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807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用全岩锆饱和温度计和角闪石Al压力计计算得到德兴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平均结晶温度为(790±50)℃,压力为(198±60)MPa。以此温压条件为前提,根据化学反应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与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在假设磷灰石中F-、Cl-与OH-理想替位的前提下,运用电子探针测试及计算得到的花岗闪长斑岩中斑晶矿物磷灰石F-、Cl-、OH-浓度,计算得到磷灰石结晶时流体中HF、HCl的活度分别为0.00079和0.196mol/L。这个浓度代表了岩浆结晶早期分异的初始岩浆流体中HF和HCl的含量特征,且HCl的有效浓度远远大于HF,暗示德兴花岗质岩浆分异的初始岩浆流体富含能与成矿元素Cu形成稳定络合物的挥发性组分Cl,有利于形成花岗质岩浆热液铜矿床。  相似文献   
992.
王晓燕  尚纬  马梅  王子健 《地球化学》2001,30(6):612-616
于1999年7月采样对北京西南永定河(官厅-三家店)水体进行了有毒有机物污染状的研究。水中有机物通过XAD-2树脂进行富集,沉积物样品经冷冻干燥和素氏提取后,用于Ames实验。结果表明,永定河已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污染,但静止水体(水库大坝和三家店)未表现出致突变性,流动水体(八号桥和雁翅)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最上游的八号桥点致突变性最强,沉积物样品的致突变性表现出几乎与此相反的规律,但除雁翅点样品对TA100菌株外,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较强的致突变性。表明水库已成为污染物的储藏库并对下游造成二次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北部中深层细结构混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7年8月获得的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海流资料和CTD(温盐深剖面仪)水文资料,应用Gregg模型对南海中深层内波尺度的混合进行估计,同时应用Thorpe尺度对中深层存在的垂向翻转及由此引起的混合进一步分析。两种方法均显示,吕宋海峡附近上层400m的耗散率及混合率均强于18°N断面,中深层两个区域的混合率并没有显著区别。这表明吕宋海峡上层400m,可能存在更活跃的内波活动,从而产生更强的内波混合和垂向水团翻转。Gregg模型估计的耗散率和混合率量级分别为10^-9W·kg^-1和10^-6m^2·s^-1。大部分CTD站位在中深层均存在垂向翻转,而且保持较高的发生率,翻转所对应的混合率并不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以上南海北部的细结构混合特征增强对南海中深层混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4.
对单频内波在白噪声的干扰下引起的不稳定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振幅和不同Pr数(Prandtl number)对静力不稳定、剪切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出现的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静力不稳定总是比其它2种不稳定先出现,其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振幅越大(Pr=0.72)时,内波越不稳定,导致3种不稳定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Pr数增大(A=0.256)时,3种不稳定出现的时间也略有提前.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两种半分析算法的水体吸收系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42组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获得的遥感反射率、水体各组分吸收系数的实测数据,对QAA(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和GSM(Garver-Siegel-Maritorena)算法在寡营养的南海和富营养的福建沿岸两种不同类型水体的吸收系数反演进行了检验。以水样测量值为参考,两种算法在本研究水体中的反演成效与他人在其它水域的研究结果相当。QAA算法在南海的反演成效高于福建沿岸水体。对于443 nm的总吸收系数(a443 ),南海的对数均方根误差(RMSE )为0.046,平均相对误差为7.9%,对数平均偏差为0;福建沿岸水体的对数均方根误差(RMSE )为0.194,平均相对误差为30.6%,对数平均偏差为-0.167 。GSM算法在两类水体的反演成效类似,A443 之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南海分别为0.161和27.7%,福建沿岸分别为0.149和32.1%,但从A443的对数平均偏差值看,其在南海反演值低于实测值(对数平均偏差为-0.142 ),在福建沿岸则略呈高于实测值(对数平均偏差为0.016)。两种算法中的部分经验参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是产生反演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反演精度,对算法中经验参数的更进一步区域化调整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6.
养殖虾夷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8年6~7月在我国北方某海域,进行了底播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不同组织中Pb、Cd、Cu、Zn 4种重金属的含量调查.重金属的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结果表明:闭壳肌中有害重金属Pb、Cd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织;虾夷扇贝内脏团质量虽仅占整贝质量的8%~15%,但内脏团中有害重金属Cd占整贝中Cd的76%~85%,Pb占整贝中Pb的45%~54%;同时,研究表明虾夷扇贝对有害重金属的蓄积与养殖区域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收集了中德合作调查的SO49-18测线北段地震剖面和水深数据,结合区域的声呐浮标、OBS和双船折射等成果信息,利用重力数据,采用LCT综合反演软件,对南海北部的地壳结构进行重震联合模拟,建立了初始2.5维地球物理模型,并由该模型计算出正演理论空间重力异常曲线.同时,采用匹配滤波技术对实测空间重力异常的不同深度异常进行分离,并与计算空间重力异常曲线进行比较,在物性参数合理的范围内逐层进行模型修饰,使计算与实测空间重力异常曲线相吻合,建立了地壳结构初始深度模型.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地壳结构总的特点是:从陆架到陆坡,地壳厚度不断减薄,呈连续阶梯状变化,上地壳厚度较小,下地壳厚度较大;北部洋陆过渡带,莫霍面埋深急剧变浅;西北次海盆地壳厚度(莫霍面埋深)较薄;中沙海台,地壳厚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8.
简要介绍了自持式剖面探测漂流浮标(以下简称剖面浮标或Argo浮标)电导率、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简称CTD传感器)中磁力泵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叶轮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磁力耦合器的设计思路.由此设计的磁力泵变动密封为静密封,达到无泄漏.该方法可作为磁力驱动装置的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东海陆架两期沙脊的时空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高分辨率的单道地震和多波束测深数据,识别并对比了东海陆架中部同一海区相距20余万年的层U14和层U2两期沙脊群,其中层U14期沙脊属于埋藏沙脊,位于东海海底以下90m深处,推测属于距今320~200ka的海侵体系域(TST),沙脊顶界面是该期海侵的最大洪泛面(MFS);层U2期沙脊位于东海陆架,属于衰退沙脊,系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TST,顶界面是LGM以来的MFS。尽管两期沙脊形成年代相距20余万年,地层层位相距近90m,但是沙脊群总体走向一致,表明距今2×105/a以来东海陆架潮波基本格局稳定。从层U2期可识别出4个亚期沙脊,通过多波束海底地形图可识别出4组走向的沙脊,多亚期、多走向沙脊是LGM以来海平面阶梯状波动在海底地形演变过程中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0418号台风"艾利"路径转折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8号热带风暴"艾利"在移动过程中先后发生两次转折,这种路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本文重点分析了"艾利"台风在靠近福建东部海岸线发生第二次转折时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并与多普勒正负速度区的对称性及极值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通过对多普勒正负极值区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环境风的风向,进而判断台风未来的走向,且环境风风向的变化对于台风未来移向变化的影响有1~2 h的提前量.这有助于我们提高预报时效,对台风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