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7篇 |
免费 | 1592篇 |
国内免费 | 9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3篇 |
大气科学 | 644篇 |
地球物理 | 795篇 |
地质学 | 2340篇 |
海洋学 | 693篇 |
天文学 | 50篇 |
综合类 | 297篇 |
自然地理 | 4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80篇 |
2020年 | 240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220篇 |
2017年 | 215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286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300篇 |
2012年 | 303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297篇 |
2006年 | 264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86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贺州地区气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贺州地区年平均气温有增高趋势,冬季和春季较大幅度变暖,带来暖冬,夏季反而稍微降温,出现凉夏,秋季稍有增温,但不明显;(2)贺州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存在11 a和4a左右的两个振荡周期;(3)在上世纪80年代初,贺州地区干旱指数有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由负值转为正值,干旱有加重的趋势,未来几年贺州地区干旱指数仍处于增强的趋势中,这与11~13 a左右的振荡周期处于正位相有关.贺州地区4个站的干旱指数都有一个11~13a左右的振荡周期和一个2~6 a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类型、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哈—英买力地区是塔北隆起上的主要油气富集区,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的观点一直主导着该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思路。但储层精细描述揭示了牙哈—英买力地区除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外,还发育有暴露浅滩型、层间古岩溶型、白云岩型储层。其中位于古潜山面之下经风化作用改造的白云岩型储层是最有勘探价值的,勘探成功率高。其次是暴露浅滩型储层,油藏类型有早成藏残留型和晚成藏型。暴露浅滩型、层间古岩溶型和白云岩型储层也是很有勘探价值的储层类型。早成藏型原生油气藏,位于寒武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呈假整合接触的地区,与古潜山无关。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可以形成晚成藏型油气藏,但目前试油结果均为水层,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网毯式”成藏机制剖析及其对盆地油气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油气通常近源聚集不同,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新近系为特殊的远源成藏.其成藏的机制是什么?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进行勘探?本文从其充注特征和输导体系人手,剖析了成藏机制与富集特征,进而系统描述评价了准噶尔盆地宏观输导格架,预测此类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与有利方向.研究表明,车排子凸起新近系远源成藏是”网毯式”体系高效输导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运动与”砂-泥二元结构”沉积背景促使普遍发育网毯式输导体系.网毯输导体系控制了准噶尔盆地50%以上数量的油气聚集,网毯式成藏是盆地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成藏类型.毯-源关系表现为侧向或纵向直接沟通样式、断层沟通或接力样式、断层-中转层接力样式、断层-不整合接力样式等4种样式.分析毯-藏空间关系,存在毯边、毯尖、毯中削截、毯中背斜、毯中坡折、毯中断块、毯上断块、毯上岩性、毯上地层等9种毯砂油气藏与毯上相关油气藏类型.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藏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应重视并采取以网毯输导体系刻画评价为核心的研究与部署思路,大力推进此种类型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4.
5.
6.
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固化剂的注入与叶片的搅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扰动周围土体,改变桩周土体中的应力状态,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在高灵敏性的日本有明黏土中搅拌桩施工时对周围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周围土体中产生了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其量值较土体的初始上覆压力还要大,使土体中的有效应力为零,处于张拉状态,但是该超静孔隙水压力在初始阶段消散得非常快。为分析施工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将搅拌桩施工时和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采用受剪的孔穴扩张过程来模拟,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搅拌桩施工时周围土体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同时考虑了固化剂注入时的膨胀压力与旋转叶片在搅拌时所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超静孔隙水压力由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剪切力、注浆压力和孔隙压力系数所确定。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实测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HOUYUAN LU NAIQIN WU XIANGDONG YANG CAIMING SHEN LIPING ZHU LUO WANG QUAN LI DEKE XU GUOBANG TONG XIANGJUN SUN 《Borea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ternary Research》2008,37(2):254-262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ies and Picea abundance in surface pollen and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SCF) distribution, elevation and climate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using a large modern pollen data set consisting of 857 sampl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bies and Picea pollen are abundant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here SCF dominates the landscape. Pollen percentages of both Abies and Picea show a unimodal pattern with changes in elevation and climate, and their optima occur at elevations from 2500 to 4000 m a.s.l.,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from −1 to 10 °C an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450 to 850 mm. The optimal elevation of Abies and Picea pollen distribution decreases with latitude from c . 4000 m in the south (21–32°N) to c . 2500 m in the north (43–49°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bies and Picea pollen abundance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modern distribution of these taxa, which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elevation and climate. These relationships could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interpretation of fossil pollen data in terms of climate and elevation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8.
9.
空心圆柱仪模拟列车荷载下土中应力路径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体作为各向异性散粒体材料,其动力特性依赖于所处的应力路径。列车荷载下地基土在最大剪应力空间呈心形线旋转应力状态,但目前还未见室内试验中模拟心形线应力路径的相关研究。首先提出了土体动力响应解的简化拟合形式,并通过典型列车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所受应力特征分析验证了该简化形式的合理性。针对目前国际上已有的3类空心圆柱仪(HCA),推导出模拟列车荷载下地基土应力特征的加载方式:(1)双向振动HCA可通过确定轴力和扭矩的应力形式来实现心形线应力路径加载,此时球应力p的变化规律与轴力的加载波形一致,中主应力系数b在内、外压相等时呈余弦变化规律;(2)三向振动HCA在模拟列车荷载下的应力特征时,可以保持p不变或b恒为0.5;(3)四向振动HCA能够通过控制轴力、扭矩和内、外压的共同变化来较全面地模拟列车荷载下土单元体的应力特征,并可实现b为任意合理值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p、q之间保持恒定线性关系。并推导了3类HCA的加载参数在正应力均以压应力为主及中主应力方向维持在直径方向时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江苏大丰潮滩悬沙级配特征及其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根据2002和2003年夏季在江苏大丰潮滩的现场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悬沙级配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再悬浮、沉降和流速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悬沙颗粒较细,以粉砂为主,悬沙级配在潮周期内的变化模式有两种类型:一是稳定型,悬沙级配的时空(垂向和平面)变化很小;二是双峰型,悬沙级配的时空变化显著,粗细峰高度不断变化.再悬浮、沉降、涨潮时输入潮滩的悬沙和底质级配是影响悬沙级配的重要因子.再悬浮使粗颗粒悬沙的含量增加,悬沙与底质级配不断接近,沉降对悬沙级配的影响与再悬浮相反.再悬浮发生时悬沙级配对流速有明显响应.在没有再悬浮和沉降影响的情况下,潮滩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悬沙级配趋于稳定和相同,对这种状态下的悬沙级配可称为背景悬沙级配,大丰潮滩背景悬沙级配的平均粒径为7μ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