由其概率的大小来确定。在确定岩土体渗透系数后,通过渗流方程就可求出不同渗透系数作用下区域内的水头分布和断面流量,再根据渗透系数的概率大小进行叠加,求出整个区域内的水头分布和断面流量。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较确定性有限元法误差小,可作为渗流计算的又一方法用于渗流分析。 相似文献
119.
S. L. HWANG T. F. YUI H. T. CHU P. SHEN H. P. SCHERTL R. Y. ZHANG J. G. LIOU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2007,25(3):349-362
Although oriented rutile needles in garnet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several ultrahigh‐pressure (UHP) rocks and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UHP indicators, their crystallographic features including growth habit and lattice correspondences with garnet host have never been properly characteriz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ic (AEM) study on evenly distributed oriented rutile needles in garnet of two eclogitic rocks from Sulu. Some garnet in one UHP diamondiferous quartzofeldspathic rock from the Saxonian Erzgebirge, and in one high‐pressure (HP) felsic granulite from Bohemia also contain a few unevenly distributed oriented rutile needles. They have also been studied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son. Despit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EM revealed that all rutile needles are oriented along the 〈111〉 directions of garnet with their lateral sides surrounded by the {110} planes of garnet, and that the growth directions of most needles are close to the normal of the {101} planes of rutile. No other specific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tile and garnet host were observed, and there is no pyroxene associated with rutile, as necessitated by the precipitation reaction of rutile in garnet as previously proposed. A simple solid‐state precipitation scenario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utile needles in garnet in these two eclogitic rocks is not justified. Three alternative mechanism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formation of oriented rutile needles: (i) the rutile needles may be inherited from precursor minerals; (ii) the rutile needles may be formed by a dissolution–reprecipitation mechanism; and (iii) the rutile needles may be formed by cleaving and healing of garnet with rutile deposition. None of these mechanisms can fully explain the observations, although the first one is less likely and the third one is preferred. This study presents an example where the presence of oriented/aligne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a precipitation origin.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