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22篇
地球物理   365篇
地质学   854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三家厂铜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门三家石铜矿位于云南易门铜矿带西部,按产状、矿物组合及成矿作用可分为狮山式和凤山式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三家厂铜矿狮山式矿床是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凤山式矿床是狮山式矿床经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风化吸收的大气CO2主要以HCO3 -形式连续地经由河流从大陆输送到海洋,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汇。目前主要河流流域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估算存在不确定性,分布格局尚不清晰。基于GEMS-GLORI全球河流数据库提供的全球10万km 2以上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监测数据,利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对CO2的吸收速率为0.43±0.15 Pg CO2 yr -1,平均CO2吸收通量为7.93±2.8 t km -2 yr -1。CO2吸收通量在不同气候带下差异显著,热带和暖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年吸收速率的62.95%。冷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的33.05%,仅次于热带地区。本文划分出全球CO2吸收通量的9个关键带,关键带的交汇处CO2吸收通量较高。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对CO2吸收通量的均值为8.50 t km -2 yr -1,约为非喀斯特流域的3倍。全球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在全球碳循环、水循环及碳收支平衡估算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Sm-Nd法及其参数εNd(O)、εNd(T)、TCHURNd、εDMNd及x,是测定花岗岩形成年龄及研究花岗岩成因类型、模式年龄及地幔物质百分比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测试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广泛使用。作者提出了Rb-Sm法的相应参数εSr(O)、εSr(T)、TURSr、εDMSr及μ做为补充,在没有Sm-Nd同位素资料的情况下,Rb-Sr同位素参数基本上可以代替Sm-Nd同位素参数。经对比,求花岗岩中幔源物质百分比时,Rb-Sr法计算值与Sm-Nd法计算值相比,误差一般不超过10%。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计算花岗岩山幔源物质百分比的简化式,使该计算更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大庙斜长岩的40Ar/39Ar年龄测定呈现出一条典型的马鞍型年龄谱,在中温阶段有二个明显的坪年龄1656±15 Ma和1029±7 Ma,结合其构造位置和全球斜长岩分布来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侵位年龄和后期热扰动的时代。密云奥长环斑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716±21 Ma。两者时空上密切相关,代表了裂谷作用初期非造山环境中双模式岩浆作用产物。斜长岩类和苏长岩之间稀土配分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明显为同一成因的岩浆分异系列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演变趋势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长江中下游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洪规划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演变的数学模型.为适应防洪规划方案论证涉及江湖水沙相互制衡相互关联客观情况,建立了面向江湖水沙关系及其演变的数学模型.针对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运动特点,在水沙数值模拟的范围内侧重对下荆江河道冲刷、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模式、洞庭湖泥沙淤积、江湖耦合等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模拟结果较好反映了江湖水沙演变规律,主要成果已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和防汛调度方案中.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Shoshonitesarepotassicigneousrockswhichoccurmain-lyinsubduction-relatedtectonicsettings(Morrison,1980).Theyarecom...  相似文献   
9.
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控气作用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中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等典型的含气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差异,分析了构造控气和水文地质控气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含气量高,CH4百分含量高,δ13C1值大于-38.75‰,储层渗透率变化小,储层改造难,构造热事件对煤层气的生成、富集贡献大,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含气量低,CH4百分含量低,δ13C1值大于-49.11‰,储层渗透率变化大,储层易改造,煤热演化史及煤阶影响着煤层气的生成、富集,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活跃的水动力是甲烷生成的主要的水文地质条件之一,但持续的水动力使气藏遭到破坏,且破坏幅度小,而合适的地层水矿化度则是低煤阶煤层气生成的重要条件,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The upmost segment(Holocene series)of the Milanggouwan stratigraphic section(MGS1)in the Salawusu River valley shows 11 sedimentary cycles of dune sands and fluvio-lacustrine facies,or dune sands and paleosols.The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is segment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11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ycles with the value alternating from low to high,in which the layers of the dune sands correspond to the lower value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the layers of fluvio-lacustrine facies and paleosols correspond to the higher peaks.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low and hig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lues indicate the climate dominated by cold-arid winter monsoon and warm-humid summer monsoon of East Asia,respectively,and the study area has experienced at least 22 times of mil-lennial-centennial scales climate alternation from the cold-arid to the warm-humid during the Holocene.In terms of the time and the climate nature,the variations basically correspond to those of the North Atlantic and some records of cold-warm changes in China as well.They might be caused by the alternation of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in the Mu Us Desert induced by global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