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545篇
测绘学   244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798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data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a cloud computing archi- tecture of marin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which provides a new cloud technology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 physical layer, software platform layer and an application layer are illustrated systema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a corresponding solu- tions for many difficult technical problems such as parallel query processing of multi-dimensional, spatio- temporal information, data slice storage, software service flow customization, analysis, reorganization and so on. A prototype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many different data-size experiments and a comparative analy- sis are done based on it.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can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and scalability when dealing with large-scale marine data.  相似文献   
982.
地球系统模式FIO-ESM对北极海冰的模拟和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评估了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Earth System Model)基于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的历史实验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分析了该模式基于CMIP5未来情景实验在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下对北极海冰的预估情况。通过与卫星观测的海冰覆盖范围资料相比,该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多年平均海冰覆盖范围的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的气候态月平均海冰覆盖范围均在卫星观测值±15%范围以内。FIO-ESM能够较好地模拟1979-2005年期间北极海冰的衰减趋势,模拟衰减速度为每年减少2.24×104 km2,但仍小于观测衰减速度(每年减少4.72×104 km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模式所预估的海冰一直衰减,FIO-ESM对21世纪北极海冰预估在不同情景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北极海冰总体呈增加趋势,在RCP6情景下,北极海冰基本维持不变,而在RCP8.5情景下,北极海冰呈现继续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983.
采用自适应选权滤波法,对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编写了精密单点定位程序。通过合理选择自适应因子参数,对船载动态GPS测量数据进行了事后精密单点定位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卡尔曼滤波方法,采用自适应选权滤波法可大大提高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解的精度,X、Y、Z三个方向的RMS分别提高了79.9%、69.7%和92.0%。  相似文献   
984.
以初始体重(9.92±0.47)g的军曹鱼幼鱼为实验对象,以硫酸铜(CuSO4.5H2O)和蛋氨酸铜(CuMet)为铜源,在酪蛋白和白鱼粉为蛋白源的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4、8、16、32、64mg铜/kg干饲料,配制11种不同铜水平的实验饲料(3.3~57.4mg/kg),研究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没有添加铜的饲料组军曹鱼存活率最低,军曹鱼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均随饲料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0.05)。用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硫酸铜和蛋氨酸铜为铜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5和8.3mg/kg;以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9和8.2mg/kg。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鱼体的常规组成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鱼体和骨骼中铜含量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肌肉和血浆中铜含量不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军曹鱼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1.5~11.9mg/kg(硫酸铜)和8.2~8.3mg/kg(蛋氨酸铜),对蛋氨酸铜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硫酸铜的1.5~1.8倍。  相似文献   
985.
基于"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数据对月表虹湾地区元素分布进行分析。首先对该数据进行辐射畸变校正、反射率反演和几何校正等预处理;然后基于Apollo月球样品含量的实验室实测数据,建立一套基于"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数据的FeO及TiO2含量反演模型;最后计算获取月表虹湾地区FeO及TiO2含量的分布图,并针对分布结果对虹湾地区的成因提出假设。  相似文献   
986.
乐山市地面风场特征及风能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乐山市1971~2005年整编风资料对乐山市各区县地面风场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全市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对今后乐山市风的预报及其相关服务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987.
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包头市九原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近几年来的土地详查数据,对各种地类的情况做出统计,总结出该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其现状特点,指出当前土地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988.
乔爱香  赵斌  曹磊  江冶 《江苏地质》2009,33(3):285-287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镁合金中Cu、Mn、Zn、Al、Fe、Si等元素,进行了模拟基体匹配实验,消除了镁基干扰。用饱和硼酸溶液络合过量的氟离子,可准确测定溶液中微量Si元素。国家标准物质ZM3测定值与推荐值较吻合,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g~0.053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4%。  相似文献   
989.
文章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当前比较常用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研究方法,指出现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评价因子的提取往往需要详细野外勘查,工作量大、费用高,不便于对众多泥石流沟的普查;并提出一种在现场踏勘基础上,基于泥石流规模、频率和承灾体特征的快速便捷的新方法——泥石流危险度野外快速评价,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了实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泥石流危险度野外快速评价结果可靠,可作为快速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新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0.
后沟-大坪山矿区位于南秦岭磷、锰成矿带的中东段,近年来在下寒武统塔南坡组中发现了3条含磷、锰矿化带,并圈定出多个锰矿体和磷矿体。磷、锰矿体具有多层性,常表现为磷、锰的分层成矿,多呈上锰下磷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Ⅱ矿化带内地表和深部样品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磷、锰矿其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磷、锰矿石沉积的氧化-还原条件、沉积区域以及沉积水体条件都存在差别,这可能是引起磷、锰分离单独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