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8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Mantle circulation in planets with strongly temperature‐dependent viscosity results in stagnant‐lid convection. It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 how this stagnant‐lid regime can change into a plate‐like convection regime as on the present‐day Earth. Here, we use 2D numerical models to study subduction initiation from an initial stagnant lid with laboratory‐consistent parameters and without pre‐existing weak zones or kinematic boundary condi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ubduction can be initiated dynamically as a result of a thermal localization instability. The lithosphere may deform in a stagnant‐lid mode, an un‐necking mode, a symmetric‐subduction mode or an asymmetric‐subduction mode. The asymmetric‐subduction mode occurs only for relatively large friction angles and moderate thermal ages, and the presence of heterogeneities increases the parameter space of this mode. The limited parameter space might explain why only the present‐day Earth has plate tectonics, and suggests that the initi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is more difficult than previously anticipated.  相似文献   
142.
张渊  佘振宝  李俊锋 《世界地质》2001,20(3):267-271
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类型选金矿石的特点,采用复合处理剂湿法预处理-提金新方法使吉林白山地区微细浸染型难选金矿石选金回收率由27%-57%提高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43.
叙述了采用流动注射在线泡塑富集分离、分光光度联用技术快速测定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方法.建立了两条工作曲线:其一校正曲线范围为 0.1~1.0 μg/mL,进样频率22 N/h,浓集效率25,检出限2.2×10-8 g/mL;其二校正曲线范围为1.0~9.0 μg/mL,进样频率44 N/h,浓集效率13,检出限1.6×10 -7 g/mL.系统分散系数为3.78,对国家标准管理样GBW(E)-070014平行11次测定,RSD 为1.29%,对所得结果进行t检验,置信度95%时,无系统误差存在.  相似文献   
144.
用NOAA气象卫星资料对甘肃省河东地区土地覆盖分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郭铌  陈添宇 《高原气象》1995,14(4):467-475
根据不同植被群落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点,利用1991-1993年NOAA气象卫星AVHRR资料对32.5°-38.0°N,100.5°-109.0°E范围内的土地覆盖状况进行了分类,并利用分类结果讨论了不同土地类型植被指数年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5.
山东胶莱盆地位于胶东地区的胶北隆起区和胶南造山带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叠置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拼合带部位,它的周边被深断裂所围限和控制,因此属于一个断陷盆地。自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胶莱盆地经历了初始拉张、强烈拉张、稳定扩张和萎缩消亡的几个构造演化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生代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以及郯—庐断裂带的强烈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胶莱盆地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对胶北隆起区的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中的控矿构造的时空演化、矿液上侵驱动转移、成矿热动力、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6.
佘燕  郑府相  杨军 《贵州气象》2006,30(Z1):67-69
从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及主要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阐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7.
用NOAA卫星资料监测土壤湿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NOAA气象卫星资料结合数字化地形资料进行土壤湿度监测的方法,其思想是以冠层温度随植被指数的变化率作为监测土壤湿度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8.
柴西新生代沉积源区及盆地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西岔沟剖面10件新生代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分析和年龄-温度热演化史的模拟,研究了柴西新生代碎屑沉积岩源区及盆地的热历史.磷灰石样品大多未退火,来自不同的物源区.裂变径迹颗粒年龄分组显示,盆地经历了23.5,29.6,35.8 Ma 3次构造热事件;沉积物源区在42.0~40.5,39.0-37.5,14.0-11.5,6.0~4.5 Ma 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源区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12 Ma左右的构造活动,导致下油砂山组顶部物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40.5~39.0,16~14,11.5~6.0 Ma沉积物的源区发生了明显的升降运动,导致剥蚀速率加快;平均围限径迹长度为9.4~11.7μm.总体来看,干柴沟地区及周缘山系在37~15 Ma近22 Ma的地质时期内一直比较稳定,30 Ma左右的热事件在盆地或周缘山系都有较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9.
地壳根、造山热与岩浆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造山带及其岩浆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造山带流变学结构与造山热和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年轻的山带往往存在地壳根,但古老的山带地壳根是否存在,取决于造山带的热状态和榴辉岩化的强度,只有缺乏流体和冷的造山带才保留有地壳根,例如古生代的南乌拉尔山和北美前寒武纪的南Trans-Hudson造山带。造山带的伸展塌陷往往伴随着幔源岩浆底侵、地壳软化、隆升和强烈岩浆作用。由于地幔浮力和造山热的作用,一些山带具有高的海拔和薄而热的地壳,属于具有长期活动性的构造带。研究表明,这些具有长期活动性的构造带,是建立在以前形成的热的、软化了的弧后区内。中国昆仑—秦岭—大别造山系北缘,古生代时期发育了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带,而南缘发育了相近时代的与弧后伸展有关的双峰式岩浆带,构成古生代双岩浆带。该造山系早中生代的造山作用,就是在南缘的古生代弧后岩浆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双岩浆带提供了造山热控制复合造山作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0.
全波场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波场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勘探理念,它包括全波场采集和全波场处理等各方面.本文首先描述了全波场地震勘探的特点,然后从观测系统设计、对采集设备要求及布置方式、矢量滤波、各向异性速度分析以及各向异性成像等方面介绍了其与常规3D地震勘探的差异,说明了全波场勘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有关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方面的信息问题,将引起地震勘探技术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