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803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697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1427篇
海洋学   367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3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用4波段红外辐射计现场测量海表面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介绍了4波段红外辐射计(CE312)的标定方法、现场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分析了给测量数据带来误差的原因以及减小其值的方法。给出了辐射温度反演方程和用本文叙述方法处理现场数据的结果及误差,讨论了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12.
小藤壶类除少数种为深海产外,大部栖息于潮间带,附着于岩石、码头、树木、管道、浮标或船底,是沿岸附着生物的主要种类,在潮间带岩岸生物群落中常占一定的优势。种类的准确鉴定对分析潮间带生态和附着生物的生态研究及防除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早在1854年,Darwin就在藤壶科Balanidae下建立了小藤壶亚科Chthamalinae. Pilsbry (1916)将其提升为小藤壶科Chthamalidae,与Balanidae并列;1976年Newman& Ross对藤壶亚目Suborder Balanomorpha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分为3个总科(Chthamaloidea,Coronuloidea和Balanoide),他们将小藤壶科中壳壁带轮生副板的4属分出,建立鳞藤壶科Catophragmidae,与Chthamalidae一起置于小藤壶总科Chthamaloidea之下。 关于小藤壶类,国内仅有零星记载,缺少系统研究,特别是一些深水种尚无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过去在全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写成,共报告小藤壶科9种,分隶于2亚科4属,其中有1新种,1种为我国首次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文报告的小藤壶,分布于我国长江口以北海域的只有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 Hoek,它大量出现在高潮带岩石上,对温、湿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强,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周期性干燥和较大的温度变化幅度。其余种类则出现在长江口以南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其中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和楯形矮藤壶Chamaesipho scutelliformis分布广,数量大;中国四板小藤壶Tetrachthamalus sinensis Ren在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占优势。  相似文献   
813.
通过对黄骅地区的实地调查,根据钻孔的分析对比,对黄骅地区全新世以来古黄河三角洲的特点、分布及其演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粒度变化、垂向结构等方面与现代黄河三角洲对比研究,证明黄骅地区全新世以来确实存在古黄河三角洲,其各方面特征与现代黄河三角洲相近或相同。只是因多期迭覆,后期改造,使之成为一个不十完整的、复杂的古黄河三角洲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814.
东海新生代构造格架特征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海海域存在着二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秒同成因机制的新生代盆地,即发育在陆壳之上的东海陆架陆缘裂谷盆地和发育在过渡地壳之上的冲绳海槽弧后盆地。前者是大陆向洋蠕散时两次裂离而形成的,后者是洋壳向陆壳俯冲导致陆壳裂离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15.
应用非平衡产量模型对卡塔尔渔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剩余产量模型是鱼类种群动力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应用 1个非平衡产量模型分析了卡塔尔渔业。结果表明当前鱼类生物量是最大持续产量时生物量的 1/4,当前捕捞死亡率是最大持续产量时捕捞死亡率的 2倍。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是 782 6t( 80 %置信区间为 6767~ 7993t) ,最佳捕捞努力量是 2 4 8艘船 ( 80 %置信区间为 2 2 5~ 2 86艘 )。  相似文献   
816.
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月和11月对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两次定量调查。共采到23种大型海藻,其群落构成以红藻类占优。海藻种类的区系温度性质属明显的温水性区系。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240.939/m2,11月份平均生物量为164.399/m2。两季度月都以岛西侧的D7断面平均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20.159/m2和472.509/m2。就垂直分布而言,1—2米水层内海藻分布密度最高,达527.549/m2。优势种为海蒿子和石花菜。  相似文献   
817.
本文报道在我国西沙群岛捕获的海龟Chelonia mydas (Linnaeus)和蠵龟Caretta caretta(Linnaeus)上附着的藤壶5种,分隶于2亚科,4属,其中有2新种,其余3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18.
在分析实测燃料(1978-1979)的基础上,运用物质纵向输移模式讨论了伶仃洋河口湾余流的垂向结构,同时,对同步资料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垂向低频水流分布。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对伶仃洋河口环流与水沙输移的解释基本一致,东、西、两槽均存在明显的垂向环流,平均流、斯托克斯漂移效应,以及垂向净环流是净输沙的主要贡献项。  相似文献   
819.
作者在鉴定1994年采自大连(北黄海)浅水和广东大亚湾的端足类(Amphipoda)标本中,发现了蜾蠃蜚科(Family Corophiidae)的一新属,即拟亮钩虾属 Genus Paraphotis,报告如下。新属、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20.
本文利用POM模式模拟了季风在台湾海峡引起的风海流以及三维流场结构。在冬季和夏季两种条件下,得出了季风引起的水位变化和三维流场结构。结果显示在冬季季风的作用下,海峡的东部北部发生减水而西南部产生增水;在夏季海峡北部产生增水而东南部和西南部产生减水,在科氏力的作用下,风海流表层流向偏于风向右侧。风海流在20m处形成的流场和底层流场本文也给出了模拟结果。流速的艾克曼螺线显示;该海域的流速并不随水深加大而一致减小,而是先减小至一定深度再稍微增大,然后继结衰减而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