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41.
利用2015—2019年辽宁城市逐小时地面O3浓度观测数据,结合各城市逐小时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分析了辽宁地区近5 a的O3污染状况及影响O3的相关气象条件。结果表明:除环辽东湾部分城市O3浓度呈下降趋势外,辽宁地区其他城市的O3浓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O3正取代PM2.5成为影响辽宁地区的首要大气污染物。O3浓度具有夏季高、冬季低,下午高、早晨低的时间分布特征。除受污染排放源直接影响外,高温、高湿、强辐射、小风和地面低气压都有利于O3的局地生成;在亚洲夏季风的影响下,上游地区(如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气团会随大气环流向东北地区输送,对辽宁地区夏季O3污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植被冠层可燃物含水率FMC(Fuel Moisture Content)是评估野火风险及估算火灾蔓延速率的重要指标。以中国西部6个典型研究区为例,基于辐射传输模型,利用Landsat 5 TM及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开展草原、森林冠层FMC定量反演研究。为克服基于物理模型的病态反演问题、FMC自身的弱敏感性问题及西南森林多具复杂的双层冠层结构问题,研究中考虑了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特征,使用多波段遥感数据及耦合辐射传输模型等方法。反演结果显示,总体植被冠层FMC反演精度R~2为0.64,RMSE为44.86%,其中草地冠层FMC的反演精度(R~2=0.64,RMSE=47.57%)略低于森林冠层FMC的反演精度(R~2=0.71,RMSE=30.82%)。为进一步论证该反演结果对野火风险评估的有效性,研究中选取并分析了2011年3月2日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金和村森林火灾爆发前、爆发时及灾后该区域植被冠层FMC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火灾爆发时该地区植被冠层FMC明显低于火灾发生前后(约一月时间)植被冠层FMC,证明了本文FMC反演结果对野火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3.
大量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全球气候正逐步变暖。植物物候现象是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指示器。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物候特征变化是反映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影响的综合性生物指标。利用2001—2018年MOD09A1卫星数据重建了秦岭地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序列,采用最大变化速率和阈值法结合提取了秦岭森林物候参数,结果表明:(1) Whittaker滤波法在灌木、农田、森林3种生态样地重建中稳定性较好,在秦岭山地有较好的适用性。(2) 秦岭地区物候多年均值分布同秦岭地区水热条件密切,由高海拔高山区到农耕区,生长季始期(Start of Growth Season,SOG)逐渐提前,生长季末期(End of Growth Season,EOG)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由高海拔区向低海拔区逐渐加长。秦岭浅山区和东部伏牛山农耕带生长季(SOG)开始较早,出现在3月上旬,高山区针叶林带生长季开始的较晚,出现在5月上旬到中旬(120~135 d)之间。生长季末期(EOG)集中出现在10月~11月初(270~310 d),高山区针叶林带生长季结束较早,浅山区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晚,普遍出现在11月(300 d)以后。生长季长度(LOG)分布在150~200 d之间,低海拔地区LOG较长,大于180 d,高海拔林区生长季较短LOG集中在150~170 d。(3) 年际变化特征:2001—2018年生长季始期(SOG)呈现提前趋势,其中高海拔区提前明显,南北麓海拔低于500 m部分区域和东部伏牛山少部分区域出现推迟。生长季末期(EOG)呈现推迟趋势,其中秦岭北麓和东部中低海拔区域推迟明显,生长期长度(LOG)总体呈延长趋势。(4) 秦岭地区近17 a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02 ℃·a-1,降水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4.6 h·a-1。(5) 秦岭地区物候参数同0 ℃、5 ℃和10 ℃界限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全球变化下的升温作用是影响秦岭森林物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升温作用导致SOG提前,EOG推迟、LOG延长,主要集中在秦岭南北麓1 000~2 000 m之间,秦岭东部伏牛山低海拔区境内相关性最低,表明受温度制约较小。  相似文献   
144.
针对水声数据的特征中含有大量冗余、不相关和噪声特征,导致水声目标识别正确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下目标特征选择方法——基于弹性网回归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Unsupervised fea- 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lastic-net regression,UFSER)。 该算法利用谱回归得到高维水声数据和其低维表示之间的回归系数矩阵,并且在回归框架中加入弹性网惩罚项优化求解回归系数矩阵;最后,对回归系数矩阵进行稀疏化从而对特征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价。 使用实测水声数据集和 UCI 声呐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和 SVM 分类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数目分别减少 60.6%和 60%的情况下,分类识别正确率较特征选择前提升了 1.05%和 6.6%。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月球与太阳相对于地球位置的关系,建立一个三维正交分解模型来揭示重力固体潮中包含的谐波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单形邻域与多角色进化策略智能优化算法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用以提高算法效率和全局寻优能力;并结合谱相关方法,对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观察其频域和时域的变化。最后引入理论信号和理论计算值作为参考背景,以凸显其异常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重力固体潮潮汐的日波、半日波、长周期波等特征。同时,发现重力固体潮潮汐的异常变化中隐含有地震前兆信息,通过对云南地区观测数据的分析,在排除测量误差和环境影响外,发现在地震前2~5个月内,重力固体潮的长周期波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异常变化。这反映出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可能对地震时间和地点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时移地震中新提出的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逐一应用于面元,可以给出每个面元单一的观测系统重复性,形成对应叠后成像的地震道重复性的面分布,对于评估时移地震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抽象了多道间观测系统重复性与单道间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关系,给出了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衡量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其理论中依赖了地震数据重复性与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线性关系模型,而这一关系在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有限范围内较为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X模式拟合的关系模型,与全范围的单道地震数据重复性随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变化趋势更好地吻合,并采用对大单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向X节点的收缩,使原多道观测系统重复性的相应关系在整个数据范围内基本成立.基于实际数据的研究表现了该方法的数据分析结果的新特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依据江苏省盐城市纺织厂井Ca2+和Cl-月均值浓度,利用从属函数和自适应阈值法对该井进行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分析;结合波速比和地磁谐波振幅比数据,利用膨胀扩容模式开展了映震机理讨论。结果表明,2008~2016年Ca2+浓度出现6次从属函数异常和5次自适应阈值异常,Cl-浓度出现4次从属函数异常和5次自适应阈值异常,较好地对应了台站200km范围内ML≥4.0的地震。此外,根据波速比、地磁谐波振幅比和该井地下水地球化学成因等分析结果,判断Ca2+、Cl-浓度在震前的快速上升与深部流体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介绍了一种地震短期综合预测思路,即以虚报率较低的短期异常作为“引信”,在出现1个或数个“引信”异常后,再依据其它异常综合判定发震地点和震级,其优点是据此做出的综合预测意见的成功率较高。本文以2012年江苏高邮-宝应4.9级地震和2016年江苏射阳4.4级地震的震前实时跟踪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思路的应用,该综合预测思路对指导今后震情跟踪工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基于正交试验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敏感性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军  全伟  贺拴海 《地震研究》2006,29(2):176-181
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对某一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地震响应敏感性参数分析。基于正交试验,采用地震时程分析法研究了桥梁跨数和墩高、行波波速、桩土作用、地震波类型等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反应值,如最大弯矩和最大位移对应了不同的敏感性参数。在所考虑的因素中,墩高和桩土作用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所述工程实例开始设计应用视电阻率测深来探测工程区的岩溶裂隙发育情况。实际工作中,根据电阻率测深时各种参数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资料解释,发现在测深时随着测量极距的变化而电位差未变这一反常现象,从而判断在该极距范围内为一等势体,改用充电法圈定等势体范围,很好地探明了工程区的岩熔裂隙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