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8篇
  免费   1744篇
  国内免费   2455篇
测绘学   1194篇
大气科学   1360篇
地球物理   1671篇
地质学   4043篇
海洋学   1349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760篇
自然地理   93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1.
介绍移动GIS的特点和LBS定位技术,针对目前地名地址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采集不准确、不规范和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从外业拍照、数据采集、内业录入到数据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流程,并开发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系统,其次,介绍地名地址采集系统的实现和功能配置,并结合实例分析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既简化了地名地址的采集流程,同时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相似文献   
812.
讨论了 HeI 10830A的 Doppler和 Stark加宽机制以及各种加宽参数的计算,并 得到以下一些结论:辐射阻尼对 HeI 10830 A的加宽作用与 Doppler效应相比可以忽略; 在公认的耀斑电子密度(Ne=3.2 ×1013cm-3)的情况下,所有阻尼项均不可能产生可以 觉察的加宽;直到 Ne=1015cm-3,各种阻尼对线心半宽的增加都不起作用,其值最多 在10-3的量级,因此;线心都可以看作是Doppler加宽;当 Ne>1014 cm-3时,Stark 加宽,特别是电子碰撞的 Stark加宽将在 HeI 10830 A的加宽中起主要作用;如要 Stark 加宽谱线的线翼比纯Doppler加宽大1-2倍,则阻尼加宽半宽与。可以相比拟;如果 用 Stark加宽来解释 1989年边缘耀斑的观测轮廓,则电子密度将达10~(17)cm-3,与氦 原子的碰撞阻尼(γ3)造成的加宽对I12和I3两分量明显不同,它们对I12的影响比对I3 的影响大近一个量级,我们的观测显示I12和I3线翼的延伸基本一样,因而我们的观测 轮廓不可能是γ3造成的  相似文献   
813.
在森林资源监测过程中,特别是涉及林地变更工作时,遥感影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上级部门下发的标准影像存在部分地区影像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影响了林地变更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拓展影像资源,使林地变更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对Google Earth和天地图影像及校正配准后的精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配准前的Google Earth影像精度明显优于天地图影像;面积在1万hm^2及其以下的乡镇配准后的影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14.
从理论上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遗传力条件下数量性状位点的直接选择(DSQ)和以表型为基础的选择(TBS)在10个不重叠世代中的选择反应以及DSQ相对于TBS的优势。结果表明,在10个世代中DSQ的选择进展在几乎总是大于TBS的选择进展,说明DSQ较TBS具有优越性;但DSQ的相对选择效率(RSE)会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呈现较迅速下降的趋势,单个性状情况下RSE则呈直线下降的趋势。随着选择代数的增加,DSQ将失去其优越性,TBS在遗传进展上将超过DSQ。  相似文献   
815.
«ɽ�����ѧ����۲⵽�������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仯???????????????1????????????????仯????????????????????????????????????????????????????????????????????????л?????????????仯????????????????????仯???????|2??????????????仯??????????????????|3?????μ?????????????????????????-???ο???????????仯???????????????????????????????????????  相似文献   
816.
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 4 壬基酚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 ,壬基酚聚氧乙烯 (10 )醚和 4 壬基酚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各级生物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 ,水生生物对这 2种化合物的敏感性顺序为 :枝角类 >鱼类 >藻类 >微生物 ,且 4 壬基酚的毒性程度较壬基酚聚氧乙烯 (10 )醚更强。Ames试验同时表明 4 壬基酚具有致突变性 ,而壬基酚聚氧乙烯 (10 )醚则不显致突变活性。建议这 2种物质在水环境中的允许浓度为 :ρ(4 壬基酚 )≤ 0 .0 14mg/L ;ρ(壬基酚聚氧乙烯 (10 )醚 )≤ 0 .6 0mg/L。  相似文献   
817.
