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本文以3S技术为支撑,在修正水土流失方程(RUSLE)的基础上,针对徐州黄泛平原-丘陵地带的特殊地形地貌、对2000年以来徐州市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徐州市土壤侵蚀等级以微度为主,微度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多年平均达到76.34%;中度侵蚀次之,所占比例在10%~17%间;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少。轻度及以上土壤侵蚀等级主要发生在中部微山湖下游、京杭大运河一带的丘陵岗地地区、主城区与故黄河北岸的黄泛平原地区,以及丰县、新沂、邳州的局部区域;土壤侵蚀存在一定程度年际变化特征,睢宁、丰县、邳州的部分地区侵蚀面积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侵蚀总面积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2.
震前卫星热红外环形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①描述了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Ms7.0级地震,震前几天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呈现圆形,它的NNW、NW、SN、及NE向的热旋扭面往S收敛。该地震地表破裂由一系列张扭性裂缝组成,呈左旋左列,水平位错不明显,垂直断距数厘米。垂直力对构造变动的作用较为明显;而丽江地震震源机制解破裂面II的走向NNE6o,倾向W,倾角44o,P轴方位为NNE3o、仰角75o,近于直立,综合热旋扭面展布、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震源机制解,得出该旋扭椭圆为地幔外侧右旋上涌所造成;②菲律宾萨马岛Ms7.0~7.5强震群及青海共和Ms7.0地震前热应力环椭圆的推进路径。根据这一特征得出交变潮汐力的地球动力学解释。卫星热红外图像震前应力热场的方法是临震预测地震的有效方法,卫星热红外技术辅以震源机制解和地表破裂带力学分析是研究地球动力学有力工具。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交变潮汐力和地幔旋扭上涌力是地球动力学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3.
天津市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造成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大量开采地下水。本文重点研究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的地面沉降数学模型及模拟,为控制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第四系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第四系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层压缩概念模型,并建立相应的准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和一维地层压缩数学模型,两者通过含水层水头和弱透水层粘性土中孔隙水头的内在联系耦合在一起。利用以往系列水位数据和沉降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模型基本上反映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4.
硬土—软岩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中国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与硬土-软岩有关的工程经验和测试数据,总结这些测试结果并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者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多年来的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研制开发了“硬土-软岩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分析系统(HRGISM)”软件,实现了岩土工程地质信息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并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了试验数据分析和工程特性预测功能,本文简要地介绍了HRGIMS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5.
川西连龙含锡花岗岩的时代与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和Rb Sr同位素研究 ,发现川西连龙花岗岩是富含Sn、Ag多种成矿元素的高K钙碱性岩体 ,地球化学上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点。 4个全岩样品给出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87± 1Ma,相关系数R =0 .9988,Isr=0 .70 95。结合构造环境分析 ,查明该岩体是燕山运动晚期 ,在弧陆碰撞造山之后陆内伸展阶段 ,主要由地壳富泥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136.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中生界生储盖组合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是一个贫油富气的地区,在近年的勘探开发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区域上包含4个盆地和1个造山带:北卡那封盆地、柔布克盆地、布劳斯盆地、波拿巴盆地和帝汶—班达褶皱带。西北陆架油气绝大多数集中在中生界。中生界发育4套主要烃源岩:三叠系湖相泥页岩、下—中侏罗统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碳质泥岩和煤系、上侏罗统海相页岩及下白垩统海相泥页岩;主要储集岩为中—上三叠统三角洲—边缘海相砂岩、下—中侏罗统砂岩、上侏罗统砂岩和白垩系砂岩;主要区域性盖层是下白垩统海相泥页岩。根据生储盖组合的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海生海储海盖型和陆生陆储陆盖型两大生储盖组合类型。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于西北大陆架,是区域最重要的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多波束条幅存在的残余声线折射影响,加拿大Caris HIPS多波束资料处理软件除了支持声速剖面改正外,还提供了一个折射改正工具。该折射改正工具简单易用,效果所见即所得,能够快速消除声线折射产生的假地形。通过实测数据对这两种改正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北方养殖牙鲆的淋巴囊肿病一般发生在水温较低的10~12月,之后随水温的升高肿瘤脱落、出现自愈现象.搞清自愈机理.是有效抑制和减少淋巴囊肿病的重要科学内容.本文研究了不同饲育水温下健康和患淋巴囊肿病牙鲆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仞步探讨了细胞因子在肿瘤自愈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养殖中的水温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检测了14,18,22和26℃下牙鲆肝、脾、头肾组织中6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1L-1β)、Mx蛋白(Mx)、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趋化因子(IL-8)和趋化因子受体(IL-8R))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患病牙鲆肝、脾、头肾组织中的IL-8、IL-8R、Mx、IL-1β、TNF和TNFR-1表达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升高;健康牙鲆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基本未出现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上升的现象.本试验结果响应了养殖水温升高肿瘤脱落的现象,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在淋巴囊肿病自愈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不同的悬浮物浓度环境,采用试剂盒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幼鱼肝脏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养殖水体中悬浮物浓度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0、100、200和400mg/L,每5天采样测定一次,实验周期为25天。结果表明,当悬浮物浓度添加量为50和100mg/L时,肝脏LSZ和SOD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200和400mg/L时,肝脏LSZ和SOD活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期各实验组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悬浮物效应的25天内,各实验组肝脏LSZ活力呈峰值变化,10天时除100mg/L浓度添加组外均达到最大值;而肝脏SOD活力在50和100mg/L浓度添加组略有升高,在200和400mg/L浓度添加组则基本呈下降趋势;鳃丝Na^+-K^+-ATPase活力前10天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之后则显著降低,后期基本趋于稳定,其活力低于初始水平;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其肝脏LSZ、SOD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相对于对照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各实验组鳃丝Na^+-K^+-ATPase活力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7.6%、65.2%、57.0%和71.1%。  相似文献   
140.
渤海海冰中太阳辐射的光谱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采用多光谱仪器,对渤海营口港一带的近岸固定冰进行了3个站位11个谱段的入射辐射、反射辐射和透射辐射随时间变化过程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海冰中的反射辐射和透射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的谱分布有明显差别,而且有显著的日变化。文章确立了入射辐射、反射辐射和透射辐射随时间的变化与太阳高度角的正弦成精确的线性关系,海冰的积分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的正弦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可将不同时刻的观测值归算到正午时刻的辐射值,使不同时刻的观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计算结果表明,海冰只衰减特定强度的辐射,衰减量与入射辐射光谱分布以及辐射的强度无关,导致绿光的透射辐射最强。该文是对渤海海冰透射辐射的初步尝试,所获得的结果对未来大范围海冰光学观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