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5篇
  免费   19692篇
  国内免费   44197篇
测绘学   4128篇
大气科学   21691篇
地球物理   13236篇
地质学   37491篇
海洋学   17189篇
天文学   799篇
综合类   4675篇
自然地理   3315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986篇
  2021年   1348篇
  2020年   2349篇
  2019年   5718篇
  2018年   5823篇
  2017年   5522篇
  2016年   5535篇
  2015年   5107篇
  2014年   4506篇
  2013年   5187篇
  2012年   5081篇
  2011年   4888篇
  2010年   4896篇
  2009年   4151篇
  2008年   3439篇
  2007年   3451篇
  2006年   3120篇
  2005年   2854篇
  2004年   3065篇
  2003年   2670篇
  2002年   2392篇
  2001年   2187篇
  2000年   1776篇
  1999年   1611篇
  1998年   1670篇
  1997年   1731篇
  1996年   1346篇
  1995年   1289篇
  1994年   1158篇
  1993年   1131篇
  1992年   960篇
  1991年   723篇
  1990年   692篇
  1989年   570篇
  1988年   487篇
  1987年   382篇
  1986年   307篇
  1985年   243篇
  1984年   275篇
  1983年   159篇
  1982年   203篇
  1981年   142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115篇
  1978年   47篇
  1977年   43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通过分析虚拟参考站技术和主辅站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RTK技术——增强参考站技术(ARS).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该技术中改正数的生成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RTCM编码的适合于该技术的改正数编码格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RTK定位精度、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可靠性,从理论上说明了增强参考站的技术优势.最后,以四川综合GPS服务网(SIGN)的子网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定位精度、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网络RTK技术.  相似文献   
992.
大别山南部宿松群的组成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对大别山南部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对宿松群的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宿松群可解体为以变质侵入岩为主的蒲河杂岩和变质沉积岩为主的宿松岩群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别在原宿松群虎踏石组和蒲河组的范围内,组成岩石变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其原岩主要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和基性侵入岩;后者主要分布在原宿松群大新屋组和柳萍组范围内,组成岩石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可分为大新屋岩组和柳坪岩组,是不整合在古元古代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时代为中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