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IN A LARGE RESERVOI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in Taipinghu Reservoir, the largest reservoir (9400 ha)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was carried out dur ing 1985- 1986. A total of 175 species of algae belonging to 8 phyla and 87 genera was noted. The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 was dominated by species of Chlorophyta, Cyan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The species number, cell density and biomas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88%, 86.5% and 78.9% of the total phytopiankton. The weighted annual average biomass was 1.52 mg/L and cell density was 1.43 x 106 ind/L. The growth maximum was observed in summer. Diatoms were abundant in the region adjoining a river. A large number of flagellated algae such as Euglena and Chromulina occurred in the artificial fish culture bay.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algal compositi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1.48mg/L) that this reservoir is a mesotrophic water body that had undergone slight natural eutrophication.Presented are an  相似文献   
102.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塌陷区的探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山市杨树林煤矿附近的采空塌陷区,已对南侧铁路的正常运行构成危害,需对其进行治理,为此选用瞬变电磁法探测该采空塌陷区的范围。根据该区的施工条件,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中心回线装置进行探测,其施工参数为发射回线边长50m;接收回线边长5m、20匝、接收线框面积500m^2;供电电流50A,采样率为4μs。共布设测线3条,其中2条平行铁路,线距25、点距10m;一条垂直铁路,点距25m。依据其1线、2线及3线TEM等视电阻率剖面图的低阻异常,判定该采空塌陷区在2线的在590~710m及3线的0~125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3.
将三套显式云降水方案移植、耦合到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HLAFS中, 显式云降水方案包括双参数暖云方案、简化混合相云方案和双参数混合相云方案,明显地改进了原模式预报系统的湿物理过程,特别是对云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详细介绍了这三套云降水方案的物理过程,以及与动力框架的耦合.  相似文献   
104.
初、边值条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1998年夏季风气候进行了模拟,并就初、边值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月际尺度的气候变化,但对降水异常的模拟还需作进一步完善.通过在几个季节采用不同初始场进行的数值模拟发现,从春季开始的积分其结果对初始场的敏感性较高,初始场的差别会对后期模拟产生明显影响.相对来说,从冬季开始的积分,其对初始场的依赖性较小,初始场的差别会在积分过程中逐渐减小,因而在利用RegCM2进行区域气候模拟时宜从冬季开始.另外,通过对采用不同侧边界嵌套方案的模拟效果进行简单讨论,发现当采用较少的缓冲区(5圈)时,海绵边界对温度、比湿及位势高度的模拟要比指数松弛及流入流出边界好,降水的模拟也要比其他方案好一些,但对风场的模拟则不如指数松弛方案.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渤海湾北部凝析油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6.
在 2020 年 8 月 3—5 日台风“黑格比”登陆期间,浙江地区出现了强降水。利用中国自动站与 CMORPH融合降水产品及ERA5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浙江地区强降水分两个阶段。为探究两个阶段降 水成因,采用扰动天气图方法、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与FLEXPART(the Flexible Particle Model)重点 分析浙江地区强降水期间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伴随强盛西南夏季风环流的水汽通道起着重要作用。最后,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_ARW进行了水汽条件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西南季风水汽输送的重要性。在台 风登陆降水预报过程中,需要关注西南夏季风背景下不同水汽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徐仕琪  涂其军 《地质论评》2016,62(S1):415-416
稀有金属是新疆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曾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已知新疆有稀有金属矿床(点)69处,其中超大型矿床1处(可可托海),中型矿床4处(柯鲁木特、库卡拉盖、阿斯喀尔特和大红柳滩)。区内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是花岗伟晶岩、花岗岩型和碱性花岗岩型。本文通过对新疆69处稀有金属矿床(点)的统计分析,从成矿时间、空间、成因类型等几方面全面总结稀有金属成矿规律,归纳稀有金属主要控矿条件,指出新疆稀有金属矿地质勘查有利地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8.
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海洋环境质量亮起黄灯。滨海地区属于环境敏感区域,对海洋环境有直接影响,而海洋环境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正确认识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找到应对策略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聂皓浩  刘奇俊  马占山 《气象》2016,42(12):1431-1444
利用高分辨率GRAPES—Meso中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我国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模式中WSM6和NCEP5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种观测资料,诊断评估方案的预报性能.同时研究伴随强对流性降水中的关键云物理过程。个例研究表明,对流发展旺盛的云团中,冰相粒子尤其是霰粒子对对流的发展与降水起着主导作用,霰的融化是强降水的主要来源,而周围的层状云区域霰粒子的分布极少,主要受雪的融化与暖云降水的影n向。双参数方案模拟的雨带走向、范围和降水强度与实况拟合较好,同时在对流单体的最大回波高度与强度、冰晶的分布与云砧结构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但冰晶含量和回波顶高度略低于观测,这都为双参数方案的优化与业务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0.
From October 1995 to August 1996.a total of 50 ECC(electrochemical concentration cell)ozonesoundings were made in Xining(36.43°N,101.45°E,2296 m ASL)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and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 profile,and intercompare the Brewer Umkehr ozone profilesobtained at Waliguan Baseline Station over the Qinghai Plateau.It was demonstrated that(1)Umkehr produced estimates of the ozone comparing with ECC profiles were accurate to better than25% in the 20—38 km altitude range,and where 23—33 km region was the most accurate,withinabout 15% of the ECC ozonesonde:(2)higher differences between Brewer Umkehr and ECCozonesonde occurred in the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and ozone amounts wereoverestimated in Umkehr layers 1,2 and 3,and were underestimated in Umkehr layers 6 and 7 byBrewer Umkehr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