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4篇
  免费   2255篇
  国内免费   3428篇
测绘学   1480篇
大气科学   1989篇
地球物理   1908篇
地质学   5494篇
海洋学   1901篇
天文学   217篇
综合类   923篇
自然地理   156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831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725篇
  2018年   680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765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05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820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气体的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之一。本文在现场调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为有害气体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天然降水的入渗和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植被冠层与大气界面间(SVAT)物质传输过程日益成为水文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领域,降水量的迁移与转换是非灌溉区SVAT主要的物质传输过程.干旱半干旱区稀疏灌丛蒸散量占降水量的90%以上,因此对降水入渗与水分在土壤内植物根际区再分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试验于2001年8月17日至9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试验站进行,主要观测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灌丛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在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土壤入渗深度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10倍.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0.46 mmh-1时,土壤入渗速率约为0 cm*h-1,此时的降水对沙区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40~1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瞬时入渗速率.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固沙区微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其根系密集层1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试验期间翌日 8:00时土壤含水率值略高于前一日20:00时水分值 0.1%~0.3%.  相似文献   
143.
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讨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立足现实对相关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处理,实现防洪空间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为优化防汛指挥工作手段提供基础。系统数据库饭知不同比例尺精度的空间基础数据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对相关水文、防洪设施、全省洪涝风险和重点区风险图、土地利用等图件进行系统整合。系统有较强的管理功能和分析功能,可提高云南省防洪空间信息的共享度和系统有效管理,为政府统一组织和指挥抗洪救灾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44.
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多源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东天山铜镍成矿带内的矿产勘查效益,文章综合了区域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成矿信息,尝试建立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多源信息找矿模型。认为成矿带内铜矿资源远景良好,必将成为我国又一个铜矿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145.
内蒙古大井矿床中产出一种奇特的闪锌矿斑点结构,闪锌矿斑点包裹于黄铁矿中,通过显微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该闪锌矿斑点属罕见的富铜闪锌矿,ω(Cu)为3.87%—6.99%,平均5.37%,其成因与在黄铜矿中的闪锌矿斑点一样,是高温下出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6.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南岭地区地质弄常及其圈定方法,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对该区的金矿资源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圈定了10个地质异常区和7个金成矿远景区,为南岭地区金矿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缘存在一套中、晚侏罗世稳定浅海碎屑岩沉积,属残余海盆地沉积,表明尼玛地区的俯冲消减机制在中侏罗世以后已结束。结合带南侧三叠系确哈拉群为一套半深水—深水沉积,是陆架边缘沉积序列,代表结合带打开之初的较早期沉积。确哈拉群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中侏罗世钙碱性岛弧火山岩系,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在早侏罗世向南俯冲对应的滞后弧火山岩。在结合带南侧80~100km范围内分布着一条东西长超过100km的中晚侏罗世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带,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向南俯冲碰撞作用的后碰撞阶段产物。综合认为,尼玛地区中特提斯洋是在三叠纪打开、中侏罗世以前向南俯冲闭合的。结合区域上该结合带闭合时间有早有晚、俯冲方向有南有北的事实,提出中特提斯是一个具有众多互不相通的、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小洋盆共同组成的多岛洋,其间存在许多大小不一、运动方向和性质各不相同的地体。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造山(造陆)机制是解释中特提斯洋发展演化诸多问题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8.
西藏冈底斯东段成矿系列区域地球化学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乐段优势矿床成矿系列预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成矿系列矿源场特征,以及地球化学靶区与矿床成矿系列的联系,揭示了矿化规模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计算了因素耦合系数。预测冈底斯构造带是4种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密集区。  相似文献   
149.
阐述了新疆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疆煤田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当前工作重点,并对新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0.
通过野外调查,在收集统计大量基础地质、经济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林)业地质等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在GIS技术指导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半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对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现状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研究和探讨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浅覆盖区生态地质评价模型,确定了综合参数,划分了生态地质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