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51篇 |
免费 | 4005篇 |
国内免费 | 22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52篇 |
大气科学 | 1614篇 |
地球物理 | 2292篇 |
地质学 | 6622篇 |
海洋学 | 1940篇 |
天文学 | 343篇 |
综合类 | 1067篇 |
自然地理 | 1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389篇 |
2023年 | 489篇 |
2022年 | 783篇 |
2021年 | 849篇 |
2020年 | 776篇 |
2019年 | 749篇 |
2018年 | 820篇 |
2017年 | 728篇 |
2016年 | 804篇 |
2015年 | 712篇 |
2014年 | 776篇 |
2013年 | 769篇 |
2012年 | 746篇 |
2011年 | 738篇 |
2010年 | 685篇 |
2009年 | 624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515篇 |
2006年 | 496篇 |
2005年 | 388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85篇 |
2001年 | 282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301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93篇 |
1996年 | 159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本文对取自南黄海北部的B03孔岩芯(330cm)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分析了其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研究表明,B03孔柱状样为均一连续的粉砂质沉积,重矿物含量较低(平均仅0.65%),主要为云母类和闪石类矿物,岩芯以85cm处为界分为上、下2个沉积层,其重矿物组合分别为普通角闪石-云母类矿物-绿帘石和云母类矿物-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角闪石的EPMA分析显示其种属主要为镁角闪石,其次为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及阳起石,成因以中酸性侵入岩与中高级变质岩为主,上下沉积层角闪石特征元素Mg/Fe2+比值分别为2.03、1.90。综合分析认为,岩芯的主要物源为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上下沉积层的矿物特征差异暗示了沉积物源发生了变化,其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992.
HY-2A卫星雷达高度计数据的全球统计评价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自HY-2A卫星发射以来,针对HY-2A卫星雷达高度计产品的交叉定标、真实性检验及质量评估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本文主要以HY-2A卫星高度计第44周期的IGDR产品数据为例,通过使用全球分布图、二维直方图和每日均值统计的方法完成了与Jason-2IGDR产品的比对验证,同时对主要环境校正参数及地球物理产品的数据质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度计产品数据质量较稳定,此外利用HY-2A卫星升降轨交叉点海面高度差、与Jason-2卫星交叉点海面高度差以及沿轨海平面异常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了HY-2A卫星高度计观测系统的性能评估,结果显示,HY-2A卫星海面高度精度约为7.48cm,精度接近Jason-2,能满足海洋应用与科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海洋经济活动、海上综合保障等方面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在分析我国海洋技术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培育创新品牌、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94.
995.
The extraction of the weakly excited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from a submerged thin spherical shell backscattering is very difficult if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short tone burst is not at its frequency of greatest enhancement. Based on a single channel iterative time reversal technique, a method for isolating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pproach does not depend on the form function of a thin shell and any other priori knowledge, and it is also robust in the presence of some stochastic noise. Both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can be identified, even when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short tone burst is away from the frequency of greatest enhancement. The phenomenon may also be observed even in the case that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is submerged in the noise, other than the case with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being less than 10 dB, when the amplitude of the noise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pecular wave. In this paper, each iteration process contains a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and time reversal transmission steps. The two steps can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 the time delay of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relative to the specular wave and within-mode dispersion in the forward wave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996.
凡纳滨对虾亲虾常用天然饵料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比较了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中 4 种常用天然饵料———长吻沙蚕 Glycera chirori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去壳)和杜氏枪乌贼Lol igo duvancelii 的营养成分及组成。结果表明,杜氏枪乌贼的蛋白质(78. 41%)和胆固醇(16.1 mg·g-1 )含量最高;双齿围沙蚕的 EPA 和 DHA 含量最高(分别为 14. 15%和12.97%),∑n 3/∑n 6值为5. 79;长吻沙蚕的 EPA和 DHA含量略低(分别为 12. 36%和11.54%),但其∑n 3/∑n 6值最高,为 7.06;长吻沙蚕的α 生育酚含量最高,为 47.72mg·kg-1,以下依次为双齿围沙蚕(43.02mg·kg-1 )、近江牡蛎(42.31mg·kg-1 )、杜氏枪乌贼(38.93mg·kg-1)。双齿围沙蚕具有最高的抗坏血酸含量,为 110.12mg·kg-1,以下依次为长吻沙蚕(100.06mg·kg-1)、杜氏枪乌贼(91.41mg·kg-1 )、近江牡蛎(33.75mg·kg-1 )。通过比较这些天然饵料的营养组成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认为杜氏枪乌贼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含量及理想的氨基酸组成,是凡纳滨对虾亲虾的优质蛋白质和胆固醇来源;而长吻沙蚕和双齿围沙蚕具有高含量的EPA和DHA,以及更高的∑n 3/∑n 6值,是凡纳滨对虾亲虾的最佳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此外,2 种沙蚕的α 生育酚和抗坏血酸含量较高,对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997.
宿松地区茅口阶为一连续的海退沉积序列,先后发育浅海陆棚相、开阔台地相、颗粒滩相。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重结晶、白云石化、压溶、溶蚀及充填等.本文还对成岩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