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3篇
  免费   4006篇
  国内免费   2222篇
测绘学   1252篇
大气科学   1614篇
地球物理   2292篇
地质学   6623篇
海洋学   1940篇
天文学   343篇
综合类   1067篇
自然地理   1350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391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783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728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24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刘志强  陈宣华  刘刚  周琦  冯军 《地质学报》2010,84(6):927-938
LITHOPROBE是加拿大的国家级地球科学研究计划。选择10个典型剖面,每个都不同程度地代表了加拿大典型的地质特征或具全球意义的重要构造过程。时间上其地质演化跨越了40多亿年漫长的地质年代。通过地震深反射技术为先锋的以及多种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如证实3.0Ga前即发生与板块构造有关的作用,对古老岩石圈板块碰撞和新地壳形成过程进行了重大修正,揭示了若干大型矿集区的深部控矿构造的反射影像,使加拿大的地球科学研究走到世界的前列,本文拟通过较系统介绍LITHOPROBE,为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Sun-photometer measurements at Hefei, an urban site located in central East China, were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of aerosol loading and optical properties. It is found that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 keeps higher in winter/spring and gets relatively lower in summer/autumn. The large AOT in winter is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while in spring dust particles elevate the background aerosol loading and the excessive fine-mode particles eventually lead to severe pollution. There is a dramatic decline of AOT during summer, with monthly averaged AOT reaching the maximum in June and soon the minimum in August. Meanwhile, aerosol size decreases consistently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SSA) reaches its minimum in July. During summertime large-sized particles play a key role to change the air from clean to mild-pollution situation, while the presence of massive small-sized particles makes the air being even more polluted. These complicated summer patterns are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three key processes that are active in the high temperature/humidity environment concentrating on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i.e., gas-to-particle transformation, hygroscopic growth, and wet scavenging. Regardless of season, the increase of SSA with increasing AOT occurs across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bands, suggesting the dominant negative/cooling effect with the elevated aerosol loading. The SSA spectra under varying AOT monotonically decrease with wavelength. The relatively large slope arises in summer, reinforcing the dominance of sulfate/nitrate aerosols that induce severe pollution in summer season around this city.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秦岭植被的影响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牛背梁作为秦岭东部主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亚高山林线植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现状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依照树木年代学原理,进行响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牛背梁林线关键树种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年表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海拔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逐渐上升,但轮宽年表的同步性和信号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气候响应结果基本一致,对气温的敏感性均较降水强,敏感时段为当年2~8月,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海拔树木受生长季末期8月气温的影响较重,中海拔树木受生长季前期3~4月降水和上年冬季10~11月气温的促进,而低海拔树木受初春1~2月降水的限制作用明显。(3)对比分析低、中、高海拔3个回归模型中显著因子的变化趋势,发现气候变化可以促进巴山冷杉生长季的提前,但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动态各异,说明研究区林线不同海拔巴山冷杉生长对全球变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4.
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国土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以来,临朐县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共储备土地73.33hm^2,招拍挂出让土地43.33hm^2,总成交价达2.4亿元。大量的土地储备与有序供应,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城市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5.
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some local scholars (Peng Hua et al., 2000), over 400 sites of Danxia landform have been already discovered in China. Chen Guoda (1935), Zeng Zhaoxuan et al. (1978), Huang Jin et al. (1992; 1994; 1996) and Peng Hua et al. (1998; …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1989年期间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讨论了潮汐因子的重复性及其对非潮汐变化的监测能力,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周日波的影响,並将实测潮汐因子与G—B地球模型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7.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海洋本体的解构与研究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天宝  杨芳芳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9,39(8):1321-1329
在揭示人海辩证关系与海洋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解析了海洋的构成。第一海洋(自然海洋)是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自然存在而非人为构筑的海洋部分,其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物质构成和空间形态。第二海洋(人工海洋)是人类海洋实践中所建造的设施及相应的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包括基地设施、人类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和人类与海洋之间的采集排放活动。第三海洋(关系海洋)是不同人类主体在海洋实践中形成的互动关系,核心内容是主体构成、内容组成以及表现形式。第四海洋(观念海洋)是人类对海洋及海洋实践活动的认知,核心是在处理人类与海洋、陆地与海洋和人类主体之间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现实中,自然海洋、实践性的人工海洋和关系海洋与构想性的观念海洋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世界。随着人类海洋实践的深化,关系海洋和观念海洋与自然海洋和人工海洋一并成为了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88.
台湾“莫拉克”台风诱发山地灾害成因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07"莫拉克"台风在台湾岛内滞留大于40 h,受中央山脉地形以及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北部风强,南部雨大"的局面.本次降雨为台湾历年之冠,24 h降雨量1 825 mm,48 h雨量2 467 mm,逼近世界降雨极值.全台湾计有31个雨量站过程降雨量超过1 000 mm,23个雨量站超过1 500 mm, 15个雨量站超过2 000 mm,南部部分区域甚至出现6-10日累积降雨量超过其年降雨量情形.最大总雨量位于阿里山,2009-08-06-10累计雨量达2 884 mm.长时间持续强降雨,造成了大量的泥石流、堰塞湖、崩塌、滑坡、山洪等山地灾害.大量的崩塌、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16处堰塞湖.这些灾害淤埋村镇,毁坏道路、桥梁、堤防、建筑、输电和通讯设施.由于道路交通受损,电力、通讯信号中断,使得许多村庄与外部隔绝,成为孤岛,救援设施与救援物资无法到达灾区,延缓救援进度.受灾较重的乡镇有高雄县甲仙乡、桃源乡、六龟乡、那玛夏乡、杉林乡,南投县鹿谷乡、信义乡、国姓乡,嘉义县阿里山乡、梅山乡、中埔乡,屏东县高树乡、三地门乡、春日乡,台南县南化乡,台东县金峰乡等.截至2009-08,造成全台共619人死亡、肢体74件、76人失踪,其中小林村和新开部落被完全毁灭.台风暴雨、陡峻地形和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等自然因素决定了山地灾害形成的基本因素,高强度长历时的暴雨是直接激发因素,坡地过度开发、道路建设、河道不合理利用等人为因素则加剧了灾情.莫拉克台风暴雨灾害对人们的启示是合理确定开发度,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确保山区溪流行洪空间,把防洪需求作为河谷地开发的限制条件; 注意环境保育,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斜坡的扰动; 提高山地灾害预警标准,建立巨灾监测预警机制;进行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开展有机结合资源利用与减灾防灾的流域理性开发.  相似文献   
89.
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长竹蛏(Solen strictus)是2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对大竹蛏和长竹蛏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竹蛏的线粒体基因组具有相似的组成结构、AT含量、基因大小和相同的基因排列顺序,然而两者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序列以及起始、终止密码子存在较大差异。非同义替换率与同义替换率的比值(Ka/Ks)显示,蛋白质编码基因cox1,cox2和cox3承受较强的选择压力,而nad2,nad3和nad6则承受较小的选择压力。2种竹蛏最长非编码区序列并不保守,但都含有发卡结构和(TA)12微卫星序列。长竹蛏最长非编码区中还存在另外一段串联重复序列。结果显示,2种竹蛏线粒体基因组存在明显差异,线粒体基因组可以做为区分大竹蛏和长竹蛏的重要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0.
于1990年3月-1992年6月对中国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6月,最早是1991年的12月,娄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8次赤潮,且都发生在3月初至5月初;大鹏湾夜光藻赤潮的发生特点是,赤潮的发生和消失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