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345篇
地质学   1142篇
海洋学   342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硫化镍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西藏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产有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中段班戈县产有超基性岩型Ni、Cr、Co多金属矿.这两个地区的含矿岩体均为超基性岩,大小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沿NWW方向展布,反映了蛇绿岩带对矿化的控制.岩体中普遍具有强烈的蛇纹石化,金属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硫镍矿和硫铁矿,呈微细粒浸染状分布,在野外露头和手标本上肉眼看不出矿化.由于该缝合带规模巨大,以基性.超基性岩为标志的蛇绿混杂岩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在该成矿带寻找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的找矿潜力很大.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化作为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对其岩体成因和矿化机理的研究将具有探索造山带演化和指导地质找矿的双重意义.另外,无论是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还是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在西藏地区很少报道,这种矿化类型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一个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82.
库车坳陷深浅构造变形与地震关系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库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由地震分布的规律性推断可能的基底断裂 ,并分析了基底活动断裂与地表构造的对应关系、盖层变形和基底变形特征的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 :1)地震震中分布揭示库车坳陷内对应东、西秋里塔格背斜带位置上 ,基底中发育东秋里塔格深断裂和南、北秋里塔格深断裂 ;另外 ,依奇克里克背斜和亚肯背斜位置上也存在对应的深断裂 ,这表明地表构造的形成受深部构造的控制。 2 )依奇克里克构造西端至东秋 5井连线位置上发育 1条NE向走滑断裂 ,在拜城西侧发 1条NW走向的活动断裂 ,这 2条切穿构造走向的活动断裂是库车坳陷构造分段的主因。 3)基底和盖层变形特征的差异主要源于二者之间介质特性的差异。盆地基底岩石圈强度非常高 ,决定了其变形以脆性破裂———地震活动为主 ;而盖层中沉积岩层强度较弱 ,且存在煤和膏盐等极软弱的薄层 ,在构造挤压作用下 ,可以产生黏性或塑性流动大变形及顺层无震滑脱  相似文献   
983.
218Po快速测氡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18Po快速测氡仪是通过收集、测量氡子体中的一个短寿命子体^218Po核素衰变时辐射出α射线的强度来显示氡气场的分布规律.仪器采用高效接收、光电转换、多极倍增、放大方法实现了对α射线的采集.通过后期处理、计算,间接测量和了解氡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84.
言志信  龙哲  屈文瑞  张森  江平 《岩土力学》2019,(7):2882-2890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远比锚杆-砂浆界面上的小,并均以锚杆上的中性点为界方向相反,分布很不均匀,且均在中性点附近发生突变;随边坡地震响应增强危岩中的锚固界面率先脱黏,基岩中的锚固界面紧随脱黏,且脱黏分别向锚头和锚根发展,直至拉拔段或锚固段全部脱黏锚固破坏。获得了地震波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上剪应力及其分布和脱黏破坏过程,揭示了锚固界面上的剪切相互作用和锚固破坏机制,并得到了试验印证,为边坡锚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5.
986.
987.
大兴安岭北部漠河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主要为长柱状,具有较为清晰的韵律环带结构,表明锆石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岩石形成时代为早奥陶世(481±5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石属于钙碱性、弱过铝质系列花岗岩,高硅(SiO_2=71.42%~72.57%)、富碱(ALK=8.11%~8.76%)、贫镁(MgO=0.52%~0.54%)。10000Ga/Al值为2.73~2.85,Zr+Nb+Ce+Y含量374×10~(-6)~495×10~(-6),岩浆形成温度801~897℃,判断岩石为A型花岗岩。岩石有中等的负Eu异常(δEu=0.24~0.35),Rb/Sr值为1.18~1.38、Ba/La值为8.7~12.4、Mg~#值为23.3~30.3,及低Ni(1.51×10~(-6)~5.59×10~(-6))、Cr(6.60×10~(-6)~13.4×10~(-6))、V(20.0×10~(-6)~21.6×10~(-6))含量。岩石的ε_(Hf)(t)值为-2.22~5.57,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021~1453Ma之间,主要源于中新元古代增生地壳。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认为岩石形成于额尔古纳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拼合造山后的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988.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碳酸岩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矿床经历了成矿后复杂的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致使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复杂,学界对其成因和成矿过程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对成矿碳酸岩的岩浆演化、稀土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笔者最新研究表明,矿区过去被认为是下白云鄂博群的H1、H2、H9岩石单元并非沉积变质岩或变质火山岩,而应为岩浆侵入成因,矿区其他岩石单元(H3~H7)的成因也值得商榷。H9岩石单元中的黑云母岩(前人称为黑云母板岩)和富含黑云母的碳酸岩(前人称为暗色板岩)为成矿碳酸岩的一部分,是碳酸岩不同岩相带的表现。黑云母岩和富黑云母碳酸岩相对于含矿碳酸岩具有相对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表明岩浆演化可能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具有重要贡献。矿区主要岩石单元成因的新认识不仅为矿床成因、成矿背景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区域构造演化、正确厘定矿区构造式样和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9.
崔玉良  渠洪杰  陈英富  王森 《地质论评》2019,65(6):1299-1314
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赤峰北部朝阳沟村地区的原认为是志留纪的八当山流纹岩,现测得其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77.3±3.3 Ma,应当属于早二叠世。岩石化学分析表明,流纹岩SiO_2含量为75.24%~76.07%,K_2O和Na_2O含量分别为3.40%~5.31%和3.66%~4.88%,属于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岩石具高Al_2O_3(12.92%~13.28%)、低CaO(0.13%~0.47%),铝饱和指数(A/CNK)为0.99~1.06,显示准铝质到弱过铝质特征。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ε_(Hf)(t)均为负值,为-10.7~-16.1,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736~2016 Ma,表明该火山岩起源于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朝阳沟村地区八当山火山岩主体岩性为中酸性火山岩,其形成于早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南俯冲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包含华北克拉通北部和白乃庙岛弧带)之下的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0.
正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构造格局由近EW向向NE向转折,其中位于松辽盆地西缘的嫩江—八里罕断裂就是这种构造体制转换后的一个重要体现。受大面积覆盖影响,前人对嫩江—八里断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宏观展布方面,对其构造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断裂的南段八里罕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在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1:5万填图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