以全鱼粉作为唯一蛋白源(D1),用豆粕替代10%、20%鱼粉(D2、D3),玉米蛋白粉替代10%鱼粉(D4),啤酒酵母替代10%鱼粉(D5),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设置3个实验组,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通过血液和组织涂(印)片、细胞染色和显微观察,研究人工培育的褐点石斑鱼幼鱼外周血液白细胞的分类组成,头肾、脾脏、体肾和肝脏等4种组织中各类血细胞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血细胞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由淋巴细胞(53.30%±4.66%)、血栓细胞(35.69%±3.85%)、嗜中性粒细胞(10.34%±3.14%)、单核细胞(0.28%±0.36%)、浆细胞(0.24%±0.34%)和嗜酸性粒细胞(0.15%±0.27%)组成;组织印迹片中,未成熟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主要在头肾印迹片中出现,未成熟的单核细胞主要在头肾和脾脏印迹片中出现,血栓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数量最多,推断褐点石斑鱼幼鱼主要的造血组织是头肾,其次是脾脏;在4种组织中均观察到浆细胞,在体肾印迹片中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在头肾印迹片中还观察到巨大原红细胞。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投喂5种蛋白源不同的配合饲料,未对褐点石斑鱼4种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情况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18.
介绍了海区兵要地志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系统设计的关键点。系统实现了多媒体海量兵要地志信息存储与查询功能;成功地将GIS技术引入到兵要地志系统中,突破了传统纸质兵要地志的局限性;成功地将不同类型的兵要信息集成在同一个界面上表达,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19.
冰岛北部陆架MD99-2271孔沉积硅藻组合呈现暖水硅藻数量增加、冷水硅藻数量减少和这两类硅藻数量周期性此消彼长的特点,反映了气候在趋暖的背景下,冷暖交替的过程。通过该区温度指数Rw/wc值(暖水硅藻种含量与海冰种及暖水种含量总和的比值)的变化,重建了冰岛北部陆架古海洋环境:Blling-Allerd暖期时,暖水硅藻T.nitzschioides含量较高,表明印明格暖流对研究区的影响较强;随着暖水硅藻含量减少,海冰硅藻F.cylindrus和T.bulbosa的显著增加,此时暖流强度减弱,东格陵兰寒流明显增强,冰岛北部海域进入末次冰消期以来最冷的时期——Younger Dryas冷期。11cal.kaBP左右暖水硅藻T.nitzschioides和T.oestrupii数量急剧升高,表明该海域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并逐步向全新世大暖期过渡,此时冰岛北部陆架海域现代海洋格局基本形成。全新世大暖期时,硅藻群落表现为暖水种的显著增多,海冰、极地及冷水硅藻较之前明显减少,说明冰岛北部海域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分支——印明格暖流的影响,海洋环境较温暖;6cal.kaBP之后东格陵兰寒流逐渐增强,冰岛北部海洋环境转冷,全新世大暖期结束。  相似文献   
820.
Hysteresis is a common feature exhibited in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an unsaturated soil. The movement of wetting front and the hysteresis effect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mpact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unsaturated soil and the mechanics of shallow landslides. These failures are mainly triggered by the deepening of the wetting front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matric suction induced by infiltration.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tability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infinite soil slopes, integrating the influence of infiltration and the water retention curve hysteresis.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ncluding the infiltration model and the advanced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calculates the variations of the safety factor (F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lope angle, depth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data on the effect of hysteresis are also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Numerical analyses, employing both wetting and drying hydraulic behaviour of unsaturated soil, a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in soil‐water content 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simulating approximations also fully respond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sand box.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ysteresis behaviour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water content within the slope indeed. The hysteresis made the FS values a remarkable recovery during the period of non‐rainfall in a rainfall event. The appropriat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soil (i.e. wetting or drying) should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es that unsaturated soil actually experience. This method will enable us to acquire more accurate matric suction head and the unsaturated soil‐shear strength as it changes with the hysteretic flow, in order to calculate in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hallow landslides. An adv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mechanism afforded by this method is critical to realizing a reliable and appropriate design for slope stabilization. It also offers some immediate reference information to the disaster reduction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